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画家有很多,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人物画大家顾恺之、王维、李唐、唐寅等等。
其中唐寅最为大家所熟悉,这其中离不开《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带来的人气,唐寅,字伯虎,明朝时期著名画家,在绘画、书法、写诗方面天赋异禀,因此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首。
近些年一则关于唐伯虎人物画《送子观音图》的质疑,让大明画家唐寅躺枪。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东西交流,在画风方面的对比研究成为了学术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众多的人物画展对比中竟然出现了两幅一模一样的东西画作。
这就是唐寅的《送子观音图》和意大利的《圣母像》极为相像,被认为必定有一幅画是临摹。
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送子观音是随着佛教进入华夏大地的,最初的送子观音随着佛教来到了中国,这个时候是汉明帝时期,属于东汉时期的产物。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佛教传入华夏的时间要远远的早于东汉时期,这一部分学者认为春秋时期佛教已经传入了中国,一则关于唐朝僧人道宣在《感应记》中的一篇记载而来。
在《感应记》中,通篇把圣人对于礼佛的认知描述的条理清晰,这就充分的说明即春秋时代已有佛教传入华夏大地。
佛教的传入其实在坊间还有一种更为久远的传说,那就是关于送子观音的原神论,现代文化礼仪中所说的送子观音其实起源于三国时期。
送子观音的本尊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君王的第三个女儿,名为妙善。楚庄王为自己的大女儿和小女儿进行了全国海选,选出了文、武状第一名当自己的女婿。
妙善达到了楚国女子成婚的年龄后,楚庄王又打算为三女儿妙善精心组织一次全国的海选,再次通过比武招亲的方式让妙善成嫁为人妇。
但是妙善从小吃斋信佛,不恋红尘,一心想要削发出家。楚庄王用楚国法理训诫自己的女儿,但是妙善宁死不屈。楚庄王极为的愤怒,下令女儿饮剑自裁。
妙善拔出剑准备自刎时,剑就变成了碎片,狠心的楚庄王下令闷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妙善在冥界获得了普陀山复活的机会,在普陀山修炼成佛,从春秋战国时期送子观音就有已经有了雏形。
从历史记载和坊间的传闻看来,在春秋之后的民间有着很多对于神明供奉的礼仪中,送子观音已经是位列仙班的上仙。
在历史上画过送子观音的画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自然在唐寅之前,也是有很多人画过送子观音的神像,甚至寺庙之中已经有了送子观音供奉的雕像。
从历史上看,很多关于神明的描绘和雕塑中,送子观音都会有向生的娃娃和太阳的元素,在历史上送子观音的出现通常都会有着这两个基本的元素。
所以在唐寅的送子观音图中,这两个元素全部被刻画了出来,而且这一幅画是一幅全幅的画卷,这和历史上更为久远的神明画风极其的相似,在神明的刻画中必须要表达完整。
因此唐寅的《送子观音图》是非常贴合中国风的一幅图画,但是这一副画在后来的大型展览中被人认为是一幅临摹的赝品,而且赝品有两种方向,一些认为唐寅临摹了西方圣母图;
还有一些人认为是后人临摹了西方圣母图,而且盗用了才子唐伯虎的名号。那么这些观点为什么同一部分历史学者的分析有如此大的出入呢?
唐寅去世的时间是1524年,而意大利圣母像的出炉被认为在16世纪的中叶之后,这样看来唐寅的画是无法去临摹意大利的作品的。
但是另外的一种声音认为这幅画并不是唐寅的真迹,因为在清末时期,有很多关于古玩字画的作局,安排一个剧本杀,生生的安排出一个稀世珍宝,唐寅的《送子观音图》也是被安排出来的赝品。
在排除法,排除了唐寅《送子观音图》不是临摹了西方的圣母像之后,唐寅的画是否是真迹成为了揭开这一问题的关键谜底。
一部分学者认为《送子观音图》是清末剧透出品的唐寅临摹大作的声音被很多人认可,在他们看来唐寅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通常都非常的艳丽,尤其是在着色方面,工笔极为追求现实美感。
唐寅很多的画作,在追求美感的色泽表现中通常会有极其明显的三白笔法,即为额头、鼻梁和下巴颏都是有着白色的衬托的。
但是在《送子观音图》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衬托,所以不被认为是唐寅的真迹。但是持有反对思想的人认为唐寅很多关于神明的画作都是没有体现自己工笔的,这是一种追求朴素美的敬畏笔法。
在众多的神明的画像和雕塑历史作品中,的确很少有鲜明的异样画风来刻画神明,因为这是对神明的大不敬,所以靠着这个去驳斥唐寅的《送子观音图》显然是不合理的。
明朝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唐寅去世数十年后来到了大明朝,开启了中意交流,这个时候中意文化有过一次很好的互相学习的机会。
无独有偶的是圣母像这一幅画也恰巧产生在这一历史时期,这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副画和《送子观音图》的互相临摹的谜底。
单单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唐寅《送子观音图》成品于1524年唐伯虎去世之前,而圣母像作品却是在唐寅去世之后的作品。
所以《送子观音图》不可能去模仿圣母像图,从这个层面看,圣母像模仿了唐寅的作品是站得住脚的。
但如果唐寅的作品是赝品,这两幅画之间的互相临摹的因果关系就变的扑所迷离了。直到今天关于这两幅画出现的先后依然有不同的学者支持不同的主张,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的不断更新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谜底会被进一步明确,相信会一个盖棺定论的结果。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