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古画中的年味:岁朝清供,祥瑞贺岁

10 已有 81 次阅读   2025-01-29 19:51
小编推荐
古画中的年味:岁朝清供,祥瑞贺岁
澎湃新闻 2025-01-29 09:50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就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数千年的朝代更迭,都无法动摇它的地位。从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丁观鹏《太平春市图》、《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到金廷标《岁朝图》、任伯年《岁朝图轴》、吴昌硕《岁朝清供图立轴》……从这些古画作品可以看出,春节是全民共同的节日,称得上普天同庆,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无论是应制应命还是自抒胸臆,都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情。
岁月如流,不知不觉,年轮又增添了新的一圈。冬至降临,腊八归来,预示着春节快到了。春节是一个古老约定,年复一年,如约而至。“年”是什么?囊括四季的一个时间周期,也是人们辛勤过后享受生活的重要节点。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就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数千年的朝代更迭,都无法动摇他的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年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发生着不小的改变,但祭祀祖先、扫尘除旧、张贴对联、上门拜年等传统项目,依然是过年期间的必做活动。若是从古画中探寻,还能看到许多古人过年的“新鲜事儿”。
说到古人过年那些事儿,不得不提的就是“岁朝清供”。在中国古代,正月初一被称为“岁朝”。文人雅士会在此日喜欢将花卉、蔬果、文玩供于案前,即便在寒风凛冽的严冬里,也可以显示生机盎然的春意,祈求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平安吉祥,被称为“岁朝清供”。此俗始于唐朝。后来文人们便将摆在窗前几案上的物品描绘成画挂于墙上,意在祈福纳祥。自宋代以来,多以“岁朝图”称之。宋徽宗赵佶在春节将临,乃命宫廷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春色和喜庆气氛。古代文人过春节时,以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或器物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作为春节期间的贺岁之作,类似现今的“贺岁片”。古人没有相机,绘画除了艺术抒情的功能之外,还有记事作用,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春节习俗、审美趣味等。古人以物寄情、以物达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涵,承载了满满的仪式感。
在以农业为根本的古代中国,“岁朝图”始终都寄托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祝愿和向往。根据绘画内容,“岁朝图”可分为两类:其一则为新年庆贺场景的描绘,即“岁朝风俗画”,旨在表现春节的喜庆气氛,以山水、人物与建筑为组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嬉戏的孩童,不知忧愁为何物。其二为花卉加古物,通过谐音寓意祥瑞,是谓“岁朝清供图”。“清供”一词,源于供佛,在宋代开始大量流行起来。宋代文人常于案头放置供观赏的陈设品,如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等居所增添文化气息和情趣之美。到了清代,宫廷中尤其盛行“岁朝图”。每逢新春,御用画师们要按时呈献岁朝佳作,以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两类清供图,分别可视为岁朝题材中的人物画与花鸟画。
明 李士达 岁朝村庆图 故宫博物院
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再现了吴中地区热闹的新春景象。“村庆”之说,极为少见,让后人领略了“元日即景”。山郭水乡,松屋柳溪,屋宇房舍,坡石堤岸,村中人家,访友宴饮,燃放爆竹,室内赏画,辞旧迎新,欢度佳节。画面充满岁朝繁忙、喜庆的升平景象。山水、松柏笔墨苍劲滋润。所绘人物用笔圆熟,神态生动,姿态各异。画上落款“戊午腊月写于石湖”,时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乾隆丙申御题诗作补阙,时间相隔158年:“东郭远西墅,山家接水村。春阴庆老幼,丰岁足鸡豚。三代遗风在,一时深意存。治民无别术,饥饱俾寒温。”当读到“治民无别术,饥饱俾寒温”两句时,会让人一下子从温馨的过年氛围中清醒过来。
清 丁观鹏 太平春市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丁观鹏《太平春市图》描绘了新春时节,农村热闹欢庆春节情景,字眼就是“市”字。除了各式摊贩,也有挑担沿街叫卖的各色货郎,以及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戏的表演艺人。摊贩们销售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跑旱船,瞎眼看相人,戏棚上演掌中班,游人市贩,竹篱人家,生动传神。文士在松树下席坐品茶闲聊,朱漆托盘内置有紫砂大壶与青花碗,盛装泉水则用绿地花卉大壶、茶铫。亲朋相见,互相鞠躬作揖。是作巧妙融合了中西画法,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和笔墨韵味,又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和光影效果,使得画面变得立体和生动,无疑为丁观鹏传世作品中特别精良者。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刻画,无论是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景物的形态、质感,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画面采用长卷形式,随着画卷的慢慢展开,集市由外入内的景致依次呈现,富有动态感,有影视效果。
丁观鹏自雍正四年(1726)进入清宫服务,其间曾向郎世宁学习,人物敷色精丽,而又能兼顾传统线描技法,从而为清初院画开创了新风格。
清 郎世宁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轴 故宫博物院
清 郎世宁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是一件由中西画家共同创作的一幅画。由郎世宁绘乾隆像,沈源、周鲲、丁观鹏等人画小童、房舍、树木。画作主旨是渲染皇家岁朝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同时展现乾隆帝与诸皇子间其乐融融的亲情。新年伊始,元日岁朝,格外重视。每到这一天,乾隆都要与家人们团聚,同时他还要认真地抄录《心经》一册,以示庆贺,并祈求平安吉祥。图绘乾隆与皇族子弟在庭院内点燃鞭炮,庆贺岁朝的热闹场景,除了显现出尊贵的帝王身份之外,还流露出普通家长的一面。点睛之笔当属楹柱上的春联:“五色云中春正丽,万年枝上日初长”,很可能出自乾隆手笔。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