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闻一多痴迷她,徐志摩疯狂追求她,为何俞珊最后嫁给了一个老头?

3 已有 78 次阅读   2024-07-26 14:12
原创 闻一多痴迷她,徐志摩疯狂追求她,为何俞珊最后嫁给了一个老头?
马文成 2024-07-25 12:53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引起了众多文人墨客的注目。她就是俞珊,一位集美貌、才华与艺术于一身的奇女子。俞珊不仅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当时文坛的诸多名流。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巨匠都曾为她倾倒,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做出令人侧目的举动。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备受追捧的俞珊最终却选择嫁给了一位年长她近二十岁的男子。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传奇故事?俞珊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她的婚姻生活是否如她在舞台上的表现一样精彩?
俞珊,原名俞素君,1908年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俞大纯是清朝的进士,曾在翰林院任职,后来还出国留学,可谓见多识广。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俞珊的成长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俞家却给予了俞珊良好的教育机会。小小年纪的俞珊就被送到南开女中就读,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南开女中作为一所新式学校,不仅传授现代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思想。正是在这里,俞珊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对自由、平等的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俞珊天资聪颖,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她不仅学习刻苦,还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她常常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展现出了不俗的表演天赋。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戏剧生涯埋下了种子。
高中毕业后,俞珊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在这里,她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和表演技巧,为日后的舞台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她还自学英语,很快就能熟练阅读英文原著,这使她得以直接接触西方戏剧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
20世纪20年代中期,俞珊从南京金陵大学顺利毕业。大学期间,她对戏剧的热爱愈发强烈。她不仅参与校园戏剧演出,还经常观看专业剧团的表演,对中西方戏剧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然而,俞珊对戏剧的热爱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戏子"这一职业被视为低贱,尤其对于出身名门的俞家来说更是有损颜面。俞珊的父母严厉反对她涉足戏剧界,他们希望女儿能够安分守己,按照传统方式嫁人生子。
面对家庭的压力,俞珊并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她利用一切机会参与戏剧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1929年,机会终于降临。著名戏剧导演田汉来到俞珊就读的学校导演《湖上的悲剧》,俞珊参与其中并凭借出色的表现引起了田汉的注意。
就这样,俞珊踏上了专业戏剧的舞台。她加入了当时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团体——南国社,并在同年7月至8月间出演了轰动上海的《莎乐美》。俞珊饰演的犹太公主莎乐美惊艳全场,她精湛的演技和艳丽的容貌让观众们眼前一亮。在那个以男性演员为主的时代,俞珊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为中国戏剧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俞珊的成功并非偶然。她将自己的才华、教育背景和对艺术的热爱完美地融合在了舞台表演中。她不仅有着出众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这使得她的表演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还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然而,随着俞珊在戏剧界声名鹊起,家庭矛盾也日益加剧。俞家人对她的职业选择深感不满,认为这有辱门楣。尤其是在俞珊多次传出绯闻后,家人的态度更加强硬。这种家庭压力与个人理想的冲突,成为了影响俞珊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俞珊的艺术生涯如同一朵在逆境中绽放的花朵,她的才华与毅力让她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1929年,俞珊加入南国社,这一决定成为她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南国社作为当时上海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团体之一,为俞珊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在南国社的首次公演中,俞珊出演了《莎乐美》中的主角。这部改编自奥斯卡·王尔德同名戏剧的作品,以其大胆的主题和富有挑战性的角色著称。俞珊饰演的犹太公主莎乐美,是一个复杂而充满魅力的角色。她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莎乐美的妖娆、执着和悲剧性。
俞珊的表演令观众惊叹不已。她不仅完美地诠释了莎乐美的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她通过精湛的演技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俞珊的表演打破了当时舞台上男扮女装的惯例,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体验。这次演出不仅奠定了俞珊在戏剧界的地位,也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莎乐美》的成功让俞珊声名鹊起,也引起了更多戏剧界人士的关注。著名导演田汉被俞珊的才华所折服,专门为她改编了《卡门》这部作品。1930年6月,《卡门》正式公演,俞珊再次担任女主角。
《卡门》是一部著名的法国歌剧,讲述了一个吉普赛女郎卡门与军官唐·何塞之间的爱情悲剧。这个角色对俞珊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卡门是一个性格张扬、自由奔放的女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俞珊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卡门的热情、妩媚和叛逆,同时还要演绎出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
为了完美诠释卡门这个角色,俞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不仅仔细研读剧本,还深入了解吉普赛文化,甚至学习了一些吉普赛舞蹈。在演出中,俞珊的表演震撼了全场。她娴熟的肢体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声音,完美地塑造了卡门这个充满魅力的角色。观众们被她的表演所吸引,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卡门站在舞台上。
《卡门》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俞珊在戏剧界的地位。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也逐渐形成。俞珊的表演不仅注重外在的形体和声音表现,更注重角色内心情感的刻画。她善于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
此外,俞珊的表演还融合了中西方戏剧的特点。她既能展现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美韵律,又能呈现西方戏剧的写实风格。这种独特的表演风格使得俞珊的演出总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惊喜。
然而,俞珊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卡门》公演结束后,她的父亲俞大纯下令禁止她继续登台演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戏子"这一职业仍被视为低贱,尤其对于出身名门的俞家来说更是有损颜面。
面对家庭的压力,俞珊不得不暂时离开舞台。但她并未放弃对戏剧的热爱。在这段时间里,俞珊潜心研究戏剧理论,阅读大量的中外戏剧作品,为日后重返舞台做准备。她还尝试编写剧本,希望能够从创作的角度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贡献。
尽管俞珊的舞台生涯被迫中断,但她在戏剧界留下的印记是不可磨灭的。她的表演打破了当时舞台上的固有模式,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俞珊展现出的才华和魅力,不仅吸引了观众,也引起了文坛名流的关注。她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灿烂的光芒。
俞珊的才华与美貌不仅征服了戏剧舞台,也吸引了当时众多文坛名流的目光。在她短暂而辉煌的艺术生涯中,与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情缘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传奇般的佳话。
闻一多,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在1929年初次见到俞珊时,已经是燕京大学的教授。当时,闻一多正处于创作的低谷期,对生活和艺术都感到迷茫。然而,俞珊的出现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点亮了他内心的火花。
俞珊在《莎乐美》中的精彩演出让闻一多深深着迷。他被俞珊所展现的才华和魅力所折服,认为她是艺术和美的化身。闻一多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俞珊演出的剧场,甚至多次邀请俞珊参加文学沙龙,希望能够与这位才女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在一次私下的聚会中,闻一多向俞珊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诗句中流露出对俞珊的倾慕之情。俞珊被闻一多的才华所打动,两人开始了频繁的往来。他们常常在咖啡馆中畅谈艺术和人生,闻一多的学识给俞珊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然而,闻一多已经是有妇之夫。他的这份感情注定是无法公开的。闻一多将对俞珊的爱慕之情倾注在诗歌创作中。他创作了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诗歌,其中隐喻了对俞珊的思念和眷恋。这些诗作后来被编入《死水》诗集,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另一位文坛名流徐志摩也被俞珊的魅力所吸引。徐志摩初次见到俞珊是在1930年的一次文学聚会上。当时的徐志摩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刚刚与陆小曼结婚不久,却又陷入了创作的困境。
俞珊的出现如同一缕春风,给徐志摩带来了新的灵感。他被俞珊的才华和气质所折服,认为她是理想中的"新女性"代表。徐志摩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俞珊的演出现场,甚至多次向剧团提出要为俞珊创作剧本的想法。
徐志摩对俞珊的追求可以说是疯狂而大胆的。他不顾自己已婚的身份,公开表达对俞珊的爱慕之情。在一次演出结束后,徐志摩甚至冲到后台,当着众人的面向俞珊表白。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然而,俞珊对徐志摩的感情态度一直保持着克制和理智。她欣赏徐志摩的才华,但也清楚地知道两人之间不可能有结果。俞珊婉拒了徐志摩的追求,但仍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她鼓励徐志摩将感情投入到创作中,而不是纠缠于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情。
徐志摩虽然没能赢得俞珊的芳心,但这段感情经历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创作了一系列以俞珊为原型的诗歌和散文,其中包括著名的《偶然》。这首诗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的意象,被认为是对俞珊飘忽不定的舞台形象的隐喻。
除了闻一多和徐志摩,还有许多文坛名流都对俞珊倾心不已。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俞珊,赞美她的才华和美貌。戏剧家田汉更是专门为俞珊改编了多部作品,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她的表演才能。
然而,面对这些追求者,俞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珍惜与这些文化名人的交往,但更多地将其视为艺术上的交流和切磋。俞珊明白,在那个时代,一个女性要想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保持独立和自主。
俞珊与这些文坛名流的情缘,不仅丰富了她的人生经历,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浪漫的一笔。这些感情纠葛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同时,俞珊在这些交往中也获得了宝贵的文化滋养,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选择。
俞珊的人生轨迹在1931年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年,她与国民党高级将领何应钦结为连理,由此开启了她的政治生涯。这段婚姻不仅改变了俞珊的个人生活,也让她从艺术舞台走向了政治舞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何应钦与俞珊的相识始于一次偶然的社交场合。当时的何应钦已是国民党军政系统中的重要人物,担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他被俞珊的才华和气质所吸引,对这位既有传统教养又具现代思想的女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俞珊对何应钦的印象同样深刻。何应钦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在文化修养方面也颇有建树。他能够与俞珊就文学艺术进行深入交流,这让俞珊感到惊喜。两人很快便日久生情,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1年11月,俞珊与何应钦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人们对这位才女从艺术界转向政治圈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何应钦娶了一位"戏子"也引起了一些非议。然而,蒋介石夫妇亲自出席婚礼并致贺词,显示了对这段婚姻的支持,也平息了一些流言蜚语。
婚后,俞珊迅速适应了新的身份。她以何应钦夫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政治和外交场合,展现出了卓越的社交才能。俞珊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以及她在艺术界积累的人脉,为何应钦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1932年,何应钦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俞珊开始更多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她经常陪同何应钦出席重要的外交场合,与各国使节交往。在这些场合中,俞珊的优雅举止和智慧言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国民政府的外交工作做出了独特贡献。
1935年,何应钦出任行政院长。俞珊的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她开始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妇女权益和教育问题。俞珊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了一系列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政策。她还积极参与募捐活动,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筹集资金。
然而,俞珊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何应钦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受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扣押。在这个危急时刻,俞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她多次往返于南京和西安之间,积极参与谈判,为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俞珊再次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她组织了多个妇女团体,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俞珊还利用自己在文艺界的影响力,组织演出队伍前往前线慰问军队,激励士气。在后方,她参与组织难民救助工作,为战争中的平民提供帮助。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俞珊随何应钦迁居重庆,继续她的政治和社会工作。在重庆期间,俞珊更多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她参与创办了多所学校,特别关注女子教育。俞珊认为,只有提高女性的教育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二战结束后,俞珊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她多次随何应钦出访欧美国家,为国民政府争取国际支持。在国内,俞珊致力于推动民主改革,希望能够实现政治民主化。然而,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这些努力最终未能实现。
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俞珊随何应钦一同赴台。在台湾,俞珊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但仍然关心社会事务。她继续支持教育事业,同时也开始重新关注艺术创作。晚年的俞珊重拾画笔,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展现出了她在艺术领域的持久热情。
俞珊的政治生涯,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她艺术生涯的延续和升华。她将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创造力带入了政治领域,为中国现代政治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虽然她的政治生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结束,但她在这个舞台上留下的印记,仍然值得后人深思和探讨。
随着时代的变迁,俞珊的政治生涯逐渐落幕,但她对艺术的热爱却从未消退。在台湾度过的晚年岁月里,俞珊重新投身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成为她一生最后也是最为珍贵的馈赠。
1949年,俞珊随何应钦迁居台湾后,她的生活重心逐渐从政治转向了艺术。起初,这个转变并不容易。作为一位曾经活跃在大陆政坛的人物,俞珊需要适应台湾的新环境。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重新发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1950年代初,俞珊开始重拾画笔。她的绘画风格融合了中西方艺术元素,既有传统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俞珊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这些作品中的女性既有传统东方女性的婉约,又不乏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可以看作是俞珊自身经历的艺术化表达。
1960年,俞珊举办了她在台湾的首次个人画展。这次展览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评论家认为,俞珊的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视角,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对现代性的探索。这次成功的展览激励了俞珊,使她更加坚定了继续艺术创作的决心。
除了绘画,俞珊晚年还致力于书法艺术。她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的特点,字体刚柔并济,充满灵动之美。俞珊经常将自己喜爱的诗句或者格言写成书法作品,赠送给亲朋好友。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她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她的人生智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970年代,俞珊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她开始尝试将绘画、书法和诗歌结合在一起,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诗书画"作品。这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俞珊的全面才华,也成为她晚年艺术创作的重要特色。
1975年,为纪念与何应钦结婚44周年,俞珊创作了一幅大型"诗书画"作品《桃花源记》。这幅作品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题材,将诗文、书法和绘画完美结合,被誉为俞珊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作品中的桃花源景象既有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技法,象征着俞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晚年的俞珊不仅致力于个人创作,还积极参与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她在台北成立了一个小型艺术工作室,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和绘画课程。许多年轻艺术家慕名而来,向俞珊学习绘画技巧和艺术理念。俞珊耐心地指导这些学生,将自己的艺术经验和人生智慧传授给下一代。
1980年,已经80岁高龄的俞珊应邀访问美国,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大型个人画展。这次展览不仅展出了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还包括了她早年在戏剧舞台上的照片和资料。这次展览让西方观众有机会全面了解俞珊的艺术人生,也让俞珊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际认可。
1985年,俞珊捐赠了一批珍贵的艺术作品给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批作品包括她晚年创作的绘画、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文物收藏。俞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艺术成果永久保存,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和研究。
1986年,俞珊以86岁高龄在台北辞世。她的逝世引起了海峡两岸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惋惜。为纪念这位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家,台北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俞珊艺术回顾展,全面展示了她一生的艺术成就。
俞珊的艺术遗产不仅包括她留下的众多作品,还包括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她的人生经历跨越了中国现代史的重要时期,她的艺术创作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俞珊的艺术遗产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