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原创 贾宝玉极为痛恨读书做官,却始终捧着四书,细节之处揭露作者态度

3 已有 115 次阅读   2024-10-03 17:56
原创 贾宝玉极为痛恨读书做官,却始终捧着四书,细节之处揭露作者态度
薇颜浅史 2024-09-29 16:15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知道贾宝玉是一个比较放纵的人物,他对于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的东西都表示极为看不上,并且非常的抗拒,例如,贾宝玉不止一次说过,读书做官就是人世间最大的笑话,这是一种庸俗的行为,它不仅抗拒了儒家的做官体系,而且抗拒那些把读书当做一种盈利工具的行为。原文中,贾宝玉曾经多次受到史湘云和薛宝钗等人的鼓励,她们都想让贾宝玉好好的读书,未来去做官。但可惜的是,这一善意的举动却只是让贾宝玉觉得更加的厌恶,他不仅表示拒绝,而且还似乎有些生气。但奇怪的是,明明对于读书做官极为痛恨的贾宝玉,却在文中经常性的捧着四书,对于读书的痛恨态度,和始终抱着儒家经典的行为,如此矛盾的举动到底暗示着什么呢?
其实这并不是说作者写作出了问题,而是因为贾宝玉这个人物正在表达作者对于儒家的态度,要知道四书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它是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并且所有的人都必须要通过他来获得考试做官的资格,看起来这似乎是贾宝玉最为讨厌的东西,但其实不然,从四书本身来看,它是人类历史上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指向灯。四书里面表达了做人的道理,治国平天下尽在其中,这里面的学问足够一个年轻人学一辈子,而且这里面教导我们的那些道理无论过多久都不会过时。做人要翩跹君子,做事要勤勤恳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四书里面的智慧,它表达了做人的基本道理,按照一些历史学家的看法就是,他首先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做人,紧接着又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事,最后教会我们如何拯救天下,这样的大道理放置于任何一个时代都非常的正确,因此,贾宝玉对于四书有着坚定的认可,因为这就是在教导如何做一个人,如何行走于天地间。但可惜的是这些高尚的做人的哲学,却居然被用在最为粗俗的地方,那就是逼迫别人把它当作做官的途径,要知道一门学问或者一门教科资料,他其实可能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坏的就在于利用它的人。
例如数学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学科,英语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科,但可惜的是高考和各种考试资料都强迫性的,要求英语和数学变成我们必考的科目,然后每个人为了考试及格而努力的去研究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做了1万张是圈,只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没有人想去弄明白,毕达哥拉斯他们的证明也没有人想要弄明白拉格郎日点是什么?而且更为极端的是,每个人都为了英语过4级而努力,但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连几个简单的句子都做到最后都不认得了。原因非常简单,我们要的只是结果不是过程,所以我们得到的也只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结果,而没有一个孕育的过程。
四书五金也是如此,它本身是一种高深的哲学,按理来说政府支持这些东西就是想让每个人都去读他,但万万没有想到,这就好像是修炼的过程一样,每个人带着功利心去修炼,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成佛的过程,但内心却毫无波动,因此,经历这一切的大能成就的佛,而我们这些普通人最终只是成为了一个功利的小人。所以说贾宝玉对于四书的态度有着如此的截然不同的对比,其关键就在于作者想要表达对于儒学的态度,儒学的经典堪称千古记载,但可惜的是儒学学问传播的过程却极为的不合理,读书做官玷污了儒学,玷污了儒家的最高学问,而且在这酝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够成为哲学高手,最终都沦为了官场的小人。
而且我们仔细对比一下历史就会发现,王阳明这样的哲学高手,他并不是在官场混斗了那么久,或者说是在官场学习儒家做人的道理,然后成为圣人,他是在被踢出了官场,然后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把儒家思想梳理一遍,这才有了阳明心学,这才有了圣人出场。在他之前的前辈董仲舒也是如此,失去了政治以后他更好的做学问,结果终成一大学者。所以说贾宝玉的态度非常明确,儒家经典是一种高尚的哲学,但是靠着儒家经典去做官,却实在是有些不好。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