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贾元春有多无知?省亲时说的三句话全都犯忌讳,难怪她被皇帝赐死

4 已有 89 次阅读   2024-11-10 10:27
 贾元春有多无知?省亲时说的三句话全都犯忌讳,难怪她被皇帝赐死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元春省亲,不但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更是贾府这一代的荣耀。

贾政倾尽家财来修建大观园,迎接贵妃省亲,就是为了他一心追求的“光宗耀祖”。毕竟他们二房“上位”,难免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和议论,如今女儿元春为他增光长脸,如何不操办起来?

而元春省亲这件事,本是太上皇修改皇帝“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的意思,直接下旨妃嫔可以回家省亲。

按说妃嫔省亲并非强制,有条件的可酌情准许。如果贾元春不愿意省亲,贾政再想“光耀门楣”也没有用。可见省亲之事,是贾元春主观意愿。

“省亲”看似荣光,实际却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一,省亲是太上皇下旨,更改皇帝意思。皇帝对此不置可否,贾元春和贾家却踊跃响应。

太上皇已经退位,如此肆无忌惮下旨,作为皇帝如今的妃嫔和臣子,怎么能够踊跃响应?皇帝会怎么想?

二,贤德妃贾元春省亲,怎么不见太后和皇后省亲?她一个贵妃抻头省亲,在太上皇和皇帝中间贸然掺和站队,岂不是作死?

三,既然贵妃省亲,一切都得是皇家标准,这笔钱单靠贾府自己出,岂不是要掏空家底?

虽然贾琏的奶娘赵嬷嬷说江南甄家接驾四次是“

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问题是甄家是地方大员,手里有实权可以捞回本。贾府如今权力外落在王子腾手里,自身不掌握实权,他们靠什么回本?

贾元春省亲这件事不光贾家昏了头,她自己更是糊涂。

更要命的是元春省亲回来的表现,可谓灾难现场一般不得体,让人痛恨无语。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元春省亲当晚,是她万众瞩目的高光时刻,所有人都围着她转,众星拱月。

按说如此时刻,元春肯定要将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谁想她的表现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

(第十八回)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邢夫人忙上来解劝。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

贾元春只是进宫做了嫔妃,虽说难得见到家人。可毕竟皇帝还允许每月逢“二六日”进宫探视。她有的是机会见祖母、母亲和姐妹们。

与之比较,姑姑贾敏嫁给林如海去到姑苏,大嫂李纨从金陵嫁到京城守寡,王熙凤父母也在金陵,想要再见父母一面难上加难。姑姑贾敏更是至死没见到母亲,也没有像贾元春这般心有怨念哭哭啼啼。

你看她一哭、二哭、三哭……不断,省亲那么荣耀的时刻,却成了她宣泄心中委屈的场面。

一句“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不但表达出对父母家族送她进宫的怨怼,也对形容为“不得见人的去处”的皇宫满怀怨念。既然进宫有怨,对皇宫有怨,自然也对皇帝有怨。

天知道她只是进宫,而不是去了天涯海角。

元春说这话时,可不是趴在贾母王夫人耳朵根说的,而是一众人在场的省亲盛典上说出。真当那些宫女太监们不存在?

这话要传入宫中去,皇帝对她又是如何去想?还有什么得宠可盼?

既然入宫做了帝王妃,就要深谙谨言慎行,一切以皇帝和皇家的体面为中心行事。

真不知道贾元春心中这股怨,因何而来?

皇帝已经加封她贤德妃,让她如今荣耀无比,她如此表现岂不让皇帝寒心?

父母送她入宫,也是为了家族发展。那个时代的女儿哪有称心如意的姻缘?

又要郎才女貌,又要天天在父母身边,还能自由自在,她把自己当做了什么?

送入皇宫是不得意,难道嫁给孙绍祖、薛蟠这种,或者像贾探春远嫁海外异国就如意?

像贾家这种大家族,哪一个儿女的姻缘,不都要配合家族父母有所牺牲。怨怼有用么?

要说埋怨,谁心里没有。回家和父母抱怨已经是不懂事。何况更抱怨起了皇权、皇宫和皇帝,在一个省亲盛典的公开场合中,这不是愚蠢和不辨是非是什么?

贾元春名字里的“元”,脂砚斋认为和其他三春结合为“原应叹息”之意并不准确。

贾元春的“元”,明明就是“怨”的意思。她的判词图画中那串香橼,特性就是“内心酸涩,心有不甘”,就是“怨”。而[恨无常]的“恨”何尝不也是“怨”?

所以,弄明白贾元春的心理,就不难明白她为何在如此重要场合口出怨言的愚蠢了。

(第十八回)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拜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才与祖母、母亲抱怨完,见到了父亲贾政后又开始抱怨。

那边贾政一腔剖肝沥胆的表达忠心才是为人臣子起码的言行准则。

可这边贾元春张口就说:如今因为富贵,因为贤德妃的尊贵,因为省亲的荣耀,反而不如普通老百姓的天伦之乐,“终无意趣”四个字,可是惊心骇目,让人恨不得把她的嘴“缝上”,不会说话就别多说了惹祸行不行!

上文也讲了,就算是不把元春送入宫中,她生在贾府这等贵族之家,又有哪个女儿能够永远留在父母家人身边,天天享受天伦之乐的!

堂堂贤德妃,备受教育的宫门千金大小姐,这点见识和胸怀都没有?

何况木已成舟,如今的抱怨又有何用?不就是不懂事么!

而且,贾元春是贤德妃,是皇帝重要的枕边人,也是贾府最重要的女儿,更是贾家与皇帝之间的纽带和调和。

贾元春表现好,皇帝自然对贾家改观。不说像杨贵妃一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起码贾家也会扭转颓势再焕生机。

贾元春表现不好,只会让皇帝厌弃,更会恨屋及乌针对贾家。贾家再像焦大一样骄狂自大,岂不就成了皇帝的心中刺眼中钉?焉有不拔掉的道理?

贾元春就应该要明辨是非,以大局为重。

可她判词的第一句就说“二十年来辨是非”,实际就是个反话。真正从她的“倒行逆施”说她白活了二十多岁却不辨是非,“不懂事”!

随后作者在判词中借两个典故,进一步批判起贾元春的愚蠢。

“榴花开处照宫闱”,讲的是东吴皇后五月榴花神潘淑,在孙权晚年病重时,儿子已经是太子,她却贸然卷入了皇权之争,落得被宫人莫名其妙缢死的结局。

潘淑无疑就是愚蠢和不辨是非,影射贾元春的糊涂。

“虎兕相逢大梦归”,典出《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教育两个为季氏家臣的弟子冉友和季路,在季氏有不臣之心而起干戈时,应该要立场鲜明,明辨是非,并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冉友和季路如此,贾元春更应该如此,在皇帝与贾家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避免家族对皇帝不忠不顺而导致冲突和败亡。

可惜,只从元春省亲的表现来看,她不但不能胜任,反而还背道而驰,将贾家与皇帝的距离越推越远。

(第十八回)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贾元春又哭了,一场省亲让她弄的悲悲切切,真是怀揣了莫大的委屈。

都说在其位者当有其德,不得任性妄为。身为贤德妃的贾元春与娘家已经是君臣,代表的是皇家的礼仪和气度,她如此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有什么脸面回宫中,又要如何交代?

那些宫女太监之中,伴驾的六宫都太监就不是个善良之辈。真正掌控这场省亲的并不是贾元春和贾家,而是这位大内总管。他回去岂有不向皇帝禀报的?

日后正是夏太监屡次来贾府打抽丰要钱,弄得贾琏苦不堪言,便证明元春早在省亲结束之后已经失宠,贾家更是不得圣心。元春如此表现,能再受宠怕不是皇帝昏聩了。

可贾元春对此丝毫不觉,也不防备警惕。啼哭也罢了,她还对每月一次进宫“省视”不满意,竟然盼望着明年还要回家省亲……

看到如此贾元春,着实让人大无语。

省亲难道不需要花钱么?皇家礼仪能是省钱就能做到么?

如此无知,也难怪她入宫几年不得宠。要不是秦可卿死后,四王八公集体聚集,对贾家拉拢结党明显,皇帝也不会投鼠忌器晋升她为贤德妃。

要么贤妃,要么德妃,贤德妃还真是讽刺。你看她省亲说得三段话,又哪一句是贤德明事理了?

可笑她最终像杨贵妃一样被赐缢死,步了五月榴花神潘淑的后尘,也是不冤枉。

有的人,真的会被自己蠢死。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