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峰无坦途”,取自李可染行书条幅“真知困而得,峰高无坦途”。意为真才实学在陷入艰难险阻以后才能得到,山峰高处没有平坦的路途。更早可以引申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困抽象,峰形象,对于中国画而言,东晋顾恺之在《摹拓妙法》中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对画家来说,“峰”是一种具体形象的载体,既可是山水画的正山碧水,亦可是花鸟画的花草虫鱼、亦可是人物画的男女老少……皆是画家心灵和情怀的寄托之处。
有鉴于此,此次展览以“峰无坦途”为题,以在画风独树一帜、深具收藏潜力为遴选标准,汇集了众多在当今中国画坛和艺术市场中享有盛誉的画家们的作品。画家们以形写神,展现了一幅幅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而成就的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画卷。画家们以各自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笔墨融会贯通,墨随笔至,天趣自来,更是表达了内心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心灵追求。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精神的共鸣。峰高无坦途,风景却无限。
本次画展将以线上艺术展的方式呈现,参与展览刊登发布的有今日头条、手机百度、搜狐新闻、凤凰新闻、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新浪艺术、腾讯艺术等近百家主流艺术媒体及门户网站。永久在线展示。
潘小明,1963年出生于广西鹿寨,198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200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结业,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专职画家、美术馆馆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秘书长,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养计划课题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协理事、广东省致公画院副院长、广州大学美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画展,其中获金奖1次,银奖3次,优秀奖7次并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硕果》 185cmX18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意乎,逸乎》
天际净无尘,梦醒了无声,鱼过莲自开,鸟飞不知处。潘小明的写意花鸟总是能让人神游其中,仿佛迹化随飞鸾,入了画中,遇了梦境,暂时忘却了嚣烦尘世的种种浮华,褪了躯壳,徒留一颗心,赤裸裸的与笔墨会面,说其画是意从画中来,不如说是逸从画中来。
《风光不与四时同》 138cm X 69cm 2021年
这逸不仅是“逸笔草草”的“逸”,而是“气韵逸迈”的“逸”,绘画之事,寻规矩是能,玩规矩是妙,超规矩是逸。潘小明脾性随和沉稳,看他运笔,洋洋洒洒,气定神闲,胸中有逸气,逸笔绢上舞,似是无所顾,实为有所思,一笔一划皆是情理之中,笔墨技巧皆循古人之法,但最终的大画面总是风格独到自成一派,四尺的平面仿佛看到无际的空间。
《惠风和畅》 138cm X 69cm 2021年
写意花鸟,为何称写意而不称画意,源于写意花鸟追求像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足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笔到之处,要韵味自来,阴阳黑白,经营得当。潘小明诚心绘画,笔墨章法勤恳好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下笔自是如有神,笔随心运,点缀生动,看似无意之笔,实为计划之中。
《丽日和风》 138cm X 69cm 2021年
但他也不仅仅限制于技巧层面,既是写意花鸟,自是要有意可写,“写意”作为文人画美学传统的一个核心范畴,自不是随兴的人生感触可以囊括的,其中既有儒家经典的渗透,又有道家哲学的品悟,既有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有层进发展的脉络。潘小明深谙此理。也不能净说是有心,只能说是有缘,黄老之学,庄子之道,孔孟之法,史家之唱,都是他心头之所好,业余之寄托,故其花鸟自是正统,自是儒雅。再通过不断的思考修炼,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有机结合原理,渐渐形成了潘小明自己的风格。我称它为“写逸花鸟”。
《天朗气清》 138cm X 69cm 2021年
如今小明已是取得一定成就,但当世物欲横流,诱惑繁多,望小明保持着这份难得的逸气,在艺术的学海中不断升华,逆境中坚守画道,顺境中保持清醒,艺术的巅峰在前面等候着你的脚步。
作者:黄格胜(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太行红柿》 185cm X185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草木知春》 70cm X 46cm 2021年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潘小明的作品总体语言形式是传统的,但是作品的现代图式构成和笔墨组织却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从中即可看到他涉猎多画种的广泛兴趣,亦见出他综合多种绘画语言为我所用,整体把握画面的一种能力,尤其是以荷为主题创作的一批作品,更可见出他将传统绘画题材转换为现代意象的一种才气。
《春和景明》 185cm X 185cm
在中国绘画中,言-象-意的关系一直是核心问题,它充分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性。依据中国传统哲学,“意”具有首要的地位,就“言”或“象”的关系而言,“象”比“言”更接近于“意”,因而传统中国画作品多着眼于“象”,着眼于“象”近“意”,把“言”视之为立象、表意的手段和工具。
《春水》 68cm X 68cm 2016年
小明的作品同样注重“言”“象”“意”三者的关系,然而小明更强调“言”本身的现代审美意蕴,注重以“言”消解以“象”而达到对“意”的阐释。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中的具体物象作为一种存在物只是他“言”的一种符号,画面物象是否真实存在,线的外形或笔墨本身是否传达出“象”的品貌,即是否形似已不是他创作中的关注点,他所关注的是笔墨自身内质的表达,即笔墨在“言”过程中,笔感、笔意自身在画家无意识中构成的“文化密码”。
《道法自然》 70cm X 46cm 2021年
他在宣纸上用墨、用笔、用彩所构成的图像,剥离了传统画的历史沉积,消解了古典图式固有的阅读习惯和程式化语言方式,代之以新的视觉,感受和符号刺激。他的绘画图像,尤其是“荷”的图像,是用一种带有现代意识的“墨象符号”,去拓展“言”的表现维度,是以水墨材料的性情和特点,以墨和彩的碰撞、分割、重组来构成一个新的有意味的水墨空间。这种水墨空间所营造出的言说图式是抽象的,内涵复杂的,在呈现出凝重、复合、动态的视觉感受同时,又不失一种飘逸与空灵的意味。
《得水》 68cm X 68cm 2021年
我说小明的作品语言是一种现代图式的表现方式,这并不否定他作品中的传统文人情结,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以“禅意”写就的一种旨意和特定的语言码,画面中那涂抹、泼洒的墨块和自由洒脱的线条,有着对传统深切的眷恋。但因其在“言”的过程中消解了传统绘画状貌物象的单一功能,使他在事实上已不是传统话语的延续,而是现代知识分子情绪与心态的置换,而这正构成了小明水墨绘画的整体,使其作品具有了耐人寻味的可读性和当代文人的话语品质。也依托于这点,画家的心像才在这特有符码式的“言”中行到了充分的传导。
《和风》 68cm X 68cm 2021年
小明作品的图像是作者在自然状态中一种自在、自为的创作心态的呈现。在他的这些具有现代意味的水墨花鸟画作品中,笔痕、墨迹所产生的意蕴与情思体现着他与水墨艺术息息相关的生命追求,体现着一种艺术精神的释放。这种艺术精神使他的作品在“言”“象”“意”的关系上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和谐统一。
作者:罗一平(原广东省美术馆馆长、广东美协副主席)
《荷风送香》 180cm X 170cm 2014年
《荷韵》 68cm X 68cm 2021年
《花语》 68cm X 68cm 2021年
《华光艳映水云酣》 136cm X 68cm 2007年
《丽日和风》 2m X 2.4m 2021年
《鸟鸣山更幽》 70cm X 46cm 2021年
《气韵为上》 70cm X 46cm 2021年
《轻摇碧水》 168cm X 68cm 2021年
《清风》 68cm X 68cm 2021年
《清凉之境》 68cm X 68cm 2021年
《清心》 180cm X 90cm 2014年
《清韵》 68cm X 138cm 2021年
《秋风起》 138cm X 69cm 2020年
《秋意》 68cm X 68cm 2021年
《泉清鳞影现》 68cm X 68cm 2021年
《无为》46cm X 70cm 2021年
《闲情》 68cm X 68cm 2021年
《一花一世界》 70cm X 46cm 2021年
《朝露》 138cm X 69cm 2021年
《秋风起》 68cm X 136cm 纸本水墨 2018年
《上善若水》 68cm X 68cm 2021年
《向荣》 138cm X 68cm 2021年
《惠风和畅》 180cm X 180cm 2019年
《春光明媚》 185cm X 185cm 2021年
《春暖》 70cm X46cm 2021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