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意义的追寻(1)

4 已有 5023 次阅读   2016-08-08 09:18   标签initial  common  color  style 
                           意义的追寻(1)                        
                           ——读韦红燕的重彩作品
                                                2014-10-13 14:40:02 来源:雅昌作者:徐恩存


一、回到“人生主题”


      艺术现实表明:中国艺术正越来越面对自身的现实与问题,因此,它必将在面对人生及其意义的紧迫诘问中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显然,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不同的艺术家有着各自的感受与表达,具体的说,艺术家更关心的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人生意义的追问。无疑,这使许多中国艺术家更关心人生艺术命题的艺术表达和现代人精神图景的呈现。

  女画家韦红燕的作品正是在她一以贯之的“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思考中,由艺术的外部转向艺术的内部、由表象回到人生主题,这使得她的艺术得以从“时间的单一前行”转变为横向的空间扩展,在空间化的时间中,她的艺术从狭窄走向丰满的,并日渐由“自我”而深入到“本我”的层面,使其艺术表现更具人生的深广意义。在韦红燕这里,艺术是由精神导引的,她的作品总是怀着几缕幽思,使犹带梦痕的人生主题和人生意义在复苏中得到审美演示,让一种温馨却又神秘的人文精神获得个性化的载体,使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以一种给定的观念与文化态度的对应性显现出来,并营造特定的审美情趣;而这种审美情趣的时空变异,直接导致了她作品画面意象的梦幻迷离与飘逸洒脱。

  “回到人生主题”,其哲学意味不言而喻,在韦红燕的作品中,则更多体现在本质意义上,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对人生内涵的升华,将艺术灵感、激情与创造聚焦于“人”的“本我”,在风格化的意象中,显示出人性的丰富和情感的多样。无疑,这是画家对艺术主题与现象世界重新审视与重新发现的结果;而“回到人生主题”,作为一种尺度来衡量现实世界所必然产生的理性知趣与浪漫感性,则始终导引着画家尝试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情绪、情感来编缀富有意味的梦幻迷离画面,它因此又必然地颠覆了因袭甚久的传统浪漫和诗意情调。

  事实上,“回到人生主题”乃是现代意识的觉醒、复苏与回归。就其本质而言,是对现存绘画秩序的怀疑与挑战。以2004年与汪港清合作的《玫瑰花园·晨》为标志的意笔彩绘作品,是她艺术走向新高度的标志,此后一系列作品,无不印证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所要求的不是生活的理想而是生活本身”,这是一种观念的深化,也是艺术取向的一次转身,更是对“本我”的贴近。在《柳·人、玫瑰》、《诱惑》、《观》、《花语》、《幻》、《花之雾》、《祈明》、《夜寻》、《桌边女孩》等作品中,梦幻迷离的感觉并不全然是遥远与飘渺的,它们有着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的折射,因为,“人”首先是存在于日常现实中的,所以,“回到人生主题”的现代人,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黑白分明,韦红燕的上述作品正是由中间地带切入,以“难以言说”的视觉感受和表达,营造了“不真实的真实”、“现实折射的幻象 “,以及当代人特有的向往、失望、困惑、茫然、憧憬与幻灭等情绪感觉,可以说,在这个命题中,画家是别具慧眼的,于平静处发现了不平静,在日常现实中发现了本质所在,作为一种审美创造,韦红燕在对主题的阐释中引进了丰富的人性内容,并隐喻了对意义的追寻,既表达了艺术与现实的普遍性问题,又表达了对现代人生存及其观念、情调的关注。现代哲学往往回避世界与生活的整体性,力图以切入局部的姿态,为我们带来更具意义的混沌图景。韦红燕正是尊重这种混沌,尊重这个局部姿态,才营造了这种梦幻迷离的魅力。

  如果说,韦红燕的”回到人生主题“作为一种颠覆后的艺术现象存在,不如说她用自己的艺术创造拥抱并阐释了人生的主题。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