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之美及相关修养
——在华艺国风书画院的讲座
各位同道: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内容略)。
我常说自己是个专业教师,业余画家。我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教学管理,是个专业教师,我们教的学生全部是专业画家,他们多数是在全国各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有的还是在全国各大美展、比赛中的金奖获得者,但画画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业余时间才可以做的事情。八小时以外,节假日,才是我们进行专业绘画创作的时候。所以我有时候自称是个手艺人,一个耍绘画手艺的人。画画在我来说,是个手艺,是个谋生的手段,是个安身立命的技能,是我生活甚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艺术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艺术从最低层次上来讲,就是个技术活儿,是个熟练工种,和木匠、瓦匠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们都听过师胜杰曾经说过一个经典的相声,说:齐白石和扫大街的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就讲的是这个道理。当代艺术有个理念,就是人人都是艺术家,什么都可以做艺术品。前几年798当代艺术展,就曾经请过一个天下闻名的“艺术家”,那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一夜爆红网络的范跑跑,他们请范跑跑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向世人宣示,人人都可以做艺术家,你看,范跑跑先生这样原本和艺术不搭边的货色都可以是艺术家了,你还说什么啊?但据说开幕当天,好多真正的艺术家集体堵在现场门口,拒绝范跑跑先生进入会场。为什么?尽管人人都可以做艺术家,但专业的技术基础还是必要的,不能因为你在地震的时候自私到连学生和老娘都可以不管就可以做艺术家,你说你有技术基础,地震的时候跑得比兔子快,那好,你不要做什么艺术家了,你去和刘翔一样赛跑去,去奥运会上拿冠军去,要说做艺术家,你还真的不够格儿。
再者,艺术从高层次来讲又不是简单的技术,它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接近哲学,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产品。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不是谁都可以做艺术家的,它需要你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学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这点上,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截然不同,就拿绘画来说,西方绘画就是简单的视觉艺术,讲究视觉效果,无论年龄大小、修养高低,你只要能创作出来与众不同并且视觉效果独特的艺术作品你就赢了,所以很多西方画家成名都早。达芬奇的成名作是《基督的洗礼》,画这幅画的时候达芬奇才20岁,这幅作品本来是老师韦罗基奥的画作,老师构思好之后,只让达芬奇帮他画一位左膝跪在地上的天使的,但很快就被这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才情所打动,最后让达芬奇独立完成了整个画面。米开朗基罗开始创作他的成名作《哀悼基督》的时候,还不到23岁,当作品完成的时候,他还不满25岁。拉斐尔21岁的时候完成了成名作《圣母的婚礼》,他的养父兼启蒙教师对他说:“拉斐尔,这个小地方已经容不下你了,去大师云集的佛罗伦萨吧”。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画领域是很少见的,齐白石60岁开始衰年变法,直至70多岁才变法成功,创出红花墨叶派,成为中国画坛20世纪的一代大师。黄宾虹86岁才被聘为杭州国立艺专的国画教授,一直到92岁为止。在此之前,黄宾虹的画名根本不为大多数人知道,在很多熟悉他的人眼里,他只是个教美术史论的,他的画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名气。而现在大家都知道,当代画山水的开口闭口必称黄宾虹,要是不提黄宾虹,似乎就不算真正画山水的。要知道,当年黄宾虹在原先的杭州国立艺专,后来的浙江美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他的画还没有被世人真正认识。老浙美有个传统,每年大年初一,年轻老师要给老先生们拜年。老先生们每人画一摞一平尺的小画放在门口,年轻老师拜完年后可以自由挑选一幅带走。据说每年别的老先生的画都被挑走了,剩下的画都是黄宾虹的。浙美的专业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呢?黄宾虹逝世后,家属曾经想把其5000多幅遗作捐献给浙江美院,据说被婉言拒绝了,后来还是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这批作品。现在你要想看黄宾虹的作品,只能到浙江省博物馆去看了。不过这都是传闻,内情不得而知,但浙江省博物馆确实曾经办过一个黄宾虹遗作展,展出的画作多达几百幅,让我们感觉似乎这个传闻不是空穴来风。不管怎么说,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在其年轻时候甚至老年时候,都没有完全被时人充分了解,无怪乎黄宾虹生前无奈地说:我的艺术再过30、50年才会被世人理解。现在看来,老先生说的这句话真的应验了。不仅近现代大师是这样,中国绘画史上绝大多数的画家成名都没有太早的,唯有一个少年天才王希孟,18岁就画出名垂千古的《千里江山图》,算是绝无仅有的个例。究其原因,绝对是中国绘画对于学养和人生体验的要求造成的,没有广博深厚的修养,没有丰富深刻的人生体悟,不但成不了大名,甚至都不可能画出一张好画来。
那么在中国画的领域里,什么样的画才算是好画呢?一般来说,某某人画的好,我们往往是听说,很少有人是自己来判断的。我曾经问过一个搞理工科的朋友,当今中国谁的画最好,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告诉我:范曾。我说你说说范曾的画好在哪里,他说:具体好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范曾有名儿,电视上说的。中央电视台都演了,还能不好吗?我想,大家对绘画界的认识也几乎都是这样的,没有几个是真正懂画的,大家基本都是人云亦云,别人说好,大家都跟着说好,本来不好的也慢慢变成好的了。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套用过来就是:“画的本不是什么好画,吹捧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好画。”这种审美从众性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多元社会里,审美价值标准的缺失和歧义的产生,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了标准,美丑的界限模糊甚至倒置了。这直接造成了当今艺术市场的混乱,不管画的孬好,只要肯于出钱炒作,评论家、新闻媒体蜂拥而上,愣生生把一些平庸的作品包装成艺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精品力作,把一些三流画家罩上了大师的耀眼光环,把一些丑恶的东西包装成了美的。诚如所言,美的误区就是丑的所在,当我们的审美走入误区的时候,丑恶必将大行其道。
画画我们一般称为美术,画画在古代有很多名字,例如:丹青、水墨、翰墨,美术的说法是19世纪末才出现的,最初是日本人在参加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前夕,用“美术”这两个汉字来翻译西方的“art”这个词,中国是直接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当时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等范畴,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国的文艺界和教育界才逐渐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剥离开来,专指视觉类的艺术,这个叫法在今天已经是大家都广泛认同的了。画画既然叫做美术,就应该是美的艺术,创造美、表现美、展示美、传播美,激发人美的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什么是美呢?美就是天地造化,美就是自然存在,美术首先要表现的就是自然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真正的大美是天地间自然而然存在的,四时的节气、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有明法、有成理,是不需要我们来自作聪明地做什么的。圣人可以通过对天地大美的研究探索,进而掌握万事万物的成理,所以“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至人和大圣都是指具有极高智慧的大圣人,他们都是无为的,他们为什么无为?是天地间本来自然而然就具有的,已经足够了,不用我们再去画蛇添足做什么了,观于天地之谓也。这里包含着老庄思想里面清静无为的深刻理念,也展现了庄子这样的大哲先贤对自然大美的顶礼膜拜和礼赞。和他同时代的柏拉图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美学论述:天地万有是永恒理念的临摹品,而艺术则是临摹品的临摹品。这与西方盛行的艺术起源模仿说如出一辙,艺术之美只是对自然大美的模仿而已。任何狂妄的说法都是浅薄和可笑的,还没有任何一样人类的创造能和天地造物相提并论,在科学暴力猖獗肆虐的今天,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当今的纳米技术、DNA工程、生化武器、气象武器、核武器、航天工程,这些足以毁灭地球消灭人类的尖端科技让人类空前膨胀起来,似乎人类的智慧已经无所不能,可以和天地造物等量齐观了,更有人狂妄地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岂不知所有集人类智慧结晶的创造和发明,在自然面前都是简陋粗劣的模仿品罢了。A380那么好的飞机我们都造出来了,我们很自豪,可是我们至今却造不出一架能像鸟儿那样自由飞行的飞机,我们的机翼能像蜻蜓那样振动悬停吗?我们的机翼能像苍蝇那样轻薄灵敏吗?蝴蝶翅膀每秒振动近10次,蜻蜓翅膀每秒振动10到13次,蚊子的翅膀每秒能振动500到600次,我们的飞机能做到吗?我们不能,我们能做的在宇宙面前是那么愚笨可笑,我们能模仿一点点宇宙间的大美就很不错了。2000多年前,东西方两位大哲早就用不一样的言语,表达了要义如此相同的一个认识:那就是自然大美的本来存在,一切人为的都无法与之相比。不过庄子似乎更胜柏拉图一筹,柏拉图说自然是永恒理念的模仿,艺术是模仿了摹品而已,庄子则更彻底,告诉你大美自然存在,你连模仿都是多余的了,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干脆什么都不用做了。你看这多彻底啊!当然,如果我们照这个说法继续深入下去,很可能就陷入彻底的虚无主义了,既然无为,还画画做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表现自然大美的同时,还要表现中国画特有的笔墨之美。
笔墨,是中国书画的基本造型元素,是中国传统书画特有的审美概念。中国书画的笔是指毛笔在宣纸上不同的运行轨迹,就是我们看到的线条,而中国画的墨指的是墨这种中国特有的介质,在水和笔的作用下,呈现出来的颜色状态,中国绘画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之说。笔墨的高下是评判中国画优劣的首要条件。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寥寥可数的几根线条,几点浓浓淡淡的墨迹,就构成一幅意境悠远的图画。中国画的线是超越了写实的,是写意的,是有独立生命的,抑扬顿挫、起伏波折,倾注了作画者的意匠和情感,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好的线条耐人寻味,让人越看越爱,有琢磨头儿。中国画墨的黑色,包容了大千世界绚丽的色彩,在黑白灰中展现天章云锦般的图画,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千百年来,对笔墨的追求几乎成了中国画家的共识,无数画家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笔精墨妙的艺术佳作。一些国外的画家就很不明白,一根柔软的毛笔、一点黑色的墨,中国人为什么玩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魔力啊?
其实外国人是不可能明白这其中的缘由的,不但他们,就连我们的国人,也不见得都明白这个道理。这要从中国绘画的发展背景说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治政的国家,文化人参与政治、文化的程度要比西方国家高。在中国,凡是经过文人参与的事情就不一般了。最早的时候,文人不参与绘画,只参与书法,书法发展的就比较快。本来绘画要早于书法的,但风气是贵书贱画,姚最在《续画品录》里曾经说:“若永寻‘河书’,则图在书前”他就为绘画的地位低下而鸣不平。绘画地位低下,以绘画为职业的人也就低贱了。古代社会人分三教九流,三教我们不用细说,九流呢,分上中下三等,“上九流”分别是:一流佛祖 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烧锅 六流当 七商 八客 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风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 二流娼 三流大神 四流帮 五剃头 六吹手 七戏子 八叫花子 九卖糖 。当然,关于九流的说法还有好多种版本,但以卖画为生的丹青行都排在中九流里的4、5、6名上,属于中九流里中等偏下的,地位可想而知了。所以,古代很多著名的画家及其家人都否认或者掩饰自己的画家身份。唐代的大画家阎立本一门皆善画,其父阎毗、其兄阎立德都是才华横溢的大画家,阎立本曾经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职贡图》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就是他的作品,只不过那是宋代的摹本而已。阎立本曾经做过主管宫室营造的工部尚书,最后做到右相,成了当朝宰相。一次在宫廷宴乐的时候,皇上命阎立本作画,别的官员都陪皇帝饮酒作乐,只有阎立本跪在地上挥汗如雨地画画,他心中大感羞辱,更可气的是同僚中竟有人称其为画师,阎立本恼羞成怒地说:我是当朝宰相,不是什么画师!回家就劝诫儿孙,记住今天的耻辱,从此以后老阎家的子孙永远不许习画。李成是五代、北宋著名画家,和范宽、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有个姓孙的显贵,喜欢李成的画,就写信邀请来为他作画,李成见信大怒,说 “自古四民不相杂处,我本一个儒生,虽游心艺事,但只是为了自己适意而已。为什么要让我待在宾馆里,研吮丹粉与画史同列呢?”后来李成的孙子李宥做了天章阁待制的高官,重金收购李成的绘画,不让世人知道。所以,李成的绘画在北宋就不多见了,徽宗时期的米芾就提出了“无李论”,可见李成画迹的稀少和李宥隐瞒祖上画家身份策略的见效。稍后的大画家郭熙,曾经担任图画院艺学和翰林待诏直长,是著名的宫廷画家,名重天下。他的儿子作了大官以后,深以父辈是画家为耻,于是重金收买父画,“欲晦其迹也”——想掩盖父亲是职业画家的不光彩事实。还有的文人,宁可饿死都不去做画家,认为做画家是对自己莫大的侮辱,比如曹雪芹,张宜泉有首《题芹溪居士》一诗中说他:“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 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本来,工诗善画的曹雪芹是有机会往高枝上爬的,但他死活不愿意做这个宫廷画家,从本心里来讲他认为这是对他的羞辱,所以他拒绝了。这样傲世的性格决定了曹雪芹必定越来越贫困,最后混到一碗粥从中间分开,做两顿吃的地步了。
那么古人为什么以绘画为贱事呢?这与中国儒家的思想有关系。孔子在《论语。述而篇》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地位最高,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是人生的目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要志于道。德和仁,是道的一部分。古人说道理道理,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理事食物的具体规律,因道而生理,依理而行道,德和仁就是理,可以据,可以依。艺就不一样了,只能游,这个游就是游戏的意思,玩的意思。既然是游于艺,那就轻松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之余,放松一下精神,玩玩而已,不能作为终身职业。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玩意儿”,就是从这个意思来的。我们说这个人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玩意儿本来就无足轻重了,还不是好的,你说这个玩意儿是什么样的玩意儿?儒家对艺术的定位,还有一个补充内容,那就是:“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是孔子的高徒子夏说的,他把各种农工商医卜匠等杂流之类的技能,包括艺术在内都统称小道,艺术虽然不是大道,但也算是小道,必然有可观的地方,为这些东西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会妨碍远大的事业,君子是不去做这些事情的。儒家的这些思想,就把中国书画的性质和方向给定下来了,我们性质看到很多古代绘画,都是无名的工匠画的,绘画真正地有大发展,是和书法实现合流之后,就是所谓的“以书入画,书画同源”,赵孟頫在题画诗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把绘画和书法的关系做了高度阐释。而使这两者合流的,就是文人的参与,由于文人的参与,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画种:文人画。
文人参与绘画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说不清楚了,是一本糊涂账,但后世的人都把唐代的王维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最早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大画家、大政治家苏东坡提出了“士夫画”的概念,明代的董其昌参照禅宗的南北宗之说,把绘画分成南北两宗,南宗即“文人之画”,以唐代的王维为其创始者。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近代著名画家、全才艺术家陈师曾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就说明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不重视物象的形体,更重视笔墨趣味,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倪云林就曾经说过:“不过草草数笔,聊解胸中之气耳”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中国绘画也好书法也好,都追求散淡自然,轻松随意,那些工整认真的作品反倒不受欢迎了。究其原因,与文人本身有关系,作为文人,平时埋头诗书,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做造型训练,所以讲求严格的形似,是文人的弱项。但文人都擅写,天天摆弄毛笔,一笔好字还是有的,于是就扬长避短,在绘画中弱化造型,强化笔墨,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来遮掩造型能力差的弱点,用“笔墨至上”的理念来宣扬、放大自己在笔墨能力的优点,久而久之,中国传统绘画就文人画一家独大,笔墨,也慢慢变成中国书画最重要的审美内容了。当年,吴冠中先生发表文章说笔墨等于零,这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你想想,中国人近千年来一直奉若瑰宝的东西,被老先生一句话给否了,还不得群起而攻之啊?那场风波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吴老先生和那场争论中的一些人也已经作古,孰是孰非也已经不再重要了,但由此引起的思考和争论,却再一次证明了笔墨美对中国传统书画的重要性。
书画艺术所表现的自然美、笔墨美,毕竟还属于技术层次的东西,中国画最本质的也是最核心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则是对意境美的表现和追求。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尤其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要从学术上讲是很复杂的事情,今天我们不展开讲,我们只简单的讲一种意境,那就是诗意美。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与画都是抒发胸中块磊,表述情感、志趣、理想的方式,虽然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却有其相通之处。诗与画之间在于二者意境之相通,这种意境体现于诗中可被称为画境,体现于画中可被称之为—一诗意,这种诗意体现的是创作者的志向、意趣、风骨、学识、修养等等。作画有诗意自然会不一样,也因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格局,究其根本,可谓是一脉两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诗中要有如画般的意境,即形象画面;画中要有诗的韵味,诗的情致,而不仅仅是外在形体的简单描绘。 在中国画创作中“画中有诗”有两个层次含意:一是在画面的形式上诗文与画结合。画家用书法将题画,诗文书写在画面上恰当部位,成为画中构图的一个构成部分。这种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据说始于苏东坡,这种诗书画形式为后代文人画家所承传,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艺术特征。这种画中有诗,只限于画面形式上的结合。“画中有诗”另外一层含意是画境的诗意,是指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诗的意趣,这正是画家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画家在画画的时候,借描绘自然物形、物态,物之神情,传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那可谓“画中有诗”。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的画家画作都不拘于自然物之形似,而是借景物抒写情意,传达自己的美学思想,它是画,亦是诗。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辉映,画上题诗题款,也可以起到点题甚至是深化主题的作用,看画读诗,也可以品味出诗中更形象的韵味,别具一种雅致高量。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美就是自然美、笔墨美、意境美或者诗意美,能展现这些美的作品,就是合格的中国画作品了。
当然,简单的做一个书画家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在中国,没有什么比艺术家更容易做的了。由于没有严格的标准限制,中国人对艺术家还是宽容的,会唱几首歌,就可以称为歌唱家;随便能演个喜剧小品,就可以称为表演艺术家;随便会画点梅兰竹菊,梅花牡丹什么的,就可以称为画家;临几天帖,能写个八九不离十,就可以称作书法家。据说在北京就有30万艺术家,你说说这个数字可怕吧?而事实上国家机构承认的画家根本没有多少,中国美协的会员、各省美协会员、各地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的美术干部、各美术院校的专业教师,加起来总共也不超过15万人。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中国书画群众基础好,喜欢的人多,从事的人也很多。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中国画坛就是一个金字塔,广大书画爱好者就是塔基,然后一层一层往上摞,塔尖上也就那么几个人。在这个金字塔结构里,每上一层都很难,这里除了绘画水平的提高之外,还要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要到位。我们这里说的,是指绘画水平的提高,不谈别的因素。书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不谈具体的专业练习,只谈谈书画家的修养问题。刚才我们已经谈了,中国书画是文人的事情,要想成为一个大书画家,必须先成为一个大学者,只有先确定了你读书人的身份,你才有进一步的机会和可能。绘画本身也对画家提出了修养素质方面的要求,文人画有四全之说,即诗书画印。作为一个完美的画家首先要能作诗,是个诗人,然后还要擅长书法,是个书法家,然后才是画的好,是个画家,最后还要精通金石篆刻,不要求你像齐白石你们高水平,但也要懂。除了这些,对一个人禀赋、气质、性格、素质、学识、人生经验、文化修养,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怎么提高素质,怎么提高学识呢,怎么培养禀赋和气质呢?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问题。
读万卷书是古人反复提倡的,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万卷书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却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已,一个人要是真的读一万卷书的话,恐怕穷尽毕生精力也做不到。假设一个人能活100岁,共计36000天,8岁前不识字或识字少,不能读书,大约减掉一个3000天,95岁以后老眼昏花,身体不允许,再减掉个2000天,只剩下31000天,用31000天除以10000卷,平均3.1天要读一卷书。由此看来,人的一生读一万卷书是不可能的。古代的数字,大多是虚指,并非确切数字,读万卷,其实就是鼓励广泛阅读。“吾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是一个相当科学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读万卷书”就容易了。
首先要明确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换句话说就是读什么样的书对我们有用。我根据功能把书简单分成四类:一是文化类书籍、二是知识类、三是信息类、四是闲书。第一类文化类书籍,是文史哲类的经典著作,包括对传统经典进行研究的一些著作。这些经典著作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作为一个画家,文化类的书要多读,穷尽毕生的经历来读也不为过,这些书读多了,心中脱去尘浊略无俗韵,自然会格调高古下笔不凡。第二类是知识类书籍,包括所有各领域专业类的著作,主要以介绍个领域专业知识为主。对于这类的书籍,可以有选择的去读一些,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必须保持对周围食物的高度敏感性,丰富的知识就是最好的前提和保证。第三类是信息类的书籍,例如一些杂志等等,这类书籍大多有着海量信息,会有一些和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内容,也要有选择地读一些。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说的就是绘画应该具有当代性,画家的思想必须与时代合拍,没有大量的信息摄入,是很难和时代保持一直的。第四类我叫它闲书,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功能只是单纯的消费而已,比如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除了消磨时光而外,教化、传播的功能不明显,这样的书籍就像现在的方便面,属于垃圾食品,饿的时候可以吃了充饥,但不会有什么营养,要是吃多了,对身体就有害了。偶尔读几本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也未尝不可,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读这样的东西,就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了,若痴迷于此,不但对人无益,还会贻害无穷了。
接下来就应该说一说怎么样读书了。首先要调整心态,要发自内心对知识、对真理产生一种渴望。有这种渴望,才可能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才能产生对读书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了,所谓“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很多人觉得从电视、网络或报纸杂志上了解必要的信息就够了,不再读书。其实,读书既是一种自我内涵的积累,又可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愉悦。渴求知识,尊重文化,没有任何世俗利益,没有功利心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人的素养。
在浩若烟海的书林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知识类的书籍要尽可量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对于文化类的书籍要精读,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务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对于经典的和重要的书籍可以重复阅读,相同的题材内容,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起来读。必要的时候要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反复阅读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微言精义”。对于信息类书籍要学会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还可以采取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大体观点。或者干脆就采用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式的速读,迅速浏览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有利于掌握大量信息。
对于画家来说,读书是毕生的事情,要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一种习惯,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学习和积累,才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优秀画家。
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师造化,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深入生活是也。对于现代人来讲,交通工具如此发达,行万里路是很容易的事情,像古代仙人那样“朝游北海暮苍梧”也算不了什么难事。可是单纯走路不是目的,但如何像古人那样在行路的过程中体悟自然,积累素材,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由于古代交通落后,古人要出游是很辛苦的,或骑驴或步行或泛舟,其速度可想而知。但正是这样慢速的出游,才给画家提供了细心品味赏玩山水,认真体察感悟自然的机会。与古代画家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注重学养、修炼内功上,远不及古人全面,但在行万里路的客观条件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像古人那样去深入生活呢?我认为有两条值得注意。一是做个有心人,二是重视写生。所谓有心人就是注意观察生活,随时留意,处处有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来往各地,在这些匆匆的旅程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有所收获。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先生无论到任何地方都随身带一个自制的小兜子,里面放着速写用的本和笔。每到一地,哪怕只有半分钟,他都会掏出本来画几笔。往往是一趟下来,别的画家一笔没动,他却画了满满几大本。他的写生不局限于出门在外,有时候在家看电视,他也会看着电视画面随手勾画,他称之为“电视速写”。他之所以能成为山水、花鸟、人物三栖全能的大画家,这种处处留心的速写功不可没。
对写生的重视,是当代绝大多数画家的共识,这与可染先生当年的提倡和垂范是分不开的。李可染先生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的革新探索中,先后10次到祖国各地写生,实践着他“到生活中去、到祖国壮丽山河中去”的创作信条。所到之处,他必观察探索自然景物风雨阴晴朝夕变幻之奇,完成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稿。以此为标志,他的山水画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笔墨意境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所及,很多画家还把写生当作重要的提高手段,各大美术院校也都把写生课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
写生我主张注重实效,风尘仆仆跑那么远,走马观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人喜欢借助现代化的设备,每到一地,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一番就算是完成写生任务了,回去后靠照片或录像来进行创作。其实这样的写生效果微乎其微,几近于无,和看着别人的照片来创作没有什么区别。在写生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照相合摄像设备是允许的,但一定要动手画,哪怕是用铅笔勾画几个简单的速写也可以。写生过程中的临场感很重要,这种感觉离开现场靠照片和录像是很难还原的。要是时间允许,一定要坐下来进行现场水墨写生,面对真山真水,消化传统山水学习的笔墨,体悟造化,以笔墨来为河山传神写照,相信这样做,会比回画室靠照片加工收获要大得多。具体到怎样进行水墨写生,我们另题探讨,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画家的修养是多方面的,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相关学科的修养也很重要,比如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书法、篆刻等等,都会给绘画以直接或间接的滋养。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除了苦练笔墨功夫之外,在文化修养上多下下功夫,是前辈大师们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任何一个绘画大师,他首先要是一个修养深厚的学者,没有文化做支撑,任何自吹自擂的画家和大师都是站不住脚的。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加强文化修养,潜心锤炼笔墨,为展现美、创造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书画作品来。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