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谁是《红楼梦》中容貌最美丽的女子,毫无疑问一定是秦可卿,为什么?因为这是曹公给出的官方答案,看看秦可卿,大名兼美、乳名可卿,小名唤作可儿。“兼美”,鲜艳妩媚又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足可见曹公对其偏爱。
电影版《红楼梦》何晴饰演秦可卿
正是这样一个女子,身上又有着解不开的谜团,成为了“红学界”的一大宠儿,身世之谜啊、死亡之谜啊,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她与公公贾珍的那些风月事。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风月女神”的这些谜团。
秦可卿出身之谜
先来看看原著中对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书中的秦可卿家世出身可谓是十分低微,低微到什么程度呢,他的父亲更准确说是养父,营缮郎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同时抱养的还有一个男婴,但是没能养活。秦业五旬之上生了秦钟,就是秦可卿无血缘的弟弟。秦业为官清廉,宦囊中羞涩,家境清寒。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秦可卿长成个大美人,嫁给贾珍之子贾蓉为妻,脂砚斋评她“贫女得居富室”。原著特别交代她的小名贾府从无人知道,意味着她出身养生堂的秘密被秦业隐瞒得好好的,贾府始终相信她是秦业的亲生女儿。透过原著,可以得知,秦可卿在贾府过得并不幸福,那为何秦业为何让女儿嫁给贾蓉呢?
87版《红楼梦》剧照
就要从秦业的官职下手,“营缮郎”,明清两代工部设有营缮司,主管皇家宫廷、陵寝建造、修理等事,事实上这个官职并不高,为何贾家会对这样出身的女儿感兴趣呢,贾家最后抄家的原因一定是参与了权力争夺,通篇都能看到贾家与皇帝的隔阂。不能小看秦业营缮郎的特殊工作,工部营缮司主要负责皇宫和皇陵的建筑和修缮。秦业这个营缮郎属于项目现场负责人,他和手下工人可以光明正大进出皇宫,贾家和背后有野心之人若有不法不轨行径,拉拢利用秦业并不奇怪,简单的筹码难动人心,对秦业来说,动之以情最有效。
读过原著,会发现,秦家一家人的死,非常蹊跷,先是秦可卿死的不明不白、接着是秦钟因为与智能儿偷情被秦业打死,最后连秦业自己也一命呜呼了。至于秦业在秦可卿葬礼上的一言不发,一定是得知女儿的死有所蹊跷,又不能声张,再回想儿子的不争气,原本为了儿子牺牲女儿就令秦业愧疚,女儿死后名声被污更让他难以接受。谁想全心付出的儿子却长成最让老父亲失望的样子。激怒攻心、愧悔不已正是秦业的心情写照。
贾蓉
关于秦可卿的真实身份,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说他是康熙爷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刘先生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结论,除了出殡时使得北静王前来拜谒,还有就是其房中的装饰,什么《海棠春睡图》啊、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还有寿昌公主的卧榻,这些都是宫中的宝物,因此而来。但是在这里有几样饰物值得商榷,禄山扔杨玉环的木瓜何以能从唐朝保留到清朝?春秋时期到清朝两千多年,西施浣过的纱还能用吗?更何况红娘连存在都不存在!
关于第五回秦可卿的房中描写,脂砚斋可批得明明白白,说这段曹公是:“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有点文学素养的人能看不出这是曹公在夸张渲染气氛,而非实指。再者说,秦可卿的定义就是主管“风月之事”,所以这些陈设事物都带有很浓的风月味!
87版《红楼梦》剧照
那么,正因如此,也就引出了秦可卿的第二个身份,那就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债,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第五回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宝玉在她的卧房里梦入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带他游览一遍太虚幻境表层之后,将她许配与贾宝玉,意欲让贾宝玉领略人间仙界第一等美色,从此看破男女之情,贾宝玉梦醒时失声喊叫“可卿救我”,秦可卿的表现很是惊讶,心里纳闷,却又不好细问。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秦可卿的身份对于贾府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谜团。
关于秦可卿的身份,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那就是秦可卿本来就没有身世和来历。秦可卿不是“人”,她只是情欲的化身,或者她就是情欲本身。她虽然在故事中以蓉大奶奶的身份登场,但作者并没有视她为人。她在情欲中出场,又在情欲中死亡,却又从不实实在在地写和她有关的“皮肤滥淫”。
秦可卿
根据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就可以推断,曹雪芹在设定这个人物的时候就已经为她定位,只是“幻笔”,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被警幻仙子许配给贾宝玉教他云雨之情,说明她是主管风月之事的仙子;离世前魂托凤姐,告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和“登高必跌重”的道理以警示贾府兴亡。
接下来,再来看看秦可卿的死亡之谜
现在通行本的《红楼梦》中说秦可卿是因病而亡,那秦可卿到底得了什么病呢?秦可卿最初被诊是月经不调,甚至是不来,但又不是怀孕,有点类似妇科病。后来经过张大夫的诊断为: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需而无神。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需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经期不调,夜不能寐,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时常头目晕眩,常流虚汗,精神疲倦,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等症状。这是她反应出来的症状,而引起这些症状却是秦可卿自身的性格与环境。后面张大夫对秦可卿的病根做了推断,也验证这个推断。
原著中,张大夫说道: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大奶奶从前的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
秦可卿
后面尤氏也点出秦可卿的病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推断秦可卿得的是心病,而这些心病都是源于自身的要强,心细,多虑,大概就是心理疾病。为何如此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压力极大,作为贾家国公府的重孙媳妇儿,从进门那天开始就要打理府中大小事务,又要伺候公婆、伺候丈夫,更重要的是还要处理府中与贵族之间的事务,有些事就连王熙凤都头疼,但秦可卿却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够使得人人称赞,可见是身心俱惫;第二点就是,长期与公公之间的事藏在心底,饱受折磨,亲口对王熙凤说,“任凭神仙也罢,治了病治不了命.”,至于这公媳之间到底是真爱还是被迫我们稍后再说。
秦可卿房间陈设图
在靖藏本石头记中,这一回的回前有这样一段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这一段回前批写得非常详细,首先透露了十三回的回目“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是后来改的,之前的回目应该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面还说了批书人“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这句话有两个意思,首先,说明了批书人和作者关系匪浅,能“命”作者删去某些情节,想来应该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可以做的。这也是红学家们猜测批书人是雪芹的叔叔或者配偶的重要依据。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就是透露了原书里有“遗簪”、“更衣”两个情节,并且后来都删去了。后面的一句话还交代了为什么这一回比其他回少了四五页,原因就是删去了天香楼一节。
判词背景图
所谓“更衣”、“遗簪”,说的是,秦可卿在天香楼与公公发生苟且之事,并将她的簪子戴在头上,恰巧被丫鬟宝珠撞见,后来不知为何,这支簪子又到了尤氏手中。而第五回中,秦可卿判词的背景图片画的也是,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足可见曹雪芹的原意,秦可卿确实是上吊而死,至于为何删去我们也不得而知了。在原著中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细节,那就是众人在听说秦可卿去世众人的反应是“纳罕”、“疑心”,更能够证明,秦可卿死的蹊跷。如果是正常死亡,众人的反应应该是“惋惜”、“叹惜”才对,另外,在这句话后面,甲戌本有这样一句批语: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靖藏本在这里也有批注:可从此批,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余大发慈悲也。叹叹!壬午季春,畸笏叟。仅仅“大发慈悲”,就能够得知,秦可卿的死一定不是光明正大的。
最后我们就来说说这个“扒灰”事件,这可是《红楼梦》中的一大亮点,到底是两情相悦,还是被迫,此二人的情感问题一直都是红学界争论的热点。正是因为原稿的遗失,才留下这样的疑团,那么秦可卿与贾珍真的没有真感情吗?未必,我们来看一下在原著中能够找到哪些答案。
秦可卿与贾珍
在古本的《红楼梦》中呢,结尾处有一个情榜,秦可卿位列首位,并说明“秦可卿者,情可轻”,还有她原本的身份就是专管人间风月之事的仙子,再加上她房中摆设的“安禄山掷伤太真乳的木瓜”、“红娘抱过的鸳鸯枕”,这些都是风月之物,还有其判词中的“淫”都可以证明。而且在焦大的醉骂中“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可以得知,这件事儿早已经是纸包不住火了。
到底二人是不是真爱呢,总觉得曹公的原因应该说明二人却是真爱。
第一,这二人应该是“郎才女貌”,可卿自然不用说,看看贾蓉''面目清秀,身段苗条'',就知道贾珍一定不是猥琐大叔,更何况“男人四十一支花”,一定是魅力四射;第二,看看可卿房中的装饰,就算她是宁国府的奶奶,就凭这羞涩官员抱养之女这样的身份,也配吗?能够得到管理家事的实权吗?若不是贾珍的许可,能够过上如此奢华的生活吗?和李紈比一比是不是就会很清楚了!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秦可卿死后才是他们爱情的高潮,从原著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来,贾蓉对秦可卿的态度是非常冷淡的,相反贾珍的表现是什么,秦可卿丧礼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甚至在贾珍的安排下用了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贾珍''哭得泪人儿似的'',恨不能代她死,更是他们爱情的高潮部分,同时也是残酷的现实爱情的结局。这时的贾珍已经什么都不顾了,自己, 乃至整个宁府,整个贾府都被他抛到了脑后,如果他们只是贪恋淫俗的男女会有如此真情实感的表露?
就连秦可卿自己都说,身上的病能治,心里的病却不能治,她可能无法接受自己的爱人是自己公公的事实,再加之事情败露,再也无法挽回,最终自己上吊而亡。
还是那句话,《红楼梦》之所以为世人如此着迷,正是“红楼未完”!
转载 安昕史话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