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民间书法”之漫谈

9 已有 8819 次阅读   2012-02-12 13:06   标签class  书法  exactly  color  style 

    “民间书法”之漫谈

 

中国传统书画以“文人书画”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当时的统治者的好恶有莫大关系。无论是“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再有“三希堂”。都是封建文人独占。而“民间书法”则列为“不入流”之类。

比如,清代书法基本上是较封闭的板结状。崇尚帖学。清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上行下效。朝野内外一时皆效董,书坛为董书笼罩。乾隆崇拜赵孟頫,赵体书风覆盖书坛。依然是以帖学不主。嘉庆、道光以后,碑学兴起。由于金石出土的增多,文人学者转向实物的金石考古,如钟鼎款识、秦诏汉碑、北魏造像、唐代石刻,为清代书坛开拓了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而获得了突破的契机。因魏碑刚健遒劲,强化了笔墨线条的形式美。一改尊帖导致笔墨线条纤细的状态。

以二王为代表的美率派占据了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主流地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的关联,中国本土道家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发展阐扬。“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翁、刘、成、铁”十二大家,这一主流符合艺术本真和大众审美观念。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占据了书坛的主导地位。习书之道,秉于人之性情。追求险峻奇绝是个性的彰显,有创新意识,值得阐扬。人有学识、阅历、素养、爱好不同,不可能千人一面,千笔一体。然古法不可丢,根本固则枝叶荣。“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师法自然通神达化”。

虽然“民间书法”不入流,“正史”记载有限。以至于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总能找到它的珠丝玛迹。而且世代递传,没有停歇。

一、   “道家”书法

 

首先说明的是,如果把“道学”、“道教”、“道家”不能有所区别地去分析的话,那就会全部混为一谈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家开始碰撞融合,并逐步影响到社会文化的不同层面。书法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一改古质书风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与道家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士人崇道、谈玄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老庄思想成为上层知识分子行为的理论基石,而书法则成为他们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道家思想促成了书法理论的嬗变,并影响到书法艺术风格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情感理论和体道理论都有了更加细致、明确的发展。书法艺术家们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分析书法在形式构成上的美学特质,其中道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明显。

    1
、以“道”的理念来统领书法艺术的本质。如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之《笔阵图》,反思了当时书法现状,指出其原由是“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赅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这是把“道”置于“情”之上。再如王羲之的《记白云先生书诀》中,记述了“天台山紫真子”所授的书法理论:“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大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硬,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落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根据历史记载,王羲之处会稽之时和道教人士过从甚密,修道有为的道士用《道德经》的思想来观照书法美学理论也是很自然的。其中关于阴阳的论述,贵盈、贵虚、惟逸、惟静,以及笔力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均凸显出道家的核心思想。同时,用一个“妙”字来概括书法的至高境界,也契合了《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路。而所谓“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即是用“道”的思想来统领书法艺术的本质研究以及书法艺术的实践创作。

“书诀”对王的影响,王羲之既系右将军,自然精于文韬武略,置身战阵之中,对于书法,定有所悟。并由白云先生授以书诀,如同画龙点睛,更增声色。所以王书名于今古。详看十七帖,字里所含内劲,全是遒硬。何谓遒硬?即是阴阳合和混圆之劲。柔里藏刚,形成铁划银钩。柔而不僵,刚而不露。颇与武功中之“韧劲”相似无二。后人每况愈下,不是失之过刚而努拔,就是失之过柔而媚俗。如同武术,僵力一生,百病出焉。满身粗野,危害了文武之道,一染此病则终身不可救药。戒之慎之。

 

2、“道”的具体显现是通过事物的构成和运动之“象”,这一理论反映在书法美学领域,就是“意象”思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中,“意象”思维随处可见,并成为后来书法理论的主导性思维方式。首先是卫夫人关于点画的美学意象,奠定了“永字八法”的理论基础,如《笔阵图》中的拟象内容就是通达书法点画之美的重要途径,其后关于点画的美学理论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力为骨体”的概念,就是用“骨”的意象来表征线条的力度美感。卫夫人提出了线条力度美感中的“骨”、“肉”、“筋”意象,经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的阐释,到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的完善,“力为骨体”的思想最终在书法线条质感中得到确定。直至苏轼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线条质感的复合意象则更趋完整。魏晋南北朝时期实际上开书法美学意象之先河。

    3
、注重书法线条力度美感中的柔性之美。力度感不仅仅专属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也必须建立在力度美感之上。道家崇尚“静”、“慈”、“柔”、“虚”、“无为”等,表现在书法美学中,就是倾向于通过书法艺术表现线条的阴柔之美。后汉蔡邕《九势》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所谓“肌肤之丽”就是阴柔之美。卫夫人《笔阵图》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若乎银钩。”“银钩”所意象的也是饱含力度的柔性一面。美是阴阳互动平衡的结果,所以在魏晋书论中阳刚之美虽然占据着审美的主导地位,如“陆断犀象、万岁枯藤、百钧弩发、崩浪雷奔、状如龙蛇、壮士佩剑、深林之乔木、曲折如钢钩”即是阳刚的一面,但也不乏“妇女纤丽”之形容。在书法艺术实践方面,王羲之更是一改古质而今妍,而王献之尤为重之,所以《晋书》中说王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

   
此外,很多道家人物本身就是书法家,如齐梁之际的陶弘景,在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为中之下品,并评云:“翰彩拔于山谷。”唐李嗣真《书后品》将之列为中中品,并评云:“隐居脱颖,得书之精髓,如丽景霜空,鹰隼初击。”而在魏晋南北时期的书法品评中,道家思想也常常蕴含其间,这说明当时道家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浸润程度。如后汉蔡邕认为,书肇乎自然,即书法艺术在美的形式上有一种“自然”之妙:人为性在艺术作品中应无迹可寻,有为而无为,做到人的自由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巧妙结合。而在自由和自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点,一直就是道家思想的主旨。庾肩吾的《书品》中说得好:“学者鲜能具体,窥者罕得其门。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非世人之所学,惟张有道、钟元常、王右军其人也。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成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至此,工夫和天然、有为和无为成为学者论书的一个重要尺度,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道家”书法的品鉴

前面说过,“道家”书法的特点。从内涵上说:“字里所含内劲,全是遒硬。何谓遒硬?即是阴阳合和混圆之劲。柔里藏刚,形成铁划银钩。柔而不僵,刚而不露。”从字的外形上说:“笔划呈立体感强,字形气势有一股向外膨胀的感觉。”是不是这样。如果身上没有“混圆之劲”,在书法中也很难呈现“混圆之劲”。

1)先看陈抟老祖的榜书


2)再看我恩师关亨九先生书法  
 

3)我学写的字,只得古人十分之一。

三、“道教”书法

 

“道教”的书画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首先是以“修真图”,“飞升图”等“道教”图文典籍为主的书画尚能保持书画本真的方法。坚守了传统书画的仪轨。在下图为证。



(二)“道教”书法的另一类则与上述的内容完全是两码事。首先是它的起源是中医十三科的最末一科“祝由科”即“符咒”。这些都是半写半画而成的。因时下贯以“文化”“艺术”便独立成体成派了。究其能否“成体成派”另当别论。我不做评述。              


上图:河南毫州老子养生碑释文:

玉炉烧炼延年乐,正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 

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四、   行业书法

 

行业书法是指在特定的行为内约定成俗的书写文字的方法。一出此行业就很难认了。

说到此处不得不说起一件往事。1975年冬天我大儿子两岁多患感冒咳得励害,在西医那看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后来街房说大街朱大夫看小孩病特别好,你们带去试试。无奈就去找朱代夫看。当时朱大夫已八十多岁了,名符其实的老中医了。他看病的方法与众不同。先是用手摸小孩头部,口中念什么也听不清。这大概是治小儿的医家符语吧,正所谓“真言不出口”吗。然后开药方子,开的是“儿童清肺”成药,加四味药引,用法是煎好药引后,将成药调入内,每两小时吃一次。

去中药店抓药才知道,只有“天和永中药店老先生们认他的药方。因这件事我记得清楚,吃了两天药孩子病就好了。后来孩子一有病就去看朱大夫,因喜书法,他的药方我特别留意,记住了一些,今录出以供同道增广见闻.这样的书写方法可能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

据我师兄(老中医)讲,这样的药方过去中药店的老先生都能识得.

只是现在不流行了,年青店员不识此.


五、民间对联书法

 

民间对联书法与文人对联、书法家对联、名人对联以及盈联协会的对联有所区别。它是世代传承,从字的造形上说字形呈横粗竖细。或横竖粗细都一样。现在贴出的金字对联均出于此。

这又让我想起往事,1978年因急事去老伴老家山东青岛崂山郊区,住了一个多星期。因喜书法便访问到老伴的三姥爷。他那时已八十多岁。他是本地专门为乡里写对联的高手。他的字与现在外面贴出的印刷的金字对联相似。他谈到他的书写对联是乡间世代相传的书写方法,我问他是什么体,他说“对联体”。并不知有“欧、柳、颜、赵”等书体。他还叹气地说现在年青人不愿学,以后要失传了。

说到这得告一段了。因我近几日想到的议题。想到哪说到哪并不成文,只能说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 刘克俊 2012-02-12 13:28
    拜读学习
  • 韩健 2012-02-13 16:48
    拜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道法自然,人道合一,文武相通。阴阳五行,国学之本,能有官书,必有民书,值得探索,珍宝待掘。文中“如果把“道学”、“道教”、“道家”不能有所区别地去分析的话”,我理解“道学”应涵盖“道家”、“道教”与“丹道”,应将此三者区别分析。
  • yuanwei 2012-02-13 18:21
    拜读,欣赏!民间着重实用性。解放前,我看到父亲记账,有点像罗马字。
  • 大作欣赏。唯对“尊帖导致笔墨线条纤弱”一说持不同意见。王羲之、颜真卿,他们都是帖学大家。哪一个线条纤弱了?王羲之被捧为书圣,书法尽善尽美,成为万世师表!大家学他的什么?!令人费解!!
  • 周学良 2012-02-13 20:51
    杨守俊(寸文): 大作欣赏。唯对“尊帖导致笔墨线条纤弱”一说持不同意见。王羲之、颜真卿,他们都是帖学大家。哪一个线条纤弱了?王羲之被捧为书圣,书法尽善尽美,成为万世师表
    杨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一观点论术文字源于“中国艺术通史”一书。他是把碑学与帖学比较而言,并无贬王之意。请君各情思之。
  • 京西四宝堂: 杨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一观点论术文字源于“中国艺术通史”一书。他是把碑学与帖学比较而言,并无贬王之意。请君各情思之。
    不管从哪里引的,有问题就的批判!线条“纤弱”不是贬难道是褒?!你的作品又没有说出从哪里引得,更不像是全文。而且,连你的作品也夹杂在中间,恐怕其中也有你的一些想法吧!
  • 赵振元 2012-02-18 08:31
    欣赏
  • 花树林 2012-02-19 11:22
    书法历来有雅俗之分,民间与碑帖经典不是对立的,体现了两种审美情趣,书法书法家是相互渗透影响的,具体到哪一种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优劣,就要看作品说了,。阳刚是一种美,阴柔也是一种美,书法传承中影响因素很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归类,一归类问题就多。
  • 赵丽君 2012-02-29 14:12
    学习欣赏佳作!
  • 墨缘斋主 2012-02-29 21:12
    拜读,学习
  • 郝荣茂 2012-08-30 09:44
    拜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