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品读 | 中国历代名家笔下的寒山拾得图

7 已有 2156 次阅读   2017-10-25 11:01
品读 | 中国历代名家笔下的寒山拾得图

宋代 李公麟风格 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收藏

中国的寒山拾得题材的绘画最早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而后经宋元明清至近现代,一脉相延,是绘画艺术家们最注重表现的佛教人物之一,千百年来产生了许多极富艺术价值的作品。

宋代 李公麟风格 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收藏(局部)

这幅被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收藏的《寒山拾得图》亦是中国宋代早期仿李公麟风格的白描画,也是目前存世作品中最早的寒山拾得图。

从这幅早期的寒山拾得图中,可以看到寒山拾得的形象与后期南宋梁楷及元代因陀罗所绘的寒山拾得形象有所不同。

画面中,寒山持杖前立,拾得似躲在寒山身后,含笑注视着右前方。面相憨厚,神态逼真。此画是传世的寒山拾得图中较为细腻、工整淡雅的一幅。

【寒山与拾得】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二人其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清朝雍正年间,寒山、拾得被追封为“和合二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

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拾得原来担任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与诸佛像对坐而食,口中嚷着:“憍陈如!你这声闻小果啊!”旁若无人地比划着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厨房洗碗碟。正因为如此的因缘,他才有机会把剩下的菜肴装在竹筒里,给寒山来取用。

寒山来寺时,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对空谩骂,总是容貌枯悴,衣衫褴褛,头上经常戴着桦树皮作成的帽子,脚下则穿着木屐,然而在他的怪异言行之中,似乎蕴藏着许多佛理。有时候,他的荒诞行径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赶他,他也不以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玄妙对谈】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哪个辨?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南宋 梁楷 《寒山拾得图》

梁楷的《寒山拾得图》中,寒山、拾得神情舒展,意态自若,人物面部手脚均用细笔勾勒,衣履则以泼墨粗笔挥洒,比例夸张,表现出重内在轻灵的禅画特色。

梁楷《寒山拾得图》的笔墨铺陈较为具体,却粗细兼具,神采飞扬。这幅杰作,画家以饱含水分的泼墨扫描出二仙童的散发,两痕凝炼的淡墨细线代表了人物的肩臂和背部,粗大的破笔扫描出衣袍的下摆和袖身,若断若续,似缀似连,勾勒巧妙,结构准确,寓意无穷。

南宋 刘松年 《拾得图》

南宋 马远 《寒山子像》

南宋 法常 《寒山拾得图》

南宋 法常 《寒山拾得丰干图

宋末元初 颜辉(传) 寒山拾得图 日本东京博物馆

颜辉,字秋月。为南宋末期至元代的代表性的道释人物画家,其作品大部分流入了日本。

描绘寒山与拾得的画作,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在禅僧间广受喜爱。而且,寒山、拾得二人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旧时婚礼上,喜堂高挂二仙神像,寓意和气好合。

颜辉所绘《寒山拾得图》,寒山躬身作揖,拾得拄扫帚而立,二人皆张口大笑。人物神情刻画得细致生动,诙谐之趣跃然纸上。人物衣纹用笔粗壮,实源于南宋山石之画法。

元代画僧 因陀罗绘《寒山拾得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因陀罗所作的《寒山拾得图》是最负盛名的禅画。此图为纸本、墨画,在画面最左边,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试问丰干何处去,无言无语笑呵呵。”这幅画,描写寒山与拾得两位仙人席地坐于一株古树下,背依石丘,相对谈天说地,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画中的寒山拾得蓬头光脚笑颜,一人双手相握,一人俟身向前。画面线条玲珑,浓淡衬托有力。虽寥寥数笔,但傲笑自若的禅僧形象已跃然纸上,流露出一种超脱物累、大智若愚、狂放不羁的精神。画家用了多种笔法来表现这一充满静谧禅机的场面:以吹墨法画头发,使之有蓬松自然之感;以阔笔焦墨画襟带,使之有临风而动的飘逸感;以渴笔画树石,使之有苍劲古逸之感。画意损深邃,画风简约,拙朴木纳,又不失活泼、诙谐。

元 佚名 《寒山拾得图》 轴

这幅作品画寒山握念珠,拾得持棕帚,脸部表情,如得禅悦,状至可掬。用线属钉头鼠尾描,转折刚正,且著墨凝重,眼珠两侧、指端、念珠皆填粉,风格颇类颜辉一系,惜无名款。

元 佚名 《四睡圖》

《四睡圖》源于南宋,在南宋諸禅師的語錄中即可見《四睡圖》的題贊。元代禅僧對四睡題材尤爲喜好,作品頗多,現存者即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東京前田育德會藏本。所謂四睡,即豐幹、寒山、拾得和虎在一起的睡姿,寓有禅意。此圖背景不著一筆,主題突出,四者睡姿組合亦生動傳神,富有情趣。

明 尤求 《寒山拾得图》

尤求,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工写山水,兼善人物,尤善白描。此图画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元明清画家多喜以此为画题,此图中左边蓬发者为拾得,右边为寒山。一着淡墨,一似白描,以战笔和铁线描写衣纹。淡墨渲染背景,引出古树枯藤蔓雪之景。

明 丁云鹏 《寒山拾得图》

明 商喜《四仙拱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商喜是明代宣宗宣德(年间的宫廷画家。

本图所绘皆为佛道人物,其中的故事情节为何,仍有待考。图中四位仙人凌波渡海,拱望寿星南极仙翁驾鹤淩空。其中趺坐在三脚蟾蜍上,似为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刘海蟾;脚踏拐杖、身系葫芦者为李铁拐;另外二人,一足踏竹帚;一足踏蕉叶,似为狂颠禅僧寒山、拾得。画中人物表情生动,如在对语。袖摆衣角随风翻飞,衣描线条顿折有力,而波波滚动的浪涛运用战笔描绘,更显得劲利壮阔,本幅笔墨精细,如同出自宋人之手,是一幅细谨的吉祥画。

明 徐渭 《寒山拾得图》

清 蒋贵 《寒山拾得图》(美)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蒋贵号青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师从吴伟,人物画细致逼真,山水画亦重写实.此图中左边蓬发者为拾得,右边为寒山。一着淡墨,一似白描,以战笔和铁线描写衣纹。淡墨渲染背景,衬出古树枯蔓覆雪之景。图中右部署有“青山”,为蒋贵号,并钤有印。这是目前所知蒋贵唯一署名的作品。

清 罗聘 《寒山拾得图》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

罗聘为金农弟子。擅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为扬州八怪之一。

《寒山拾得图》是其人物画中的佳作, “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爽利。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笔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披头散发,憨态可掬。借鉴了宋代画家梁楷的简笔画法,把唐代两位不愿拜见官吏的诗僧“笑傲而去”的形象勾勒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艺术色彩。

清 丁元公 《四睡图》

清 顾见龙 《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二人踪迹怪异,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旧时婚礼上,喜堂高挂二仙神像,寓意和气好合。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

清 李汝霖 《和合二仙》

来源:书画新风景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创稿件及互联网筛选,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注明来源。若因客观条件所限未知原始出处或作者的请原创人与我们编辑联系及时标注或删除。青州画廊联盟(qingzhouhualang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