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丹青墨韵-----------------画家孙逢春艺术赏析

9 已有 2875 次阅读   2017-09-29 09:03
小编推荐
丹青墨韵-----------------画家孙逢春艺术赏析

喜欢孙逢春作品的朋友加微信1519386434,有意在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做链接推广宣传的各界朋友,请联系我们

艺术家简介

孙逢春

孙逢春,1946年10月生,山东蓬莱人。曾任《平安》杂志社、《辽宁公安报》社总编室主任、美术编辑、副编审、警衔一级警督。幼年启蒙于高仞九,后受业于王盛烈,季观之先生。

现为:

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辽宁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

艺术成就

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展和国展,并创作多部连环画长篇或中短篇作品及大量书籍,报刊插图作品。

平安杂志93年第五期设计获全国公安报刊优秀美术编辑奖;

平安杂志92年第4期获优秀封面专项奖;

《黑雾笼罩蔡锷将军岳母墓》插图获插图专项奖;

《公安期刊的装帧艺术》论文94年获论文二等奖;

国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82年获省科普美术创作一等奖;

国画《文成公主》82年获省展一等奖;

国画《张志新烈士》82年获省展优秀奖;

国画《草原铁骑》94年获全国公安、武警第一届美术作品一等奖;

国画《钟馗捉鬼图》96年获全国公安、武警第二届美术作品一等奖;

国画《太行春晓》获全国第十届美展辽宁地区优秀奖;

国画《梦回辽东》入选首届辽宁省老画家艺术成就展;

国画《赵一曼》入选全国抗战胜利60周年展;

国画《转战太行》入选全国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特展;

国画《刘海戏金蟾》入选“倡国家、树家风、尽孝道、圆国梦”书画作品展;

《两汉演义》、《努尔哈赤传奇》、《成吉思汗》等连环画长篇、短篇50余部出版;报刊、书籍插图约2万余幅;

2007年——2013年为深圳画廊签约画家,书法、国画作品多为港、澳、台、新加坡、日、韩友人收藏。

人物评论

孙逢春:

青绿山水的继往开来者

王梅芳/文

孙逢春先生的名片上印着:“老老实实低头作画,踏踏实实抬头做人“。这句话很特别,好像是一种老派知识分子的宣言!与孙逢春先生之前给我的感觉有天壤之别。之前是王玮兄介绍我采访孙逢春先生,在联系采访的过程中,大费周章,孙先生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言称机会让给年轻人。春也狂生儿!我在心里认为这是个又狂又倔的老头儿!但是一交谈,居然很多的观念都是我们共同认可的,与名片上的名言互为印证的是他的豁达、潇洒、对绘画的专注。这些品质,十分稀有,我开始重新认识孙先生,而且好感逐渐升腾。

那么孙逢春这块好钢是怎么炼成的呢?

对绘画的敏感来自父母的遗传,母亲心灵手巧,喜欢绣花,常给左邻右居描绣花样,所以,孙逢春遗传了母亲有这方面的天赋。具有天赋的孙逢春,运气也是非常好,学画路上得遇名师。绘画的道路上遇到的都是名师,这说他的偏得,也是上帝拣选他的。

来看看他的老师:高仞九,年轻时候与他的叔叔在清末皇宫如意馆做专职画师,对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在技术上掌握得炉火纯青,在理念上也是高出一筹。孙逢春在十一岁的时候认识高老师,在高老师的膝下学习,同时跟高老师学画的还有十多个小孩,但是,孙逢春的聪明伶俐,让高老师十分喜欢。不但在教他的时候比别的孩子进度快,还免除了他的学费。既然不花钱还能学习,孙逢春就更加努力地学习了中国画的勾线、上色、构图的基本功。

第二个老师是徐甲英,是孙逢春初中遇到的老师,徐甲英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国画家,他的学生说遍天下是夸张,遍辽沈大地还是很实际的。孙逢春在徐甲英的手下,又完成了正统的绘画基础教育:素描、速写、水彩。这一段的学习给他的中国画创作的造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个老师,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季观之。季观之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元老之一,与晏少翔、郭西河、钟质夫并称“鲁美四老”。季老以山水画著称于世,他入季老门下,获得季老的赞赏,他的基础打得十分牢固,线条功夫十分过硬,季老认为孙逢春不需要再练基本功了,就引导他走向自己的内心真正喜欢的绘画。在色彩上,孙逢春喜欢明快的颜色,季老就根据孙逢春基本功扎实、学习新东西上手快的特点,引导他走向了青绿山水的世界。在季老门下,他学习了五年时间,这五年,他不但给自己的艺术大厦奠定基石,而且也设计出了他艺术大厦的样子。

那一年,孙逢春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就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前进方向,这是十分重要和难得的。名师与高徒,是亘古以来的辩证规律。从此以后,他就沉溺在青绿山水的世界里,旁涉人物画与书法,人物画多为历史题材,书法多为行草书。

从学校出来以后,孙逢春到辽宁省公安厅的《平安》杂志社当美编。美编这个活儿,是给别人做嫁衣,能从文字编辑里成长为作家,从美编的行当里成长为画家,那是相当地了不起,甚至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和汗水,原因就是编辑这个行当会把时间和创作的感觉分割得稀碎。孙逢春就是这样的一个,他在干完美编的本职工作以后,他又承接了国内一些大出版社画连环画的任务,一则赚钱养家,二则,只要是画画,他画什么都不在乎。那些年,他一共画了几十部连环画。

连环画对他绘画的影响:一是构图快,因为出版社的连环画要进度,差不多三个月就要出一本连环画,他在业余时间那得大干快上,时间长了,锻炼出他构图快的特点。二是接触面广,连环画这本画战争,下一本就画爱情,再一本就画历史,另一本画文学名著。这样的特点,促使他大量阅读,到处采风,比如他画《努尔哈赤攻克沈阳城》,他就到新宾去努尔哈赤的出生地、少年生活的地方成天拿本字画速写,读《清太祖实录》,为画出攻克沈阳的战争场面,他去找红衣大炮,又去内蒙古画写生,尤其是马------这样也锻炼了他什么都会画的特点。三是学养丰富了,在绘画连环画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见识了绘画之外那么多东西,这些学问对中国画的滋养和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在杂志社,他是拳打脚踢,啥都干,设计封面需要摄影作品,也要出去拍片子,到印刷厂下版,文字多了,他得现场处理,删删改改文字,也是家常便饭。他这么敬业,也没白出力,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果然,上天让他在劳动中积累了深厚的学养,回头来反哺他的绘画。

孙逢春从公安厅退休以后,又开始专心对青绿山水的绘画。青绿山水这个概念,对行业外面的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即使对行业内部的人来说,能够精通青绿山水的人也不多。因为,从技术上说,青绿山水比较难画,看似写意的,绘画的方法却是工笔的,一幅青绿山水,孙逢春要染十几遍,而技术差的,染三遍就染不进去了。那么,究竟什么是青绿山水呢?青绿山水又从哪里来的呢?

孙逢春在他自己的创作心得中说:“青绿山水可谓中国山水画之祖,水墨山水画是从中唐才开始兴起的。古称绘画为“丹青”,魏晋以前的人物画都重视用色,早期,作为人物配景的山水画,也是重视用色,多着石青石绿矿物质重彩,故当时着色山水称为“青绿山水”,至今,凡着石青石绿及重彩的山水画均称为“青绿山水画”,使之有别于水墨山水画。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时隋、唐,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的配景地位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画科。青绿山水从唐代至宋代,步入了成熟期,以李思训、李昭道为代表,成为唐代早期画坛优势。艺术发展到兴盛时期,取得杰出成就。

宋是山水画的“春天”,也是青绿山水画的“春天”。宋代青绿山水在保留装饰性的同时,采用与水墨结合的方式,即是在画面中染着青绿重色处与浓淡韵味变化微妙的地方分别以水墨重彩、淡色重彩相对比,其中必有诸多过渡的地方,正是在这些地方,山水画的韵味产生了,青绿山水的特色也保留住了。宋人画山水不论水墨、重彩都比较精工细刻,这是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使然,正因为精工细刻,青绿设色才能以传统的方式融合其中。显示了宋代山水画的多样风格和时代特征。

丰富的笔墨语言也为青绿山水画的表现拓展了空间,渲染之后不设青绿色,也可以成为一幅水墨山水,所以说,宋代的山水画,无论是水墨、大青绿山水均是达到顶峰地步。北宋时期,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共为时尚,有时更认为着色重彩为高古之法,苏东坡曾说过:“若为之不已,当作着色山也”。至北宋末年这一时尚渐有转变,经画院画家李唐变革把青绿山水的形制造结构保留,他在所继承的李思训一派重彩画法中,减去重彩,加强皴法的表现,影响了南宋一代画风。

元代的山水画家无意独创,为适于自己的心态,一反南宋刚劲方硬的画风,复古上追董巨,转趋柔弱,把水墨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惟提倡复古的赵孟頫和钱选等人,偶作青绿山水。

明代中叶吴门画派兴起,沈周、文征明及其子文嘉善作青绿山水,清雅明丽。仇英为青绿山水高手,浓丽壮茂,独树一帜。继吴门画派后,董其昌为晚明画坛领袖,以禅宗观点把山水画分为南北二宗,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南宗则以董浩、巨然等为代表,并认为李思训北派“非吾辈当学也”。从而掀起“尚南贬北”“重墨贬色”偏见流行。影响后代画坛加深对重彩的漠视。尽管如此,董其昌本人言不由衷,还是偶作青绿山水,无法完全抵制青绿色彩对他的诱惑。蓝瑛在仿古青绿山水中也呈新意。

清代有袁江、袁耀二人,初学明代仇英,后自创一格,为清代界面一体和青绿山水作出成就。清末民初花鸟画兴旺超过了山水画,惟张大千、刘海粟等对青绿山水甚为钟爱,各有自己的创造。”

如今,有我们辽沈大地的孙逢春先生对青绿山水研究探索了五十多年,青绿山水又往哪里走呢?五十年多年前,季观之老师曾对孙逢春说过:“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画的却是墨的世界,水墨丹青,说的就是水墨与青绿。我们的山水画发展源远流长,大青绿山水画是重要的画种,长期以来受到了冷落、学习和借鉴的很少,你后要多学习宋人,精益求精。无论是水墨和大青绿山水,宋人都达到了顶峰,大青绿山水画去掉颜色就是一幅完整的水墨画……”他牢牢记住季观之老师的教导,在画水墨山水的同时,更注重研究、探讨、发扬大青绿山水画,在艺术氛围更加宽松的今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时代,在当今盛世更要用大青绿山水画去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大青绿山水画这朵奇葩也受到应有重视和地位。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甲英先生也是孙逢春先生的授业恩师,他几乎是摸着孙逢春的头顶长大的,他对孙逢春的艺术之路是非常了解的,徐甲英先生说:“孙逢春绝对是天才加勤奋的典范!他从小就经常到我家里来玩,看我画画,也跟着学,他热爱绘画可是自愿的,不是家长逼着学的,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很高,我就教他勾线、画速写、素描,他特别聪明,人也机灵,悟性更高,所以,他学习比别的孩子学得快,对绘画的天分很早地就显露了出来,加上孙逢春用心学习,勤奋地实践,使他在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就是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在山水画当中属于半写意山水,这里面还细分到小青绿、大青绿和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原来是皇室的挂画,有富丽堂皇的面貌,漂亮,金碧山水是在墨线上勾金线,所以也有金碧辉煌的质感。孙逢春对山水画的理解很到位,对小青绿山水、大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的绘画很专注,也很专业,并且在青绿山水的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孙逢春在很策底地继承了青绿山水的绘画传统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加入了他自己的主观思维。这种思维得益于孙逢春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爱好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也能写文章,所以,在绘画的意境创造和表达上,孙逢春就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来支撑。因此,就高于别人。

孙逢春的成功还不仅仅是绘画上的成功,我觉得一个认的魅力还在于责任!孙逢春就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在他的《平安》杂志社,就踏实地干工作,特别好强,不服输。我认为他在绘画上的飞跃,也是在《平安》杂志社实现的。”

徐甲英先生对孙逢春的评价中肯而恰当,由此 ,可知:孙逢春的绘画,是文人的绘画。青绿山水这几年也是热门,但是,也只有孙逢春这样:跳出匠气的青绿山水,融入文化底蕴的青绿山水,心性干净的青绿山水。让我相见恨晚。

部分作品欣赏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