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记军旅骆驼王赵振元

7 已有 7164 次阅读   2012-04-19 23:00   标签骆驼 

扎根大漠四十载 成就“醉石”艺术人生

——记军旅艺术家赵振元先生

                        记者:前沿  史俊保

 

赵振元,号醉石,字仝州,漠风堂主人,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号称“军旅骆驼王”。初识其人,是缘于一次艺术交流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艺术家,果不其然后来的介绍中提及醉石为军人出身,原为兰州军区某部总工程师(副师职),现已离休在兰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四休养所休养,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军区老战士大学书画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理事、甘肃国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化艺术联谊会书法篆刻部部委、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等。

 

 

黄河边上的一块“醉石”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在她的羽翼下,万千中华儿女为她推波助澜。赵振元就是其中一个,他把对黄河母亲那种浓浓的情寄托于字里行间,被国内外的大多数书画家称为黄河边上的一块“醉石”。 “醉石”先生195110月生于陕西大荔县同堤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酷爱书画。10岁那年,一次去姐夫家玩,偶然发现一本哈定编写的《怎样画铅笔画》一书,使他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姐夫发现后,就将此书送给他,并指导他学习素描,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爱上了绘画。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绘画资料及图画本,他就借同学的连环画,在用过的作业本反面临摹。1967年,由于特殊年代而终止学业回乡务农,劳动之余他仍坚持学画。并经常利用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的时间,与同学杨金华一起交流切磋绘画技术。1968年,县文化馆为农村培训文化骨干,他被选拔学习幻灯制作,学习班结束后,每人发了一付聚光镜和镜头镜片,回去后根据所学知识用木板进行制作。那时农村还没有电,他就用煤油灯代替光源,将镜头前后推拉,终于将幻灯机制作成功。后来他又用油漆桶做灯箱,把锡纸贴在桶壁上做反光板,用汽油灯做光源,把幻灯机搬上舞台,成为宣传队的一名舞台美术工作者。这一成功在当地影响很大,方圆几十里的村子演出样板戏,都要请他去搞舞台美术。1969年,村里请来画家史长安画毛主席像,并派他陪同,他把这作为学习的好机会。当时买不到油画颜料,他们就用油漆代替。一个多月过去了,醉石在史长安的指导下,画了8幅毛主席巨幅画像,乡亲们看见他画的毛主席像都伸出拇指赞扬说:“这娃真的成为大画家了!”

挥毫泼墨大漠路 采风寻艺边关情

196912月,醉石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习,因工作需要,197012月投笔从戎,来到西北重镇武威,几乎没有什么师承的他,一绝烟酒茶,“醉心于书、醉心于画、醉心于石”,一路自己奔、自己寻、自己奋斗。军营不仅锤炼了他豪放、刚毅、朴实的性格,也为他后来走向艰辛、曲折、创新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当第一次见到骆驼以后,他走遍了丝绸之路,戈壁大漠。几十年的勤学苦练,使他在多种艺术门类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国画尤其以水墨设色的骆驼而著称。他笔下的沙漠之舟,师追吴作人而又有自己的风格。他将中国画线条的勾勒与墨色的晕染以及现代艺术夸张变化浑然结合,融为一体,浓淡有致,结体有度,构图新颖。给人以雄伟、神奇、充满生机的活力感和大胆、多层面的视觉冲击力,被人们誉为“军旅骆驼王”

醉石常说:“学画画是件苦事,只有勤奋、真诚、自信,才能获得成功的乐趣。”几十年来,不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职务的不断提升,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艺术的痴迷钻研。八小时以外,有的人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而他却一头扎在艺术的沙漠里,象骆驼一样,举蹄不停,奋斗不止。正因为火热的军营生活,才坚定了他自学成材的信心。七十年代,由于部队驻地偏僻,在绘画技法极缺的情况下,他利用节假日,到驻地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一遍一遍地抄写,临摹,虚心钻研古今名家有关名著和技法,凭着自己在人物、花鸟画方面的天赋和灵感,并包揽了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云岗石窟艺术,刻意追摹古今大师们的优秀画风,融会百家之长,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醉石是以位多才多艺的书画家。他博学多才,一专多能。他对前人的经验来者不拒,人皆我师。他讲究画外工夫,不仅各种军事技术过硬,而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文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在国画、书法、篆刻、摄影、刊头设计、工艺美术、舞台美术、军事地形学、展览场馆的装潢设计、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成为西北军旅内外有影响的书画家。

他的国画以人物、花鸟、骆驼、老虎、牦牛、马为主。他热爱大西北的黄土地,画出的画揉着黄土情,和着西北风,容易被人们了解和接受。他的国画轻松自然、清新淡雅、明了易懂,又发人幽思遐想。醉石告诉我:“我喜欢绘画是因为拿起画笔时就其乐无穷。画笔让我漫游大西北,融入一种无我无人的境界,陶冶和净化了我的心灵。在苦短的人生道路上,我用书画结交朋友,字里行间都有情。”

为了深入生活,他曾跋涉千余里,由内蒙古经甘肃,到新疆,沿边防写生,在马宗山深处和天山北麓,住蒙古包,和牧民畅谈骆驼习性,了解骆驼生活规律。那段时间,他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追寻骆驼的踪迹。当百余峰骆驼蜂拥而来时,他激动不已,忘记了疲劳,像小孩一样随骆驼狂奔,手中的快门不停地按动,不知摔了多少跟斗,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跟踪、拍摄,仔细观察记录驼群的各种姿态。

四十多年来,他多次深入到河西走廊、西部高原的浩瀚沙漠中,餐风沙、宿野外、逐驼群,体验生活。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天山南北、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甘南草原及肃北高原、西部边陲和内蒙古草原。他就像骆驼一样,坚忍不拔,吃苦耐劳,负重远涉。记得1995年冬天,他来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的戈壁深处采风,深入到边防部队基层和官兵同吃住,用浓浓的画笔为每个守卫边关的官兵作画,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就画了百余幅骆驼,用骆驼精神激励官兵的斗志,赞颂官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固边保国的精神,感动得边防官兵热泪盈眶,主动办起了“醉石边关行书画观摩展”,与他合影留念,并自发“设宴”为他送行。看他的《无私奉献苦作舟》、《骆驼颂》、《任重道远》、《大漠雄风》、《雄关漫道》等作品,把辽阔的大漠、雄伟的长城、夕阳的烽燧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遐想,达到了物我两融的境界。(插画)

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在国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美术、舞台美术、装潢设计、建筑模型设计制作等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以骆驼、牦牛、马、老虎而闻名画坛,成为军旅内外有影响的著名书画家。他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座右铭,扎根西北,面向世界,先后被国内外有关书画组织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世界书画名人”和“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原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温宗仁赞他“军旅骆驼王,老虎亦称王”。

四十载辛勤结硕果  成就非凡艺术人生

1975年,他的国画“重返南泥湾”参加兰州军区美展,1976年他参加了军区司令部创作学习班,并创作了国画“更上一层楼”、“铁流”等,参加了军区司令部系统书画展,获得二等奖。1978年他创作油画“训练场上”获得本部队系统一等奖,并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作品400余幅。进入80年代,他的书画作品先后参加“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中国当代明星杯书画展”、“全军书法观摩展”、“全军第五届卫生美术展”、兰州军区“大西北军旅书画展”等50 余次大展赛,并分别获奖。其中以骆驼、牦牛等反映西部风情的国画作品被兰州军区作为礼品赠送国家和军委领导、机关及国际友人。并被多家博物馆、宾馆及国际友人收藏。

近年来,他先后创作了巨幅国画长卷“百驼图”、“百虎图”、“百骏图”、“百犛图”、“百兔献瑞图”、“百驴图”、“百雏图”、“百鸡图”和120的多体“毛泽东诗词”书法长卷、“孙子兵法”书法(汉简)长卷及七体“孙子兵法”书法长卷等,被誉为西北长卷王、“华夏第一驼王”等。自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更以其雄强的气势,流畅的线条,精湛的笔墨,将骆驼的勤劳善良,坚忍不拔,一步一个脚印,长期跋涉在戈壁大漠之中的求索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远看似有吴作人之风,近看却大胆运用了冲墨技法,使骆驼的毛发栩栩如生。他的老虎吸收清代华岩、高其佩和近代张善子等诸多名家技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兼工代写,色墨交融,疏密适度,繁简巧拙得当。把老虎的威武凶猛、奔腾跳跃、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表现的大气磅礴,美不胜收,令人遐思无限,读而不厌。分别被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解放军报》、《甘肃日报》、《中华热土》画报等二十余家新闻谋体报道宣传。他的传记和作品分别被载入《中国当代文化人才传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20余部辞书,出版有《赵振元书画集》、《军旅骆驼王——赵振元书画精品集》等。他分别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书画精品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95年,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中国文联委员、著名书法家将军诗人魏传统听说后,托人求他画了几幅骆驼,老将军接过画后,兴奋地称赞道:“真不错,近年来在北京还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骆驼。”当听说醉石是一位自学成材的画家时,老人相当激动,破例为他题写了“军旅骆驼王”,以资鼓励。因为魏老很少给人题词,当年有个日本人花十多万人民币求老人写个福字,都被他拒绝了,可见这几个字的珍贵了。

退休以后,他又尝试把西部山水融入自己的画图之中,纵观他的《关山残阳图》、《西域雄风》、《魔鬼城遗址》、《古城遗韵》、《祁连深处》等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和恢宏的气势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大西北浩瀚、雄峻、奇崛的山川原野,融化到其慷慨豪放的西部山水之中。使那股苍凉劲健之气弥漫画中,向读者展现出一种蕴藏在大西北这片土地中的巨大力量。表现了黄土高原、大漠戈壁雄伟的风骨和西北大自然浑然苍茫、凝重淳朴的神韵。观他的山水画,既有唐代诗人那雄浑奔放的苍凉遒劲之风,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崇高的阳刚之美。

醉石是一位靠勤奋而走出来的书画家。他告诉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他的座右铭。既要向生活学习,又要向书本学习,到大自然当中去,不仅仅是画画,收集素材,更重要的是贴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受大自然的熏陶,陶冶心灵至关重要。

醉石的画作尊重传统,师古而不泥古。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是花鸟还是走兽,是书法还是篆刻,在他笔下总是充沛地倾泻出和客观主体难得的神通意会。年近花甲的他正以高昂的斗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扬骆驼默默奉献的精神,在书画艺术的海洋之中努力泛舟,不断进取,向着新的高峰勇敢攀登。

“挥毫泼墨大漠路,采风寻艺边关情”,让我们看到了“醉石”先生的艺术情结,几十载笔耕不辍,深入边关,深入军营,深入沙漠深处,才成就了今天非凡的艺术人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军旅艺术家的另外一个方面,让大家认识了他,了解了他,给予了更多的评价:

1、“军旅骆驼王。”——199511月,原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著名将军诗人魏传统将军题词。

2、“大漠雄风”——20009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甘肃画院院长赵正先生题词。

3、“大漠振元笔,风情醉石砚。”——200312月,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应中逸先生题词。

4、“振起八荒思猛虎,元无一路阻雄驼。”——200312月,原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王创业先生题词。

5、“醉挥长锋濡发墨飞张颠草,石破天惊秋坟鬼唱李贺诗。”——200312月,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何裕先生题词。

6、“第一驼王”。著名书法家赵熙文先生题字。

7、“华夏第一驼王”艺术家网络合作联盟主席史俊保先生题词。

一石长醉砚池中, 翰墨军旅度奇生。

虎卧深山威自在, 驼行大漠仪从容。

点泼勾勒胸中景, 纵横开阖笔底情。

雏鸡雪梅皆成趣, 书画双绝誉金城。

郝觉民—— 观赵振元书画展有感

今天,“醉石”先生已到花甲之年,但是我们相信,他仍能为我们创造出更好的艺术精品,且看他的一首诗:

花甲犹怀童子梦,且把暮年作早春。

得暇偏喜网上游,书画同源为寻根。

勘踏仄平自有乐,矢志不渝少年心。

莫道老骥奋蹄晚,跬步千里不让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