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收藏界的黑哨比足球界还黑

6 已有 6959 次阅读   2012-12-05 15:52   标签收藏界  工作人员  最高机密  投资者 
   为“收藏”?盛世“收”,乱世“藏”。收藏有无穷乐趣,当今许多有识之士想投身收藏领域,进门之前应先张望一下。

  
      一、收藏家不去大型拍卖会举牌

  据抽样调查,99%的收藏家从不到大拍卖会上买艺术品,因为能称上收藏家的人已在市场上跌打滚爬多年,深谙艺术品在市场上的合理价格。那么谁在举牌?初入道者、投资者、投机者、送礼者、托、“洗洗涮涮者”、特殊需求者。

 
        二、高价拍品来无踪、去无影,躲猫猫

  上亿元、上几千万的拍品最吸引人的眼球,但几乎无人能打听到它的行踪,即便拍卖公司一般的工作人员也未必知道,属最高机密。一纸拍卖规定,掩盖了无数真相。国内外拍场上,一直有几条大鳄在兴风作浪。他们有时拉高出货,呼风唤雨;有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甚至大声疾呼,“艺术品拍卖10亿元时代就要到了。”

 
       三、落锤算成交,交没交钱不重要

  到商店买东西,无论你向营业员表白多少次购买意愿,不交钱等于没成交。而拍卖会上拍前大肆宣传,落锤加倍宣传,交没交钱不再宣传。

  
         四、拍品都是孤品,世上最多两件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孤品,珐琅彩锦鸡瓶是孤品,吉庆有余镂空瓶是孤品,不管存世量有多大,都说一件,最多两件,且“流传有序”。其实所谓的“流传有序”往往是个美丽的谎言,试问有几人能讲清自己爷爷的经历?

  
         五、自家人的古董交易到拍卖会上进行

  兄妹之间买卖古董不在家里进行,有悖常理;到拍卖场去多交几百万、几千万,儍?有钱?作秀?吸引眼球?浑水摸鱼?别有用心?

  
        六、拍品买到手几乎就是接最后一棒

  上世纪80年代,有钱的日本人大量购买西方油画,现今至少贬值50%。中国人不会上这当,把高价拍卖当游戏看。至于有的东西春拍时5000万买进,秋拍又1亿卖出,半年赚5000万,有这样好事?外国人不管多么喜欢中国古董,不去举牌,只逛潘家园。

  
         七、某些大拍卖公司只欢迎去举牌买东西的

  大拍卖公司对送拍品的都是应付,拍卖公司不缺拍品,收藏家能收买到的,拍卖公司也能收买到类似的。在海外拍卖会上捡漏的大多是国内拍卖公司业务员。公司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收藏家的藏品不被拍卖公司认可的重要原因。

  
          八、收藏界黑哨现象比足球界还严重

  足球裁判还有个资质,文博界不用,谁都可以吹哨。拍卖的由拍卖公司吹哨,寻宝鉴宝的直接上电视上吹哨,开店的坐堂吹哨,即便对收藏不太懂的人,牙缝里也敢蹦出二个字:“高仿”。足球场上白哨黑哨一人吹,收藏界一件东西能吹出10个调来,指鹿为马、信口开河、装神弄鬼、乱象众生。仅值几千元的瓷器在黑哨声中能卖到上百万元。惟独收藏者没有发言权,民间收藏家个个灰溜溜的,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越收藏心里越凉。收藏家的地位尴尬,不伦不类,不受保护。两种黑哨结局不同,一是将中国足球队留在国内,冲不出亚洲;一是文物在黑哨中迅速流出中国,走向世界。

 
           九、没有真正的评估机构

  艺术品的价值、真伪,国家没有评估鉴定机构。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有些专家把收藏家当阿斗,在贬低收藏家的藏品时,往往推荐自己认定的“真品”;还有些专家认定收藏家手上的藏品95%都是假的,勾结外国资本,廉价收购中国文物,双手拱让中国文物的定价权、鉴定权、话语权;许多专家从不提倡科学仪器检测,甚至排斥仪器,生怕失去赚钱机会。而收藏家把有些专家叫“砖家”;收藏家之间亦互相倾轧,只有自己的东西最好,别人的都是仿品。

  
             十、初入收藏者常被误导

  收藏书画的不懂绝大多数书画会“时过境迁”;收瓷器的不收整器收瓷片;收玉的不懂“玉不琢不成器”;收翡翠的不知A货会变B货的原因;收红酒的不知红酒像洪水。不学习、不研究、不交流,交了学费还没学到东西。都说当下收藏太热、收藏太乱,根源在于利益莫大的驱动力,抹煞了社会公德。都说收藏的水很深,其实不然。找到诚心教你的人,说真话的人,会少走很多弯路。             来源:人民日报环球人物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