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就要到了。在这一天,人们会“剃龙头”、吃“龙须面”,也习惯欣赏气势磅礴的中华民俗——舞龙。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喜庆氛围中,多姿多彩的巨龙翻腾跳跃,人们在欢乐中期盼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月二”舞龙的来历
舞龙又叫“龙舞”“闹龙灯”等。舞龙时,舞者举着长龙上下腾飞,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各种姿势,伴着热烈欢快的锣鼓声,在鞭炮、烟花中盘旋而舞。
关于“舞龙”的起源,传说早在黄帝时期,一种名为《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6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古人认为干旱会导致王朝衰落。《史记》中言:“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意思是当初伊水、洛水枯竭时,夏朝灭亡了;黄河枯竭时,商朝灭亡了。因此,求雨在古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神圣的大事。商代已经有了关于制作“土龙”求雨的明确记载。另外,在甲骨文卜辞中也有“龙”字出现,相关的《甲骨文合集》记载:“其作龙于凡田,又雨。”《殷商书 契》中有“舞,允从雨”“甲午奏舞,雨”等字样。有学者认为“龙”字和“作”字连在一起,即“将龙舞起来的形象”,有可能是最早的舞龙记录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作龙”仅是在仪式中所兴造的“土龙”,是被祭的对象。
创作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讲的是造土龙求雨之事。这一仪式从新中国成立前天津武清一带天旱时在田中造土龙并晒而求雨的风俗中可窥见一斑。那时,武清南子房一带倘若天旱不雨,人们就会弄来一块门板,用泥在上面堆出一条土龙,土龙做好后,抬着游街,让土龙巡视旱情,之后将土龙抬到大坑边曝晒。如果下了雨,人们就会将土龙推到坑里,叫做“老龙回家”。
汉代出现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并有了非常明确的舞龙求雨记载,需“为龙”要“舞之”更要“积薪而燔(音fán,意为焚烧)之”。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篇》中出现了“舞龙”一词,记述了当时舞龙求雨的一些仪式:舞者的衣服与所做的龙颜色一致,舞者为5至9人,人数与龙的长度成正比,春天舞青龙,夏天舞赤龙和黄龙,秋天舞白龙,冬天舞黑龙……
根据《通典》记载,唐代舞龙的配色、大小和配置与汉代类似。祭祀求雨时,唐代的舞龙仪式更加多样,烛龙、水龙等舞龙的变种形态百出。张九龄曾经作《奉和圣制烛龙斋祭》诗,烛龙大概与现在民间表演的火龙相似。兵部员外郎李约的《观祈雨》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遭受旱情严重侵扰的农民在水庙前舞龙求雨的情形。
宋朝还出现了“画龙祈雨法”,官方规定地方刺史、守令率领耆老乡亲斋戒沐浴、画龙宰鹅,祈求甘霖。从求雨的角度讲,“二月二”是最适合舞龙的日子。
沂南汉墓画像石《乐舞百戏图》局部——龙戏。
中国最早的巨型魔术“鱼龙曼延”
从汉代开始,除去求雨之外,舞龙还增添了娱乐的功能,出现在“百戏”中。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了汉武帝光临平乐观广场观看“角觝之妙戏”的情景。角觝戏中有一种“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蜿以蝹蝹(音yūn,意为龙行的样子)”的表演,即“鱼龙曼延”。到了东汉,这种节目仍然盛行,比如东汉后期蔡质的《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也提到“鱼龙曼延”。现代考古学家认为,“鱼龙曼延”是古代灯节的游戏,今天演的舞龙灯,便是由当时的“鱼龙曼延”演变而来。有学者表示,以变为主的“鱼龙曼延”是彩扎的大道具,是中国最早的巨型魔术。
从山东省沂南汉墓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上看,“鱼龙曼延”之戏处于画面的中部,由艺人套着鱼状假形扮演;地毯左面是一匹巨大的兽,尾向地毯方向,背上有一人持长竿站立;大鱼和巨兽周围尚有三人,手上均持有“引龙珠”一类的道具,与今天的舞龙区别不大,只是“鱼龙”的“整体形状如一匹骏马,作奔腾状;兽身上有翼并带鳞纹”。那时龙的形象还未定型,两汉时期文献和文物中“像马的龙”比较多,因为马与龙相通,《周礼》云:“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曰:“马实龙精。”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汉代“鱼龙曼延”,《魏书·乐志》所载北魏道武帝的诏书说:“造五兵、角觝、麒麟……鱼龙……以备百戏。大飨设之于殿庭,如汉晋之 旧也。”由此可 见,三 国魏晋时期“鱼龙曼延”的表演与汉代差别不大,并且流行朝野。《通典·乐六·散乐》称,北齐有“鱼龙烂漫、俳优……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鱼龙烂漫”即“鱼龙曼延”。
后来,“鱼龙曼延”逐渐从宫廷戏台走向了民间。记录宋朝民间“百戏”的文字有“鱼龙”之戏的相关内容。如南宋吴自牧所撰《梦粱录》记载:“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明代的民间中,也有“鱼龙”之戏的一席之地。明人王稚登《吴社编》提到:“优伶伎乐,粉墨绮缟,角抵鱼龙之属,缤纷陆离,靡不毕陈。”至清末,唐再丰撰写专谈幻术的《鹅幻汇编》一书时,录有“鲤鱼化鳌式”和“再变鳌鱼化龙式”。上述这些表演都是从“鱼龙曼延”演变而来。可惜的是,由于表演转瞬即逝且未有详细记录传世,“鱼龙曼延”的魔幻表演已无法向今人再现它的精彩绝伦。
清末画家黄瑞鹄绘制的舞龙年画。
三千人起舞的“舞龙灯”
舞龙灯吸收了“鱼龙曼延”的某些片段,演变为古时人们过节的重要娱乐活动,为节日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耍龙灯风行,梁简文帝萧纲就在《正月八日燃灯诗应令》中写道:“织竹能为象,缚荻巧成龙。”讲述了扎制花灯的艺人用竹子编成大象,用芦苇编成龙灯的场景。
到了唐宋时期,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巧已很完善。唐朝张说的《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中写道:“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大致意思为千万盏衔着燃烧焰火的龙灯争奇斗艳,也有的灯笼形似金鸡脚踩莲花为春天报晓。北宋元宵观灯,盛况空前,汴京的“灯山”“长龙”都是由上万灯烛组成,远远望去如玉龙在夜空起舞腾飞。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人们“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宋代开始,龙形减少了一些前期刚猛的色彩,更加华美多姿、蜿蜒威严,舞龙的形式基本定型。
到了清代,制作龙灯的技术日臻完善,舞龙也更加有气势。近代学者徐珂的《清稗类钞》云:“清德宗光绪年间,乾清宫中,正月十五日,有灯为龙形,约长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人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戏珠之意。”另据史书记载,慈禧太后每年元宵节都要在颐和园举行舞龙灯会,参加舞龙的艺人多达三千人。
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那么千百年来,皇帝为什么不仅不禁止舞龙,还乐于与民间百姓一同欣赏呢?
史书、文献上,龙最初是一种可以豢养、驯服、食用的自然动物,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为让天下人信服,自称是“蛟龙之子”。三国时,曹丕称帝的瑞兆是“黄龙见谯”,刘备称帝时是因“黄龙见武阳赤水”,孙权称帝也云“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此后,龙的地位开始陡升,沾上浓重的帝王色彩。
但皇帝们无意垄断“龙”,所以东汉颍川名士荀淑的八个儿子可以号称“荀氏八龙”;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以号称“卧龙”,同时期的华歆、邴原、管宁也可以分别号称“龙头”“龙腹”和“龙尾”。龙纹在隋唐时期大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器皿和建筑构件之上,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纹饰。从元朝开始,对五爪龙的使用有了明确规定,成了皇室专用。据《元史·顺帝纪二》记载,至元二年夏四月丁亥诏谓:“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在明朝以后,五爪金龙成为皇帝的标志,只能由皇帝使用,但其他皇室人员以及民众可以使用“四爪龙”。因此古人的岁时、节令习俗中,还经常可以看到龙的身影,比如元宵节赏龙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舞龙、端午节赛龙舟等。
舞龙成为国际体育项目
民国时期连年的混战,生产凋零,舞龙活动受到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舞龙运动重新兴起,节日庆典常常舞龙欢庆。1984年,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首都国庆游行指挥部决定把舞龙表演纳入群众游行方阵,每条龙由24节硬栋组接,代表一年24个农事节令,全长50米,便于演员顺利玩舞;扎制9条彩色大龙,代表九州中华。此后舞龙表演多次在国家重大活动中演出。
现在,中国民间的舞龙形式已有上百种。舞土龙、舞草龙、舞香火龙……很多舞龙方式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的舞草龙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镇的舞草龙相传起源于唐代的求雨仪式。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改进,今天的制作需要编、插、嵌、镂等十多种工序,才能制出一条身长约10米的草龙。而最特别的是,草龙的“龙鳞”要用手割的糯稻草来做,晒干后的糯稻草柔软且韧性十足,舞起来时舞姿更为优美动人。
在舞龙中追求神似的当属舞香火龙,香火龙是由竹篾、树枝制成龙骨,最粗糙的龙骨就是几捆稻草。香火龙的节与节之间以草绳相连,有的香火龙并不相连,各自成节。在龙骨之上,会插满香火,晚上舞龙之时,香火在快速舞动之下就会勾勒出火龙的模样。夜幕中挥舞的香火龙,完全靠火花勾勒出神意,火龙时隐时现,香气四溢,舞龙时火花四溅,蔚为壮观。
舞龙中,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龙是板凳龙。相传板凳龙源于汉代,也是由“舞龙求雨”演变而来,板凳龙的龙头要比常见的舞龙更大,龙身都是靠一条条板凳相接而成,这些板凳的独特之处是只有一条凳腿,人们会在远离凳腿的那端凿出一个凳腿刚好可以插入的洞,通过它将众多板凳衔接起来,再加以他物固定,条条相连、规模巨大的板凳龙就成形了。晚上舞的板凳龙,板凳之上会被安上数量不等的灯笼,这些灯笼装饰华丽,花团锦簇,就算是最普通的灯笼也会插上几朵颜色鲜艳的假花,还有一些别致的灯笼会做成人形和扇形,再饰以花朵。白天舞的板凳龙花样最多,锦花、白鹤、瑞鸟等象征吉祥的意象组合是标配,经常让人目不暇接。
舞龙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近几十年有了更好的传承发展。1995年2月,经国家体委批准,舞龙运动被列入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并于当年4月在北京颐和园举办了“首届全国舞龙舞狮赛”。1995年1月,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成立,两年后,将秘书处迁至北京。2000年11月,首届世界龙狮锦标赛在广东三水市开幕,来自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五支龙狮劲旅参加角逐。2021年,印尼全国运动会将舞龙舞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舞龙运动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东南亚、欧美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舞龙不仅让海外的华人之间形成牢固、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不断融入当地社会。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第44任美国总统后,沿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进行巡游,华人的舞龙舞狮表演首次出现在美国庆祝典礼上。2019年2月11日晚,巴黎市政府举行春节招待会,上演了舞龙舞狮等精彩节目,让当地人感受到中国人的活力与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舞龙舞狮》特种邮票:舞龙。
传统印记
邮票上的舞龙
舞龙作为一种气势磅礴的中华传统民俗,经常出现在各种有纪念意义的邮票上。199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纪念邮票小型张,邮票主图是微笑目视远方的邓小平半侧面头像,下方边纸图案展现的是4条色彩斑斓的舞龙。2000年2月5日发行的《春节》特种邮票,其中第三枚“闹社火”邮票,表现的是打腰鼓的两个青年男女,人物上面辅以一条舞龙。2000年6月1日发行的《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奔向新世纪”,画面是两个小朋友舞着4条龙组成的数字“2000”,象征奔向新世纪。2007年4月13日,中国邮政与印度尼西亚邮政联合发行《舞龙舞狮》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是中国的“舞龙”。201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二枚“中西荟萃 和谐共融”,有在澳门议事亭前舞醉龙的场景。
民俗奇观
惊险的舞龙嘘花
贵州台江苗族民间的舞龙活动不仅仅是将龙舞动一番,其别出心裁的重头戏和绝招是“嘘花”——舞龙者赤膊接受火药嘘花筒的洗礼,洗去晦气,祛除百病。嘘花被誉为“勇敢者的游戏”。嘘花筒由整节楠竹或棕树挖空内心制成筒,在楠竹节或棕树空心内填满配好的自制火药以及铜砂、钢砂、打火石和玻璃碎末儿,以适当的力度压紧,最后用干黄泥巴封口夯实制成。花筒嘘放时能喷出数米高的开花火焰,对空燃放如火树银花,形成一片强烈的火海,舞龙者则英勇无畏地在火海中跳跃奔腾,全力拼搏、奋勇前进,整个场面惊险、刺激。
海外见闻
澳大利亚收藏“120多岁”中国舞龙
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本迪戈的金龙博物馆收藏着一条120多岁的古老“舞龙”,它不仅是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是华人在澳洲奋斗的见证。这条舞龙是19世纪末在广东省佛山制作的,采用了丝绸、镜子、竹子、翠鸟的羽毛和铁丝等丰富材料,展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智慧。制作完成后,它被装在木箱中运往澳大利亚本迪戈,并在1901年的本迪戈复活节庆典活动中亮相。之后,在20世纪初,它常常出现在当地的各种重大活动和慈善活动中。
虽然这条舞龙一直被当地人细心维护,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它在长期表演过程中受到很多损耗,1970年,它不得不“光荣退休”,被安置到本迪戈的金龙博物馆。2021年,金龙博物馆获得一笔资助,对它进行了保护性修复,让它呈现原来的精致样貌。
本版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 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