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王国维与康德: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学术工作坊纪要

4 已有 481 次阅读   2024-08-24 15:13
“王国维与康德: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学术工作坊纪要
澎湃新闻 2024-08-23 11:45
2024年,正值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诞辰三百周年,此刻重新站在古今中西交汇的起点,回望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历史与思想场域,会发现彼时国学大师王国维与康德哲学的“相遇”,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了此后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
“王国维与康德: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工作坊海报
2024年6月30日下午,“王国维与康德: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学术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文苑楼406会议室召开。此次工作坊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宏超教授召集,工作坊聚焦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陈建华的新著《论境界:〈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以下简称“《论境界》”),以王国维与康德的学术因缘为讨论的核心话题,进而讨论有关中国美学与西方哲学、诗学与比较文学等跨学科研究的诸多问题。
工作坊由王宏超教授主持,陈建华教授作主旨发言,特邀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周锡山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邬国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复旦大学李楠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朱生坚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春田副教授、武汉大学李佳奇老师及上海师范大学孙超教授、朱军教授、郭亚雄副教授、吴采奕老师等参与讨论。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伊始,王宏超教授作为本次学术工作坊的召集人,向在场的师生介绍了发起此次工作坊的的契机与“王国维与康德: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各位与会专家与该议题的相关性与代表性,尤其是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的到场,更是凸显了百余年前王国维与康德的中西相遇的当下性。
在主旨发言环节,陈建华教授首先谈到写作《论境界》的渊源,并从1904年至1907年间发表于《教育世界》刊物上的《汗德之哲学说》《汗德之知识论》等王国维论述康德的文章切入,特别提及对未署名文章的理解问题,并澄清应将冯友兰先生提出的“王国维与康德”之思想渊源的主张纳入讨论范围。陈建华教授认为,相较于前人对《人间词话》中经典段落的局部研究,《论境界》思考了如何将《人间词话》作为一个整体,并用“现代性”的相关话语将其与王国维其人以及其跨界研究串联起来的问题。其次,通过专题论文《当“境界”遭遇“再现”——从梁启超到王国维》,陈建华教授指出,对“写实”与“境界”关系的讨论所引发的关于理论旅行(Traveling Theory)、翻译理论的思考产生了丰富成果。陈建华教授引用安克强、叶文心主编的Visualising China, 1845—1965中提出的“长时段的中国”概念,提出应该将“境界”放置在长时段中去考察,同时指出近现代的思想研究离不开对20世纪初“中国眼中的世界”的关注,而王国维的思想从文明角度来说,则起到了接通从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到中国现代思想源流的作用。最后,陈建华教授结合“海派”“上海学”研究等话题,提出不应将这一问题看作必趋性的研究,而是需要将其放置在全球资讯流通中审视,从而突破新旧、雅俗观念的限制。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回忆了24岁时写作有关杜牧诗歌研究的博士论文,并强调对“境界说”的深刻印象,然后以James Liu(刘若愚,1926—1986)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研究为蓝本,围绕“境界”的翻译问题以及如何从“情”与“景”这两个关键概念出发理解“境界说”作了阐发。顾彬教授借用与王国维写作《人间词话》同时期的案例,即庞德(Ezra Pound, 1885—1972)受中国美学影响并创作诗歌的事件,强调了诗歌应“展示”(show)而非仅仅“讲述”(tell)的重要性,中国诗歌的美学正在于情与景的连接(link),他认为陈建华教授的《论境界》正是贯穿了这一诗学观念。最后,顾彬教授还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中国美学在德国的研究情况。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周锡山研究员指出,王国维作为20世纪中国第一国学大师,其史学成就与康德的哲学成就相当,同时,王国维的“意境说”是20世纪中国唯一领先于世界的美学理论体系。因此,对王国维与康德的比较,实际上是如同对中西两个“航母”般理论家的对等研究,意义重大。他认为陈建华教授的新著《论境界》厘清了王国维与康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精彩的研究成果,也赞同陈建华教授在书中提出的王国维认为中国哲学高于西方哲学的观点。周锡山研究员还提请与会学者思考“古雅”所指的依靠修养和功力的由非天才创作的天才之作,与“天眼”所指的因具备“天才之眼”所作的天才之作的对应关系,并与陈建华教授在书中所提出的“天眼”指”悟性”或“全知视角”的观点进行商榷。最后,周锡山研究员还指出应将王国维翻译、编译的文章也纳入全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邬国义教授曾经参与主编《王国维全集》,因此,他首先回应了周锡山研究员提出的“王国维全集不全”的问题,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全集编纂的复杂性。邬国义教授强调,为慎重起见,以“没有确证不收”为原则,在手稿上做减法,并尽力还原其中的修改情况,留下修改痕迹,事实上,这为后来的学者勾勒王国维的思想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针对周锡山研究员所提的王国维所具备的“天才性”,邬国义教授根据《王国维早期讲义三种》等文本,认为王国维在写作《人间词话》时应处于的“学徒”状态,并表达了他对王国维研究的期待——希望在文本阐释上作进一步的努力和拓展,而陈建华教授的新著则具有典范性的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李公明教授从自己1973年第一次阅读康德的阅读经历与感受出发,谈到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青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康德的启蒙思想“三足鼎立”的状况,以此推及康德提出“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所确立的人的尊严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仍应向康德致敬的理由。李公明教授指出,此次工作坊以“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为题目的关键,是陈建华教授极力发掘康德对于王国维的影响,实际上更有由王国维追踪康德对中国的“启蒙”影响的学术意义,体现出20世纪中国学人对启蒙思想与个人主义的永恒想象以及这段历史本身所具的内在生命力。另外,李公明教授也结合自己近年来对历史图像学的关注指出陈建华对于图像意识、视觉性的发掘,以及对图像、影视等媒介的关注,能够将视觉中心主义和王国维的“观”联系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李公明教授还补充了自己从《论境界》中读出的王国维“境界论”中可能具有的三重愿景:政治愿景、崇高美学愿景和中国现代主体的愿景。
复旦大学中文系李楠教授则回顾了自己在复旦大学课堂中讲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的经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意义上分析王国维的影响,例如其以西方理论为工具的批评方法以及《人间词话》中的文学观与往后“五四”新文学的联系。李楠教授还从个人视角出发,分享了阅读《论境界》后对从康德认识论出发思考“境界说”框架的重新认识,以及陈建华教授在运用实证主义的脉络化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最后,李楠教授引读陈建华教授《论境界》中的最后一段话,认为“王国维之死”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体现出其在新旧夹缝中追求纯粹的两难处境,而这也正是本雅明意义上的一场“背对现代性的风暴”。
武汉大学文学院李佳奇老师以自身与王国维研究的渊源为切入点,指出了王国维思想的跨学科性和复杂性。他认为,陈建华教授在《论境界》中敏锐地指出《人间词话》中“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的“自然”这一特殊的用法,便来源于康德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发掘出王国维“境界论”中科学知识倾向与文学再现倾向,从而破解了王国维“境界论”成为现代经典学说背后的密码。李佳奇老师认为,值得重视的是陈建华教授在重构康德哲学与王国维“境界说”之间的联系时,为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接受留下一定的论述空间,以规避形成另一种王国维研究的“康德神话”,并且,《论境界》中并未忽略对王国维文学观念的批判,这种审慎的立场尤为值得借鉴发扬。另外,李佳奇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王国维时的困惑,提出了王国维对康德的扬弃在于何处,以及“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该如何定义等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朱生坚副研究员从原文出发,期从王国维对康德接受中的一个小问题切入,获得王国维受康德影响的整体性理解。他认为王国维人生最后的悲剧在他著名的关于“可信与可爱”的论断中就留下了根源,并指出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对康德的批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国维对康德的理解。朱生坚老师认为,王国维对非完全的实证论作出的“不可信”的选择,体现了其对康德接受过程中的矛盾之处,并以“既然可爱,奈何不信”概括了他对这段经典文本的再发现。最后,朱生坚老师指出世人所批评、指摘的那些矛盾与裂隙,往往正是伟大思想家的标准配置,而王国维在三十岁之前对于康德的误解丝毫不影响他作为国学大师的地位。正如布鲁姆所言,“阅读总是一种误读”,而一本毫无瑕疵、毫无争议的书很有可能就是一本毫无意义的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副教授回忆了他与陈建华教授在《论境界》成书过程中对其中所涉及的诸多核心议题的多次讨论,指出陈建华教授能够另辟蹊径,有意地把“境界”与传统概念剥离,强调其与西方认识论的联系,在全球语词的流动语境中去界定新的概念,揭示出了中国近代文论的普遍性意义。在对王国维思想的视觉意识的论证中,陈建华教授自觉与西方再现传统和当代学术前沿对话,也是对王国维思想本身所具有的激进面向——对世界性的文化、概念和语词所持有的开放态度的回应,打破了此前研究中所建构的王国维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形象以及对王国维理解的单一性。陈建华教授这一研究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中国思想界是与世界其他地区处于共振之中,而非一种对西方的被迫追寻。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军教授站在“城与人”的视角,谈及王国维与上海之间紧密的学脉联系。聚焦王国维与沈曾植、康有为的交往,朱军教授分析了师生三人的书房取名:康有为的“游存庐”、沈曾植的“海日楼”、王国维的“永观堂”,显示出他们体验与理解世界方式的共性——游观与假寐,也能从中看出佛学与“庄学”的影响。朱军教授还指出,陈建华教授在《论境界》中对照了王国维和梁启超提出的“境界”的不同思想来源,王国维的思想侧重于对西方现代性观念的对接。朱军教授也阐发了自己从“理想”(“浪漫主义”)与“写实”(“写实主义”)的对译角度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解。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孙超教授首先表示,对《论境界》的研读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提出了自己对“中西思想与学术因缘”这一议题的思考脉络:王国维“借镜”借的究竟是哪一面镜子?他是怎么照镜子的?照出了什么?他认为在陈建华教授的书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孙超教授指出,《论境界》一书是建立在对王国维其人其书的整体认识上,书中化用了传统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范式,采用实证性的历史脉络化梳理展现出思辨的过程,纳入多重文本以跳开《人间词话》与“境界说”的局限,并实现对王国维思想的现代性的抉发。特别是书中对《人间词》的详尽分析,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最后,孙超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人间词话》吊诡的历史遭遇究竟原因何在?又象征着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郭亚雄副教授从王国维利用西方哲学重新发现“物”这一概念出发,指出在王国维之前的宋明理学所侧重的体物、格物等方法论,均将“物”作为“事”,而王国维受西学影响,对“物”的重新发现,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基本认识型,与传统“物”的观念拉开了距离。同时,从对《论境界》的阅读及各位老师的讨论出发,我认为王国维还重新发现了“人”,无论是“情”还是“景”,最终都要与“自我”关联起来。郭亚雄副教授还进一步指出,王国维直接用新语翻译所体现的翻译思维,在这点上与严复用旧语译新语有着极大差异。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吴采奕老师的学科背景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因此她十分认同《论境界》这本书在贯彻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范式上的示范作用,比较并非是在文本之间,而是比较“心”与“物”的关系,陈建华教授对再现传统与“境界”的比较,就勾勒出了非常好的对话空间。通过简单梳理自己对康德和叔本华的理解,吴采奕老师指出康德哲学达至视觉中心主义的高点,在西方现代哲学中受到了批判,而叔本华则想要超越这种主观性。她认为王国维站在“现代性”的激流中,若想于康德思想影响下超脱主观达到客观,必然会与中国传统诗学产生相当大的抵触,因此她也提出是否应考量叔本华思想在其中的作用。
与谈嘉宾发言结束后,陈建华教授对与会嘉宾提出的观点与问题作了回应和总结。首先,陈建华教授指出此次工作坊的讨论中涉及天才、人间、理想、观、古雅等诸多关键问题,极为全面精彩,向在场的所有老师表示感谢。接着,陈建华教授集中回答了三个问题:其一是关于《人间词话》的吊诡遭遇,他指出这其中显示出的矛盾或许与王国维在表述上的含糊性有关;其二,关于王国维对叔本华与康德的接受问题,陈建华教授认为从王国维《论性》开头所添加的内容即可看出他对康德三大批判的接受,并指出关于“著”与“述”之间模糊的界限问题值得作进一步考察;其三,对于“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的问题,他指出王国维后期对戏曲、小说的关注转向显示他对中国文学传统中缺乏叙事的认识。陈建华教授还指出,王国维极少在诗歌中写到自己这一倾向在当时环境中具有的普遍性,似乎指向晚清时期通过媒介建立的一种“公共性”,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会议最后,王宏超教授再一次致辞感谢了所有在场师生的积极参与,分享了《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中钱锺书先生提及王国维研究的片段,分析其中涉及的“以西释中”、理解中西学术之关系的难度与复杂性。本次讨论中无论是“天才”与“学徒”的矛盾,还是“可爱”与“可信”的撕裂正体现了这一点。最后,王宏超教授再次指出陈建华教授的新著《论境界》一书所起的典范作用。
此次学术工作坊以王国维与康德为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转型的两大主角,展现出“中西现代思想与学术的因缘”背后所昭示的文明之源流。与会学者纷纷回忆自身与王国维研究的渊源,并结合对陈建华教授新著《论境界:〈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的阅读体会,回归中国近现代思想演进的历史场域,在思想与方法的争鸣与对话中勾勒王国维思想体系的多重愿景与当代意义。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