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之中,有一种即景对联,就当下的所见之景写出对联,描述了所见所感,极富情景感。比如有一个老和尚,见到池塘游鱼枝头飞燕,倒映在池塘水面之上,仿佛是鱼游在树枝上,鸟踏在水波上,便有上联“鱼游枝头鸟踏波”,艺术化地描绘了此情此景。有人便也即景对下联道,“人立树岸影沉水”,也是写出了倒影的人像与树像,读来颇有趣味。这样的即景联故事还有很多,且分享几个,与大家一起共读。
即景与析字
方凫宗与陈元孝、梁药亭等人,聚在一起夜饮唱酬,有人以当下的场景作对,便有上联“人人从夜游”,另一人立马以“夕夕多良会”对上联。又一次,某公为巡河道,即景云:“少水沙即露”,有人听闻便对“是土堤方成”。
这两幅对联都是即景的对联,而同时运用了析字的手法,前一对联中“人人”拼成“从”,“夕夕”拼成“多”。并且上下联并非只是单纯的拆解拼合,而是结合当时情景,联中有景。后一对联上联“少水”拼成“沙”字,下联“是土”拼成“堤”字,既就景所写,又是巧妙构思。
即景与歇后语
明朝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中,曾记载一则故事:一士人家贫,与友人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二人相与尽欢。
构成联语的两句话末尾都隐去了一个字,而且都是引古人名句。上联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两人隐去"水"、"酒"两字,风趣而幽默地表达了各自的心声,可谓巧妙之至。
这一副对联,其实也是歇后联,与歇后语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它巧妙地隐去了联语中的关键字词,显得委婉含蓄,不但寓意深刻,而且幽默机智,趣味横生。
即景与数字
宋元祐年间,辽国有使者来中原,宋辽双方以谈笑诗文相娱乐,苏轼正在其间。辽国使者听闻苏轼的才名,试图想出什么来难住他,正好在辽国有一上联“三光日月星”堪称绝对,无能对者。因此便以这一上联,要苏轼对下联。三光者,日月星。这上联要求下联也以数字开头,且后三者并列关系。
苏轼略一思索,便对出了下联:“四诗风雅颂”。《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因此合起来便可称为“四诗”。在座之人均表赞叹,苏轼又说,这是天生的对句,我就先说一下,还有别的呢。于是苏轼又对一下联:“四德元亨利”。乾卦中的四德应为元亨利贞,辽使一听明明只有三德,想要反对,苏轼说:我并没有忘记,这是因为仁庙之讳(宋仁宗名祯,祯贞同音,古人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常常是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示尊敬),不能随口说出,因此正好删去一德。辽使这才心折。
随后苏轼又让医官对了下联“六脉寸关尺”。在中医里,寸关尺是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左右手合起来就是六脉。辽使又听一联,十分佩服。但认为“四德元亨利”这个 对联终究是缺少了一个字,要求另想一个。此时正好雷雨大作,苏轼即景作联,又云:“一阵风雷雨,即景可乎?”辽使大为敬服。
从上面对联发现,即景对联其实可以与许多其他形式的对联相结合,是对眼下情景的一个描述,实际上许多对联都可以说是即景对,即景对无处不在,用途十分广泛。
另外,正如第一个故事所讲的那样,文人聚会,常常根据时令或风景,即景作诗、即景作对,可以说这是古代文人的雅好。
据说孟浩然有一年到京城,时值秋天,长安的文人才子邀请他一同集会赋诗,大家即景联诗,轮到孟浩然的时候,孟浩然道“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个“淡”写出了视觉效果,一个“滴”写出了听觉体验,画面诗意盎然,闭眼就能感受得到。在座之人听了纷纷感慨清绝如此,不敢再接下去了。可见孟浩然即景诗句之妙,让人为之倾倒。
◎本文转载自“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原文有修改,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