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还有多少被我们错过?

8 已有 1957 次阅读   2011-08-24 08:13
   早晨打开电脑,看到艺术家网络合作群群主史俊保先生转发新浪微博的一篇文章《还有多少被我们错过?》,读后感慨良多,发人深省。兹转贴于斯,与大家共赏。
                  
             还有多少被我们错过?
 
   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  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  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  大约3分钟之后,一位显然是有音乐修养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乐家,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几秒钟听了一下,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大约4分钟之后,约夏·贝尔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这块钱丢到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就又开始往前走。  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匆忙忙地离去。小男孩停下来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妈妈使劲地推他,小男孩只好继续往前走,但不停地回头看。其他几个小孩子也是这样,但他们的父母全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  到了45分钟时,只有7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约夏·贝尔总共收到了32美元。  要知道,两天前,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其实,约夏·贝尔在地铁里的演奏,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  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几个问题:    一、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够感知到美吗?    二、如果能够感知到的话,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    三、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上最美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其他东西呢?
   心得:音乐和书画艺术是同源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的评价有着天差之别。很多人看到的是拍卖会上的天价记录,忽视了身边的了不起的艺术家、了不起的艺术作品。往往天分极高的艺术家缺少的正是巨额资金的包装、作秀、弄假。相信这种现象会延续一段时间,但终究会被人们的良知一点点地改观。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 吉林王平 2011-08-24 09:56
    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内;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群中,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人可能停下来,因为——他可能是天才!否则在这个环境下,在匆匆的人群中人们在想着一个比听音乐还重要的是——那就是他们现在要去的目的地!而在音乐厅中的音乐是在听音乐的人们的目的,和钱是没有关系的。
  • 吉林王平 2011-08-24 10:10
    在现实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是自己错过了,而是美好的东西没有条件留住。任何人我相信都是向往美好的,哪怕是个混蛋。环境和时间,需要和向往本来就不是共同体,如果非把一个非共同体的东西拼凑,那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不同的东西还是不同的东西。用一种雅的和俗的混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陈建国 2011-08-24 13:06
    音乐和书画艺术是同源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的评价有着天差之别。很多人看到的是拍卖会上的天价记录,忽视了身边的了不起的艺术家、了不起的艺术作品。往往天分极高的艺术家缺少的正是巨额资金的包装、作秀、弄假。相信这种现象会延续一段时间,但终究会被人们的良知一点点地改观。
  • 姜文彬 2011-08-26 09:41
    欣赏
  • 王丰乐 2011-09-13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