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格物而后知至”
说起来有些奇怪,有时心里想了一个议题,在脑子里转了好几天,就想动笔写下来。一是做个记录,二是不变成文字反而欲罢不能。因此就乘热打铁,一鼓作气记录下来。也就心安了。
儒家教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简称“修齐治平”。好多的领导人把这句挂在嘴边。以示自己于国家之责任。然而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于国家之责任好说,但你可有“于国家之责任”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格物致知”。
就是这样一名话,人人得以耳熟能详。诛不知还有八字前题呢?这八字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和致知出自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格物,致知,。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这在«大学»里是相当详细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而一国之本在家,万家集合,成之一国。万家和则国和,万家乐则国乐,万家兴则国兴,万家强则国强。所以,君子家有不能齐,不可以言治国。
正人先须正己。而要达到家和敦睦,孝悌有节,贵在能够以身作则,以身为范,言行相顾,谦躬纳物。
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宗。心有不正,身亦随之。所谓诚于中,则形之于外。
而心之出为思想意识,意识之为物,飘渺恍惚,无有定所,随机而发,(《西游记》里喻心为猿,喻意为马。)如天马行空,意不由缰。故意以诚实为贵。
而要达到意诚无虚,则必定要恢复自我理性之本,也就是充养廓大自我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谓的扩充四端,善养正气。以求致知。
而欲充四端,养正气,不可不去私,不可不寡欲,不可不去习气旧染。不为外物所染,不为声色所夺。(《西游记》里为去六贼。)正如《道德经》里所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此方为格物者。
其实“格物”之法不用在文辞上过多粉饰,举个例子便 可了然于心。一棵小树栽在地上,它要吸入阳光水份养份是一天天长起来的,拔苗助长行吗?不行!水大了行吗?不行!学习“书画”是同理的。不够“家”,自称为“家”。或他人奉承为“家”,都是拔苗助长。再者弄几顶高帽,满足一下个人的虚荣心。那是水大了。尚不自知,还以为自己就是“书画家”了。赵松雪在兰亭十三跋中曾说:“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
书画到了高级阶段要比,学养、知识面、诗词、文章、鉴赏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不是光弄几笔就了事。我老师有“书画专论”。我曾分标题发于网上,只是认“真”者不多,认“假”者无数,我只得将此类文章全部删除了。
在“格物”方面,不知道《道德经》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等文字能指导“书画构图”,只知道那是“道家”学说。再说明了一点,你做一个意想格子,套在一个事物上,得出一个道理,再套在另一个事物上,结果“理出于一”。这就叫“格物致知”,当然物有合格与不合格。返其道者“格格不入”。
“格物而后知至”你会用格物之法了,你的心就宽了。就能想开了。想通了。明白根本了。知识面就宽了。
一位好朋友与我聊“当下”的一些事,我用《黄帝内经》的句子回答他:“阴平阳密”。“阴气平和,阳气密集,群阴尽服而听命。”他不说了。他似乎理解了。
我
费话太多而无益,收笔吧。 2012、5、28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最近我在净空法师写的《老人言》中看到他对“格物”的定义,他指出:“格物就是革除物欲,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这就给人们指明了修身的要害,就是只有革除自私自利这四大祸害,才能做到知至、意诚、心正,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他从释家思想解释“致知”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