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文选(1925年-2009年),出生于湖北孝感,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他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三位大师,并深受他们的艺术影响。1949年,他从武昌艺专毕业,并继续深造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并逐渐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

1952年起,汤文选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是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被授予一级美术师的称号。

汤文选擅长中国画,他的作品以花鸟画为主,笔墨淋漓,气韵生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的画风独特,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并在多次展览中获得高度评价。

古人云:蕴而不露。真正高深的画面,并不直露于纸上,而在读者的心田。不要以小我为宗旨。通过画面,能有博大领悟,并不在于一点一滴的得失,所谓“数点梅花天地心”即是。
画画博大为上乘,个性为中乘,物象为下乘。
遵循艺术规律,画理、物理相融合,真情通理,摆脱自我,遵循抒发性灵,遵循宇宙生态,随心所欲不逾矩。符合自然生态,到此才真正达到无我境界,是艺术的极致,是道。

中国画的空白在整个画面上并不是真空,乃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的流动之处。这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万象的源泉,万物的根本。
画道,机趣也。苏轼云:“离常合道曰趣。”中国画貌离神合乃为趣。我所说的“画道,机趣也”之机趣,不是一般的兴趣、野趣、趣味,而是指天机、天趣。
学法是为了摆脱法度,不受法度束缚,最终到无法,无法才是至法。若一味讲法就画不好了,这也是一种禅。

汤文选的笔墨,一直在传统与现代,抽象与具象,东方与西方之间游离穿梭,转换自如,畅通无阻。无论是丈二巨作,还是尺牍小幅,他都挥洒自如,不受尺幅所限。笔墨酣畅淋漓,线条苍拙雄健,遒劲有力,件件堪称完美,幅幅皆是神品。

作画要不拘一格,又要自成一格,自成一家,处处有我,不受法度束缚,而法度又暗藏其中。
画中法度有迹可循,但画中的美、韵、气,却是玲羊挂角,无迹可循。
悟道是先天的秉赋,再加后天的努力。画画不透脱,就好比是不识暗藏与暗合的关系,这两者有质的不同。前者是先知先觉,后者是客观的反映,其见解和认识超出了表面的物象。
法度要灵活应用,不要为法度所束缚。受法度所束缚是没有完全地掌握法度。天下法度是一样的,但表现在画面上却不尽相同,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汤文选强调画画不要玩技巧技法,重要的是内涵——以适当的技巧来表达真情实感,不要哗众取宠。他认为哗众取宠的东西是过眼烟云,只有真正有内涵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种艺术理念贯穿了他整个艺术生涯,也成为他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汤文选先生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同时又积极吸收现代艺术的创新元素。他以深邃的艺术思考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新元素,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充满新意的艺术作品。

中国大写意花鸟画集诗、书、画,文、史、哲于一体,是中国画艺术中的高端学科,在汤文选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中,所有这些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挥。
品读汤文选先生的大写意花鸟作品,就像在品读一首首无声的诗文,或激情,或抒情,或浪漫,或质朴,一根根具有生命力的线条,一个个鲜活跳动的生命,一幅幅墨韵丰富的画面,呈现出他不同于前人的、超越传统的独特艺术魅力,令人叹服!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