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醉情于花鸟 超然于物外

2 已有 3382 次阅读   2017-03-04 07:42   标签normal  color  style 
司学标:醉情于花鸟 超然于物外


来源:凤凰网安徽频道

 

司学标先生,从事花鸟创作四十余年,细研百家之精,以写意花鸟见长,独具风格。风格不是短时间就形成的,几十年来,他反复实践,不息探索,在从不满足的变法图新中,把个人的才能与审美观结合起来,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格调。他的作品意境恬雅,生趣盎然,清新活泼,笔墨刚柔相兼,浑厚华滋,给人以精神的振奋。 

深厚的艺术积淀

司学标,字习道,号文峰居士,1956年出生于历史悠久的黄淮海平原的南端,安徽省西北部的阜阳市。其父司洪贤是多年来从事地方史志和历史研究的工作,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学艺术底蕴。他受其父的熏陶以及同样对艺术的热爱,他考取了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基于对艺术的热爱,他从素描起步,各类仕女图让他对神态颇有深究,以致我他后来的牡丹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笔下的牡丹不仅仅是一些自然界的花朵,还充满了各种神态,形象逼真,耐人寻味。他说:“所谓写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及其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强调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表现”,说得更确切一些,他的花鸟画创作似乎很有可能为中国新时代的花鸟画探索提供启发性和可能性。 

树立自己的画风

司学标先生的花鸟画创作在看似热闹非凡,貌似繁荣的景象中保持住了自己的独立风格,将自己的艺术坐标系定在了传统笔墨的写意创作上,似乎又超脱于传统。就具体的创作线路而言,他的写意不是任意的审美情绪的笔墨挥霍,而是有着深厚的笔墨背景。换种方式说,他的新时代花鸟画创作意识同中国花鸟画的传统始终保持着密切而浓厚的血脉关系。在他的花鸟画创作中,吸收了伯仁年、齐白石、唐云、李苦禅、陈大羽等大师的花鸟画笔墨传统,尤其是齐白石花鸟画的笔墨传统对司学标先生新时代花鸟画创作的影响更加强烈。 

正是在写意花鸟画上的创造和对前人传统绘画的突破上,才使得司学标先生与新时代的花鸟画创作拉近了距离。有关这一点,司学标先生主要得益于在如何对待传统、对待新时代艺术审美要求的问题上做出了勤于理论的思考和艰辛的实践(起初他为了画与众不同的牡丹,曾多次亲身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写生)。此外,他还有丰富的学识修养、超人的艺术悟性、非凡的艺术胆识,正是依赖这三个条件,司学标先生在新时代写意花鸟画的领域中有望成为自成一家,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新时代中国花鸟画画家。

 

独特的创作理念

在花鸟画创作中,司学标先生既强调绘画的主体意识发挥,又强调在整体上继承传统花鸟画的笔墨精神基础上还要超脱于传统。首先,从丰富的传统遗产中结合西洋画的意象表达手段,广泛吸取民间的剪纸、漫画、装饰画等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并将这些丰富的审美因素融合到自己的花鸟画中,赋予他作品的独特精神和品格气质。第二,司学标先生在创作中充分认识到传统笔墨已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前进,不符合新时代的审美需求。因此他强调笔墨要与时俱进,才能大胆地解放线条与色彩,让线条与色彩的中国写意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根据花鸟画的传统笔墨精神,司学标先生在形式语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似乎有一种将形式向细微极端方向推动的创作追求。就这点而言,司学标先生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他细致而沉着,在花鸟的精微处吐露画家的审美意趣。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微处充分显示了艺术家独特的笔墨锋芒。 

司学标先生认为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它适应了中国人新时代的审美需要,形成了在观察客观象的基础上,以寓兴、写意为目的的创作传统。它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在审美的主客关系中,以主客和谐为原则而偏于主观的创作思维特征,成为中国人缘物寄情,抒发胸臆的艺术载体。因此,他的花鸟画的立意往往是关乎人事,不是为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际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寓意性的表现。即,一方面重视其写形之“真”,另一方面更关注其对美和善的观念表达,强调花鸟画“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总之,他笔下的中国花鸟画主张通过描绘自然生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追求,通过欣赏活动而寄托人们的兴趣、情操和精神共鸣。 

诸多的艺术成就

作品多次被国内外报刊发表,多家博物馆收藏。1994年,国画作品《报春》入选《安徽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术作品大展》。1999年9月“纪念孔子2550年书画大展”,国画作品《远瞩》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优秀奖。 1999 年,国画作品《傲雪》入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中国书画报联合举办书画大展。1999年,国画作品《荷塘秋露》、《荷秋图》、《神鹰观雪图》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安徽省美术家作品双年展。2000年,国画作品《荷塘秋露》入选第六届安徽省艺术节美术作品展。2000年1月14日,《台湾世界论坛报》3000余字刊登--记著花鸟画家司学标先生,标题《花儿开红五洲,鸟儿飞遍世界》。2000年国画作品《大展雄风》获2000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2002年7月8日《安徽日报画家访谈栏目》刊登,标题《鸟语花香,多姿多彩--访花鸟画家司学标》。2000年国画作品《赏秋》、《揽胜》被《邮苑辍英--专题邮票纪念册》刊登。2003年、2004年国画作品《雄风》、《荷香》入展鲁、皖、陕、豫书画大展。被评为一等奖。2004年11月26日,《安徽日报》刊登《司学标花鸟画新作--<醉春风>、<雄风>》。2005年4月,本人简历被收录《安徽文艺家艺术档案》。2006年1月17日,《安徽日报》刊登艺术介绍《亦情亦意皆自然--悟读司学标先生花鸟画》。2007年,上海《华人英才》杂志进行专题介绍,并刊登国画5幅。同年,北京《中华风》杂志第二期刊登专题报道《记著名花鸟画家司学标先生》。2008年参加了由新华社分社和阜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欧苏文化与颍州西湖暨书画笔会,被新华社以及阜阳日报头版重点报道,得到各级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2010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盛世收藏”个人艺术专访《大气豪迈、不懈探索》——当代花鸟画家司学标;2011年12月10日两幅作品《荷风》、《群鹰图》在南京艺术学院拍卖中心成功拍卖,收到专家的好评;2012年在上海《中国书画界》海派艺术专刊“皖风艺苑”专题报道,同年两幅作品特邀参加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14年《晨露荷香》入展安徽省美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画大展;《清露》《紫气东来》入展法国国际艺术交流会主办的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德国际艺术展……

执着的艺术追求

艺术是相通的,对艺术的热爱,促使他不仅在绘画中颇有造诣,对文物鉴赏也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他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协理事、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省中国画画学会理事、阜阳市美术协会主席、阜阳国画院院长。 

人们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他在独特的艺术创作中领悟到的生命真谛,让他对名利持超然的态度。他不主张媒体对他宣传报道,对此持低调态度。他对自己的作品也懒得计算价格。因在绘画界的显赫名望多次受到各类企业邀请,他都婉言谢绝。现在他的作品正处于成熟期,均为上乘佳作。他陶醉在自己营造的绘画意境中,大有不为世俗所累,享受生活的境界。他在朋友中非常健谈、为人大度、言语间有种自然的乡土气息,让人觉得很亲切。这一切都是他在艺术中修身养性的最好例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