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 “舍、得”的真义
“舍得”一词,流传久远。“舍得”也是历来被推崇的为人处世哲学。讲述舍得哲学的书籍也有不少。近年来一些书法界人士纷纷大书特书。写“舍得”二字,但究其能否理解得够透彻。因其学识之有别,阅历之厚薄,理解之深浅。总有一些区别和差异。并逐步演化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方法。
因为他在舍的同时,还盼着得。自然心里就有了“纠结”。
“舍得”一词,可以化而分之为,“有舍有得”,“半舍半得”,“光舍不得”,舍九得一。当然还可以派生出的更多。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德,凡是大善之人都能舍,凡是大智之人都敢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是一种成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让我们学会珍惜,懂得舍弃吧:舍弃虚伪去获得一份“真”;舍弃无聊去获得一份充实;舍弃浮躁去获得一份宁静,
而我以为,有一种更高的境界比“舍得”更好。更有深度广度。其深邃的程度,远比现实当中的字义,和泛泛的理解更有说服力。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底“道”。“无为”。
我经常与朋友讲,对任何事的结果我都不会抱着“希望”。你抱着希望,按“心经”说,就已经有了“持碍”。对身心都不利。按现在的新词你已经在心里产生了“纠结”。如何养心,如何获得心灵的一份“宁静”。古人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失望”。心内无“持碍”。心里是空空的。是宁静的,是“无”。是“干净”的。只有“无”。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道”。
我记得每年光寄出的“字”,总有几百张吧。我不求回报。心安而理得。一位老板对我说:“你的字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了,不要轻意白送人了。”我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因我心中只有“无”,没有求“有”。
终于有一天多年交往的网友给我寄来“渡海观音”一尊,价格不会太低。高有
纵观身处的这个社会,对照而言,世上凡夫俗子,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奴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
对于某些东西有时你以为得到了,过些时候,你可能失去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过些时候,却有可能获得更多。一位朋友见我写“崇道窒欲,返璞归真。” 特别喜欢,我白送给她。她高兴得不得了。人家高兴了,我心里也高兴。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我在写此文时,也借用了一些段句,往大家都能接受上说。我的真意就几句。实无奈也。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