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苦难、黑暗与不堪的岁月,却也是文学史上百花齐放的光荣时刻,冰心、林徽因、张爱玲等才女皆在此时大放异彩。

然而,当时的文学界却也存在种种讥讽之声。比如,杨绛曾批评张爱玲的文章意境低下,鲁迅曾批判冰心的文风单薄。
这些作家之间,都曾在报上以笔为剑,讨伐四方。可是,冰心原本是林徽因的好朋友,二人又都是声名显赫的名媛、才女。
但,冰心却在文章《太太的客厅》中讽刺林徽因是“交际花“,还给老公戴绿帽子。
这是为何?闺蜜如何从向仇敌?林徽因是否真如冰心所说的那么不堪?

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家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林宅。她是妾室的女儿,也是林家的第一个孩子,被长辈们视为掌上明珠。
1林徽因自小便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她的启蒙老师林泽民是亲姑姑,也是清末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长辈眼中,她天资聪慧,温良过人。父亲林长民对她具有殷切寄托。

但林徽因的妈妈并非正室,而是续弦,很难得到丈夫的宠爱和林家的肯定,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喜怒无常。
每次林徽因从父亲那里回来,都会被母亲数落。
小小的林徽因,身上有着重重的包袱。
后来林徽因曾写过一篇叫《绣绣》的小说,似在书写困境中的自己。

林徽因八岁那年,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程桂林。她虽没有文化,但胜在讲话嗲声嗲气,会冲父亲撒娇。
母亲的住所彻底沦为“冷宫。”
名分是林徽因母亲一辈子的痛,成年后,当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的追求时,有人便猜测,最大的原因就是林徽因不愿嫁给徐志摩做“小”。
那是1920年,她跟随父亲去英国旅居留学,那年她十六岁,一切都含苞待放。
在英国的日子里,她饱读诗书,名家小说、诗歌、戏剧她一一涉猎,并且由于父亲林长民的关系,她有机会接触许多文化沙龙。
正是得益于这段时光,林徽因得以进军文坛,并有高人指点,因此她在文坛上的起步,远远高于同时代许多女作家。

1924年,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赴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选修了自己喜欢的建筑学。
毕业以后,她便与丈夫四处奔走,十五个省,一百九十多个县,考察过二千三百八十多处古建筑物,在战乱年代,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她还参与过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东北大学校徽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和考古领域,她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师”。

许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缘分,起始于在英国家中的一次见面。
徐志摩偶然见到好友林长民的女儿,顿时被其才华气质折服,心生爱慕。
此后,他便常来。
十六岁的林徽因,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而徐志摩又是翩翩才子,在父亲那里高谈阔论,他仿佛一阵奇异的风,吹向林徽因的心头。

他开始向林徽因展开猛烈的追求。
面对徐志摩的热烈追求,她有惶恐,有羞涩,却也有惊喜。
心中百感交集。
那时的徐志摩已为人父,为人夫,且大林徽因数十岁,林徽因经过再三斟酌,还是拒绝了。

一是出于道德,林徽因不能做拆散别人家庭的人;二是出于家庭,林徽因无法做小伏低。
林徽因的母亲一生未曾得到正房的待遇,她深知母亲的辛酸与暴戾,又怎能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当林徽因得知徐志摩要为她离婚后,她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英国。
林徽因不辞而别后,徐志摩的心情跌倒了谷底。

更如晴天霹雳的是,当他与妻子张幼仪离婚后,有人告诉他:
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已缔结婚约。
他的心中更加哀伤。
林徽因所嫁之人,是自己的恩师梁启超之子。

他无奈,也无能为力。
后来,他给恩师写信;"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但徐志摩心中一直爱慕着林徽因。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乘飞机失事,当场遇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徐志摩死后,许多文人赶来送挽联。
冰心的挽联最引人深思,冰心是这么说的:“志摩死了,利用聪明,在一场不人道,不光明的行为下,仍得到社会一班人的欢迎,得到了一个归宿了!”
她实际上是在暗讽,徐志摩被女人所误。
而那个女人正是,林徽因。
一幕幕前尘往事就此提起。

其实冰心与林徽因一开始并非仇人。二人都是民国才女,两人的丈夫是同学,在林徽因举办的茶会沙龙上,冰心也是多次被邀请。
然而,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在林徽因的茶会上,由于她出色的外貌,才气,众人都非常喜欢她。
而冰心,却在宴会上被忽视。
一个是主角,众星捧月;一个是配角,默默无闻。
而且被做主角的是自己老公同学的妻子,还不是自己。
对于谁来说,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

1933年,冰心发表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
在小说中,她描述了一位交际花在家开party的轶事。
冰心用一种近乎讽刺的手笔,写太太的轻浮与宾客们的虚伪,更有太太与男宾眉目传情,而太太丈夫无动于衷的情节。
此文一出,引起热议,众人都揣测这是在暗讽林徽因。
而远在山西的林徽因听说此事,便给冰心寄来一坛醋。

在战乱的年代,一个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一个为国家古建筑四处奔走的女建筑家,却被人称作“交际花。”
如果她没有家庭庇佑,没有这一身才华,那将和千万苦难女性一样,在屈辱与指责中度过余生。
如果从实际行动来看,林徽因和丈夫在战乱年代,为国家保护那么多古建筑,做出那么多设计,更为文学史留下不少杰作。
【阿笑文学馆】
林徽因有好出身,好才学,好相貌。
因着这些,她被人喜欢,被人欣赏;也因着这些,她被人讽刺,被人误解。
但她有什么错呢?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我想,这是对林徽因一生最好的注解。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