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什么关系?”这是某剧中,大火于网络的一个梗。
一方面体现着恶势力的无知,一方面又令鲁迅,有了更为生动立体的形象。
对文人轶事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很有趣的存在。
但是,他的文章并不有趣,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大部分孩子上学时的童年阴影。
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一种不自觉坐直了腰板,被语文老师点名提问了的错觉?
那时候真的读了太多鲁迅的文章,边背边哭、边哭边背,小脑袋差点没累毁。
不过,自10余年前开始,教育界提出了“去鲁迅化”的观点,自此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数量大幅减少。
鲁迅书法作品
那么,为什么要“去鲁迅化”,去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
毛主席曾经评价道:“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形象力之大,成就之高。
鲁迅画像
他不仅仅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鲁迅先生当之无愧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出生在光绪年间,是的,那时候大清还没有亡。
“三味书屋”,这个鲁迅作品中提到过的地方,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那一年鲁迅11岁,家境还很不错。
三味书屋
但是,到了1893年,鲁迅祖父锒铛入狱,父亲重病缠身,周家自此家道中落。那是鲁迅遭受白眼最多的岁月,他得想方设法地弄些钱,去给父亲买药治病。
可惜,鲁迅的父亲还是与1896年去世了,遭受了接二连三的变故,鲁迅养成了写日子的习惯。
第二年家族分家,鲁迅感到家中长辈不公,反抗无果,内心一片凄凉。
也正是因为这些遭遇,才奠定了鲁迅之后,对于人情冷暖的看法。
鲁迅年轻时
之后的日子里,鲁迅继续求学,期间曾经被本家叔催促参加了县考,之后借口四弟患病,停止继续参考,转向江宁求学。
鲁迅最初学的是开矿,但是,在此期间读到《天演论》的鲁迅,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1902年,鲁迅有了公费赴日本留学的机会,次年,鲁迅剪了辫子与封建社会决裂。
1904年,鲁迅祖父去世,鲁迅前往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就是如今的日本东北大学,学习医术。
鲁迅年轻时
但是,两年后,鲁迅突然意识到,学医只能医治一个人身体上的疾病,却不能够医治一个人精神上的问题。
鲁迅知道,中华民族并不是因为人民身体不够强壮,而走向没落,而是因为人们的精神思想麻木、腐朽了。
想要拯救一个民族,只靠医术是不行的,鲁迅于1906年弃医从文。
从这以后,鲁迅开始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充实自己的思想境界,于1908年结识章太炎先生,成为“光复会”一员。
章太炎先生
但是在日本生活期间十分艰难,只能靠微薄的稿费,维系基本生活。
到了1909年8月,鲁迅先生归国,先后任职教员和翻译,并于1911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
到了1912年,大清终于亡了民国成立,鲁迅先生应邀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之后六年,由于诸多的不愉快,鲁迅先生愤然离职。
新青年书影
1918年,鲁迅先生参加《新青年》改组,担任编委。可以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鲁迅先生才算是正式进入了文坛。
“鲜活”的文人
鲁迅先生一生遭遇了许多,但是,从来没有什么,能够打碎他那一身铮铮的硬骨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从不会曲意迎合、奉承。
他的笔触犀利,带着近乎冷血的态度,狠狠地撕开了当时国人的面目。
鲁迅剧照
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真实的。他从不避讳在文章中,显露人性的丑陋,他的文字像是一把尖刀,刺痛了无数人的灵魂。
这些作品,是有着警世的作用的,一个个字节挑动着,当时国人麻木的神经。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每一个都让人感动触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如鲁迅笔下人物般,盲目顺从。
文学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像一餐吃了就会饱的饭,反而像是一把,令人骤然清醒的尖刀。
鲁迅画像
有人避开了,有人迎上去了,于是,麻木的人继续麻木,觉醒的人开始反击。
鲁迅并不是一个迎合时代的人,他逆流而上,用尽他毕生所能,只为了能给当时的国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时至今日,鲁迅先生的作品,依然能带给人振聋发聩的感觉,他的作品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失去意义。
中国人要有气节,中国人要心怀大义,中国人要思考、思辨,有担当。这种“鲁迅精神”从来不是什么糟粕,而是每一代人都要去学习与铭记的。
剧照
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鲁迅先生还是位“宝藏男孩”。大热剧《觉醒年代》中,鲁迅先生拄着“不干了”牌子的画面,被网友们做成了表情包。
也是在这部剧中,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北大的校徽,就是由鲁迅先生设计的。
更有趣的是,开篇讲到的那个鲁迅于周树人的梗,确实是鲁迅先生,能在复杂环境下赖以生存的一大技能。
鲁迅先生“一字笔名”有16个,“二字笔名”有117个,“三字笔名”有37个,“四字笔名”有5个,“五字笔名”有7个,“六字笔名”有1个,一共183个笔名,“鲁迅”只是最出名的一个。
鲁迅
在那个发生就可能死亡的年代,鲁迅先生一边铁骨铮铮的针砭时弊,一边有用无数的“马甲”保护着自己,勇是真的勇,智也是真的智。
而鲁迅先生就是骂人,也显得十分“可爱”,文人骂人要是用脏字,似乎就太跌面子了。
评论梁实秋的时候,鲁迅先生如此说到:“凡是走狗,都是资本家养的”。
而到了林徽因这里,鲁迅说的则更为直白:“这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事,还总瞎感慨的交际花”。而对陈西滢说的话,莫名的还带着点孩子气:“你骂我,我就骂死你”。
徐志摩
当然,对于徐志摩,鲁迅先生的火力便更猛了。这里不多赘述,但是鲁迅先生的语言确实十分有趣。
如果,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直白易懂,大概就不会有什么“去鲁迅化”了吧。
“去鲁迅化”
当初决定“去鲁迅化”,教育界提出了三点看法。
鲁迅文章插图
首先,教育界觉得中国的作家很多,而鲁迅先生虽具代表性,却占用了太多的篇幅,应该适当减少,给其他作者一些空间。
其次,鲁迅先生的文章,实在是太过于晦涩难懂了,文言化的白话文,使得年纪小的学生很难理解、学习,所以教材中有太多鲁迅先生的作品,并不利于孩子们更好的学习。
最后,鲁迅先生的作品,描写了太多的社会阴暗面,孩子是祖国的小花朵,不适合阅读学习太多揭露人性丑恶一面的文章。
教材中应该加入,更多有积极正面引导意义的文章,而不是这种带着负面影响的文章。
鲁迅版画
于是,“去鲁迅化”的浪潮掀起,自2004年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全国初中教材中,减少到了8至10篇。
而高中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仅保留了2到3篇。
并且,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也进行了调整,从之前的《“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倒》改为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随后,那些曾经让人头痛难懂的文章,也被删除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其趣味性得以保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可以说,“去鲁迅化”是教育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初衷当然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去鲁迅化”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
确实,自从删减了鲁迅先生作品在教材中的占比后,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得到“解放”了。
终于不用反复研读、琢磨这些句子了,终于不用一直思考这篇文章的意义了。
人性的阴暗面看不到了,慢慢地正能量闪闪发光了,老师再也不用说一大堆文章中心思想的总结了,考试的重点也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鲁迅写作画像
鲁迅先生的名言那么多,“去鲁迅化”后终于不用挨个记了。
几代学生的愿望实现了,“去鲁迅化”似乎使得学生们的语文课多了一些快乐,但是,这种改变真的有利而无害吗?
关于“去鲁迅化”的看法
一位网友说,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只觉得晦涩难懂,后来才发现,句句都是现实的真理。
是了,小时候的喜恶总是很肤浅,大了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品味。
有这样感觉的不止是这位网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是一样的。
莫言
莫言说:他小时候总想着,为什么鲁迅先生不能少写点文章?对于年少的莫言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太难懂了。
但是,鲁迅先生对其之后的文学创作,却起到了莫大的影响。
直到如今,已然是文学巨匠了,莫言依旧说,即便是自己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也达不到鲁迅先生文章的思想高度。
这当然是一种自谦,但是,却也是发自内心的对鲁迅先生的尊崇,而同样的,《活着》的作者余华,小时候也吃了不少鲁迅先生文章的苦头。
余华
背不下课文的余华,总是会被老师批评,那时候他恨死了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
直到后来,余华自己开始进行文学创作,重新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才发现,鲁迅先生的作品意义有多么深远。
鲁迅先生的作品,不止受到了国内作家的肯定,就是国外的作家们,也多有推崇。
这些文坛巨匠们,大多都表达了对“去鲁迅化”的反对意见。
鲁迅作品集
一时的难懂并不是放弃阅读的理由,识字读书本就是为了明理,况且,鲁迅先生的作品,并没有到那种读了几遍,还不通畅的程度吧。
虽然文言化的白话居多,但是,无论文章流畅度,还是阅读性都是极强的。
“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如是说到。
而村上春树也是受到了《阿Q正传》,才创作了《1Q84》向鲁迅先生致敬。
村上春树
罗曼·罗兰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粉丝,毕生都在法国推广着这些作品。
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影响力之大,是超出了大众想象的,他的精神和他的作品,都是影响着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1936年10月22日,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鲁迅先生的遗体,从万国殡仪馆送往万国公墓,当时社会各界自发组织送行的民众,高达数万人。
大家举着挽联和旗藩,队伍长达数十公里,向鲁迅先生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送别鲁迅先生
巴金、宋庆龄、茅盾、周扬等16位各界代表人物,为鲁迅先生扶灵,而盖在鲁迅先生灵柩上的,是一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
诚然,时代在发展,如今和平年代似乎不再需要,如鲁迅先生一般犀利激进的发声者和领路人。
但是,教育改革也好,人文发展也罢,总不是“一刀切”就能够达到目的的。
鲁迅先生雕像
文学作品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就是刺醒那日渐麻痹的神经。
或许,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难度过高,但是,将鲁迅先生的作品,作为兴趣阅读也未尝不可。
好的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意义,它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并会为无数人提供方向与借鉴。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