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崛古拙 书画相融
——王子武书法初探
文/赵云雁
摘要:王子武对绘画和书法的研究传承有道、文脉相通,其书法融合绘画中,多见于补壁题画诗和款题。书法字形颀长,用笔沉稳徐缓,文字点画结构间有金石之质,绵里藏针,具奇、崛、古、拙之风。其书中之“奇”体现在章法,看似有章亦无章,整体字形奇险多变,字体属于多体兼容而自成一派;其特色是以“崛”为字势,倚倚侧侧,如山岛耸峙;“古”意指书体具篆籀之状,形质如雕;“拙”为拙而不工、拙而不滞。刚柔相济、风骨超逸,书画合璧显独特的个人风貌。
关键词:王子武 以书入画 题画诗 碑刻
众所周知,王子武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画水墨人物代表画家,在他的画面中,既有传统中国文人画的笔墨气韵,又吸收了西方写实造型和光影的表现技法,并将二者高度相融,形成了独具面貌的绘画语言。三十年余来,美术理论界中诸多学者都对王子武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创新精神及其全面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王子武作为文人画家,其绘画创作中的款题书法与独幅书法常被世人忽略,然而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呈现出的鲜明个性特征,即奇、崛、古、拙,令人称道。本文将基于其书法字里行间呈现的独特风格及审美意蕴发散的人格、风骨和精神气质的感知,进行学理性初探。
拜访叶坚先生,追忆王子武平生往事
一、王子武书法艺术渊源
1.生平经历的影响
王子武出生于陕西长安县,自幼时起即对书画艺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幼时王子武虽在普通的农村家庭成长,然陕西地区的风俗人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王子武的艺术之路提供丰沃的精神土壤。在周秦汉唐历史文化陶冶中、在豪爽质朴西北民风的影响中,王子武得以沉淀自我、坚定心性,毅然将后来的人生投入到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之中。
幼年时期王子武对于书画艺术的坚定热爱,与王子武后来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书法艺术的渊源便也能追溯至此。随着王子武辞掉陕西省煤炭管理局西安办事处工作,走向西安美院的求学之路,其童年时期种下的种子悄然发芽。西安美院求学时期的王子武大量拜谒研读西安周围的古代石雕、石碑作品,经常流连忘返于西安碑林,精心观赏揣摩古代书法碑帖。由于对各路书法碑帖和艺术家的广览博识、力学笃行,为王子武书法艺术成就奠定扎实的基础。
王子武在求学之路结束后参加工作更让书画艺术的探索成为其不。无论在西安园林局、延安革命纪念馆任职时期,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和西安美术学院的任职时期,人生道路的跌宕起伏始终伴随着其艺术道路的志坚行苦。王子武不仅在汉隶魏碑上下过相当功夫,同时也向当代名家汲取技法经验,曾与当时任陕西书协副主席的李子青先生往来甚密,经常探讨书法方面问题,其书学理念给王子武后来书法风格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正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对书画艺术付诸努力,方成就了王子武在书画领域的春华秋实。
可见,王子武书法艺术作为其艺术成就的重要部分,发展历程虽无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其艺术成就时期的循证依据,但其人生经历让王子武书法艺术的成就道路仍然有迹可循。幼时的热情、求学时的潜心积累、工作后的执着求索,种种皆为其渊源所现。
2.书画的相辅相成就王子武艺术领域的成就来看,其在中国人物画方面的造诣始终是后人学习探究时难以避开的话题。“致广大,尽精微”是王子武艺术道路的座右铭,体现于其人物画创作思想之中,亦体现于王子武的书法学问之中。在传统艺术变故求新的潮流中、在历经文革和85新潮的洗礼后,王子武将艺术理想寄托于“引书入画”的道路之中,拉开了王子武在书法艺术探索的序幕。
《悼红轩主曹雪芹先生》王子武 纸本97x90cm 1984年
一方面,王子武的书法艺术前期多与其绘画艺术共同呈现,尤其在补壁题画诗中较为多见。如20世纪70年代王子武的作品《侨胞》《自画像》中,画面的书法占去了几近一半的分量;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蒋兆和先生》《大千居士画像》《悼红轩主曹雪芹先生》等作品中,画面的书法成为画面图式结构中精巧且不可缺失的部分。及至后期,王子武先生有部分书法作品面世,亦可从前期的书画作品中寻其艺术风貌踪迹。
另一方面,王子武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领悟,始终与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在王子武一系列作品中能够真切感受到他借鉴传统文人画的用笔,其中就包含对书法用笔的借鉴。王子武承袭了先学在艺术创作中达成的书画审美共识,以深厚的书法修养与丰富的文化底蕴而立足,明晓书法与绘画用笔的同源之理,在书法本体上下真功夫始终是根本,例如吴昌硕、齐白石、赵孟頫三位大家的书法功底都很深厚,在他们绘画中的笔线质量高超,建构以风格与形式相谐相融的书体范式。
“书画同源”自古有之,在王子武艺术成就中的体现尤甚。虽王子武书法艺术相较其人物画艺术所得赞誉难以比肩,然其书法艺术成就立于其人物画艺术成就之中,更有数十年艺术创作所至返璞归真之美。从其人物画艺术之视角探寻其书法艺术的道路及审美意蕴,是全面认识、感受其书法艺术的必由之路。
请教程征先生,探究王子武艺术思想
二、王子武书法艺术特色
1.笔势之奇崛排奡
在书画艺术领域中的“势”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文人画者个人特色呈现之处。如张怀瑾曾言“取象其势,仿佛其形”以彰显把握自然之象的妙法,欧阳询亦言“随其形势,随其变巧”以阐释墨色调和之规律。在王子武的书法艺术中,最显著的特色便是其笔势之奇崛排奡,章法之多变。在王子武的书法作品中,看似有章法,亦有无章之态势;看似多体兼容,实则风格异、自成一派;字势势头如山,倚倚侧侧,如山岛耸峙,这便是其笔势之“奇”与“崛”。
《石钟山记意》王子武 纸本180x97cm 1986年
其笔势之特色可追溯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当时的王子武开始使用水墨交融的书写性线条进行花鸟画的创作。例如他在以单只鸟为画面主体的作品中,在画面的形象描绘方面,从对于鸟喙的形态走势,鸟爪的走势及鸟的眼神,款题搭配开始,画面已然显现出奇崛之势,在鸟的形象描绘上能够看到以书法笔势入画的取向,在棱棱角角的笔触顿挫变化之处趋于和谐一致。
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大吉图》《灵鹊闹竹》中虽文字不多,却在寥寥几笔中展现出笔势的强劲排奡之美,对于每一个字的刻画皆不拘于本身的结构和形态,笔笔力透纸背。同时期创作的水墨画《竹》中,书法题于右侧,酣畅有度、轻重有致,更与刚直却不失灵动的竹相映相衬。其书法线质如金刚杵、如折钗股、如秦砖汉瓦、如钟鼎铭文,整体章法笔势突兀奇险若山岛竦峙,“实处就法,虚处传神”,充分体现其书法的韵味与节奏感。
2.笔韵之熔古铸今
对于“韵”的追求贯穿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历程,自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之始影响着之后的每一代文人学者。在王子武的书法艺术中,则是将对人物画中“韵”的追求延伸至书法艺术之中。求学时期对传统石碑、石刻作品的大量学习,使其在书法艺术中借“古”之韵铸“今”之美。其书体具篆籀之状、形质如雕,线型厚重圆浑、顿挫斑驳,运笔时强调转笔,“一波三折”气韵生动,把形式美展示得畅快淋漓。
从其书法作品中笔韵的形式之美来看,其作品汲取了《石鼓文》《石门颂》《瘗鹤铭》以及北魏墓志中的精华,相互生发,同时掺之以徐悲鸿等当代名家笔意。兼包篆隶行草,融古今于一体,而又皆从己出[1]。在落笔的瞬间运动中于笔毫翻转、叠压、顿挫、皴擦时产生丰富的枯辣、渴润、断续等丰富变化,书如其人,执拗而犀利。
《王子武自画像》王子武 纸本69x46cm 20世纪70年代
如在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自画像》中,无论是线型的塑造或是图式之韵致,皆能体味出其熔古铸今之韵。这一画作中所展现的每一个字皆藏锋笔圆、一气贯通,正如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所求“气脉”相连。如其首“惨淡经营”四字中,“惨淡”二字抑扬顿挫、“经营”二字流畅连通,下笔之处虽有巧妙变化,整体之韵却如龙蛇游走,细腻内敛,遒劲有力,以字形写字义,由字义抒字情,笔格宛转。在图式韵致方面的追求亦然,当画面中心自画像勾勒略显清淡之时,右侧书法墨色浓淡变化也与人物头像相近,而不是只用浓墨、焦墨题字。作为文人画家,王子武在绘画作品中的书法款题上,是充分考虑到了画面整体墨色的协调与和谐[2]。作为书画兼善的艺术大家,王子武在绘画作品中、书法作品中都秉承笔有朝揖、气脉不断的韵味经营之法,也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
3.笔意之大巧若拙
从书法美学之视角来看,笔意是其生命力之根本,亦是书画同源的典型体现,是书法作品之精神品格。书法作品所呈笔意之美,与画家的情感、意念桴鼓相应。在王子武的书法作品中,其求艺品格之执着、潜心学习之沉静,便在其书法作品中实现了因意成象、大巧若拙之境。
所谓“拙”,是为拙而不异,拙中求美,不失风骨,字形多变如画图,形成独特的书画合璧的艺术样态。王子武的书法中所体现的笔调,格高韵古、野逸味拙,推崇篆籀用笔,亦显金石功力之深厚扎实。其根脉源于长期对书法的深入钻研,其自成一派的书体语言,来自于他从铭文碑刻及诸多名家字中吸取的养分,并不断地加以锤炼与打磨,其个人风格的凸显,在于字势所组织出的形式语言,趣味天成、格调高古,形成独特的个性化书法风格。在笔法方面,王子武的书法大多靠正锋完成,这也是所谓“古意”的通常来源。依托于中锋和藏锋的用笔和怪异的字型、微妙的走势变化相呼应,让王子武书法艺术中看似稚拙的线条其内在却显得坚强不屈。
行书 王子武 纸本69x46cm 2009年
如其作品《石钟山记意》中,右侧六行两米高的题画诗字型不拘一格、走势灵动飞舞,与中锋藏锋用笔之技法相结合,使其书法巧中有拙、拙亦显巧的格调尽显纸上,其六行字势、意趣、墨色,均与《石钟山记意》的整体画面相得益彰。更与左侧肆意挥毫、层叠变化的画作遥遥相应,宛如山石之境融入画中,整体字形硕长,墨色富于轻重变化,于单字布局之中该重则重,一改往日单独人物头像题字的清淡甚至“枯槁”之形,而是配合画面中的重墨、积墨部分,字中洇晕偏多,用笔劲道,其坚硬之金石篆籀味更浓。整幅画作书画相融,共同带来令叹为观止的艺术美感。
同郭全忠先生探讨王子武绘画技巧
三、王子武书画相融思想
1.兼容并蓄,鸾翔凤翥
王子武成长于中西文化强烈碰撞冲击的年代,西方绘画思想对于中国传统书画领域的冲击使王子武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探讨如何让西为中用、古为中用这一问题。在王子武的人物画艺术中,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绘画技法的高度融合是其对这一美术界艺术难题的解答。在王子武的书法艺术之中,则更延续兼容并蓄的思想,方使其书法艺术独具面貌。行书与隶书,是王子武先生的两个主要创作方向。在其隶书作品中,有一部分也加入了行书的笔意韵致,一如《瘗鹤铭》《石门铭》般具有生动的节奏 [3]。
隶书 王子武 纸本55x100cm 1977年
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笔法和技法的书写法则,这种审美的内在规定数千年来指导着无数文人画者的艺术创作。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都有标新立异、个性独具的书法艺术大家引领风范,带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探讨“古”与“今”的碰撞和矛盾问题。王子武的书法思想与其绘画思想如根同源,将传统美学观念中。
行书 王子武 纸本138x69cm 20世纪90年代
如《石门铭》具有以楷书为主体的多体兼容的特征,点画之间有着浓厚的篆籀气息,在体势及某些笔画上带有隶书意味,并且节奏连贯,气脉相通。又如《瘗鹤铭》用笔奇峭飞逸,带有隶书和行书意趣,结字错落疏宕,章法富于变化,形成一种萧疏淡远、沉毅华美的韵致[4]。这些书体中发散的文人气息和用笔特点都能从王子武的笔法中隐约见到,是王子武人物画中具有书卷气质的重要成因。然王子武的书法在刚正不阿中融合有圆融、灵动的节奏,笔势飞走中尚存高古气息,笔速急缓、顿挫更使画面仿佛有声有歌,自成一派。
2.以线传神,相得益彰
王子武在书画艺术成就中,对于形、神刻画的问题颇有心得。如其在中国人物画写生问题探讨之时反复提到“观察”“理解”“精神气质”等问题,以形传神、以神塑形。虽然书法艺术中仅文字为载体并无人物形象,王子武仍然将“传神”的理解延伸至其书法创作之中,通过对结字章法关系的整合、墨色变化的勾勒,赋予书法作品丰富的神态与趣味。在书法创作中发挥了他作为画家的造型能力,自觉不自觉地“引画于书”将关于线质的追求与绘画用笔亦融为一体,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5]。
《钟馗》王子武 纸本180x97cm 1988年
具体而言,王子武书法艺术中之所以呈现奇崛之美,是由于其独有的笔墨结构和运行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推崇与践行蒋兆和的“疏放用笔”手法,并加以提炼和发展。在人物画中,王子武用凝练的线条、书法的行笔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以求生动鲜活之美;在书法作品中,王子武用苍劲灵动、横斜恣肆的行笔方式塑造文字以抒怀移情之神[6]。如王子武创作的《屈原》之中,洋洋洒洒的文字布于画面上方,与画作融为一体。从整体的图式结构来看,每列文字多寡不同、下部相接,使其呈现出如同乌云压顶般形态;从细节的刻画表现来看,借鉴了行书笔意韵致的书写方式在笔力苍劲却无僵硬的线条中,传达出决绝中尤有肆意之神,与画作的主体相得益彰。
《白石大师像》王子武 纸本138x69cm 1997年
又如在齐白石的人物头像描绘中,齐白石的胡须表现灵动飘逸,款题“白石”二字的造型走势一如白石老人的胡须一样潇洒,尤其是“石”字一撇,与胡子走势相一致,进而使人物气质方面更显精神。王子武的书画创作整体所体现出的“书画相融”的艺术思想,不仅是“以书入画”的践行,亦表现出“以画入书”之思路[7],在总体上构建出的是一种二元对立、两极互融的平衡状态。可见王子武以线传神之书法创作思想源于其绘画思想,凝练的线条让文字、画面和其创作时的心境合二为一,使书法作品亦能形神兼备。
3.心正笔正,入木三分
书法艺术之“意”是创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如王羲之所言“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雅意”便是认为书法艺术的点画之间皆为创作者情操、心态、情感之传达[8]。王子武书法艺术中所呈现大巧若拙的笔意,便是由于其自身品格高尚,居于心正笔正之境,使其书法之意可入木三分。
作为文人画家的王子武,性情沉稳、善噤默静悟,作画速度缓慢,无浮躁之气,偏于沉静[9]。书法线条遒劲、可方可圆,字形颀长,笔势具有延展性及连贯性,正如同其自身的性情一般,上善若水、不争万物。
《杜甫造像》王子武 纸本180x49cm 20世纪80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王子武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杜甫造像》中,书法题字于中心人物左侧,与抽象长线条勾勒的杜甫身体衣着、手杖,配合背景芭蕉破墨的状态相呼应,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题款书法结体狭长呈欹侧变化之势,其书形、笔法、墨韵与杜甫杖藜和衣物线质几近一致。字形趋于绘画的形象感,与描绘物象相协调,渐融于其中。颀长的字型和灵巧柔和的变化,当为王子武心境之映射,时年王子武投身于陕西地区的美术事业建设中,虽身单力薄但志向高远,不求物质享受、但求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尽其微力。
在水墨作品《民兵连长》中,书法则境随画转,笔势张扬跋扈,墨色浓重和谐于画面[10]。即使是枯笔的淡墨,也颇有追求力透纸背之感,于淡墨枯笔间看到有如石刻般的金石篆刻之味。用笔潇逸恣肆,字形间架结构的收放,张弛有度,松紧相宜,稳中求变、变化万千,参差错落、诗意盎然,与情感抒怀合拍。
与贺荣敏教授研究王子武创作构图
可见,王子武在水墨人物画中的书法款题,有着较为明显的对于画面描绘对象情感表达的倾向和意识。有些表现的较为简略,以突出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表达富有个性的形象;有些表现的较为丰富、以深化作品绘画主题,开拓内容意境。但无论何种题材与画面,都可窥得王子武为艺纯粹、执着潜行的心境。也启示着每一个文人画者,唯有心正方能笔正,笔意所达皆为心意。
四、结论
以上通过对王子武“书画相融”艺术思想的整合判断,重点针对其书法的研究,对于书法的创作而言,是一种审美思路的拓展和延续。承续历史“书画同源”的理念,专注当代卓越艺术家王子武的书法,他将二者的结合运用贯穿了其一生的艺术创作,是对后学的探索有所引导和启示,对当下的书法创作的思路也是有益的补充,进而能更深的理解书画之相映生发、彼此补充的关系,以求对当下绘画和书法的创作有所推进和发展提高。
向应一平教授请教博士论文的写作
注释:[1]张灵美:《王子武人物画中的笔墨语言在创作中的实践和运用》,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6月,第5-6页。
[2]侯志舜:《浅论王子武写意人物画中的造型特征》,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6月, 第21-22页。
[3]邵竹君:《浅谈王子武花鸟画的中西融合思想》,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5月,第23页。
[4]刘相连:《王子武写生人物画造型与笔墨语言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6月, 第22-23页。
[5]魏国强:《发掘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意义》,载《艺术苑》,2006年7月。
[6]王子武:《画不出奇画到死,不负此生了此生》,搜狐网,2017年4月23日。
[7]田朋:《如镜取影,传神达意——解读王子武水墨肖像画》,载《美术》,2020年(5),第138-139页。
[8]闫森:不懈的追求与探索——感悟王子武先生的水墨艺术[J].载《美术大观》,2011年,第87页。
[9]王子武:《我是怎样学画人物写生的》,载《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8年(6),第36-37页。
[10]兰文青:《王子武写生人物画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2年6月,第5-6页。艺术简历赵云雁
西安美院工艺美术系教师
西安美院中国画在读博士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家学会会员
何家英艺术研究院首届高研班学员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陕西书法美术融媒中心 章闻
来源 Why艺术空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