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画家郭珊宁带来“童心绘”
第十七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将于12月6日至12月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中心隆重召开。此届盛会以穿越经典、传承多元为核心推出广东当代女画家联展。广东青年女画家郭珊宁浪漫童真的画法,深邃哲思的视角,碰撞出来的佳作一直受到艺术界的瞩目。此届艺博会,将展出郭珊宁的多幅精品油画。
郭珊宁,1972年生于湖北荆州,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作品《韵力》参加广东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展 ,2009年作品《韵力》参加广州中华诗书画研究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情系中华”展,2011年作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2011年广东省第十一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入选,作品在《中国油画》《画廊》艺术刊物发表。
郭珊宁【我们是好朋友】 布面油画 130×180CM 2012年
郭珊宁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她将逝去的童年作为绘画的题材可谓匠心独运。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这篇散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李贽在《童心说》中提出了两个命题:一个是哲学命题,认为为人要保持童心,做真人。一个是文学命题,认为为文也要保持童心,作真文。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伪道学的联系,进而将那些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大胆地予以抨击,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成人社会在道貌岸然的背后其实是虚伪、狡诈、欲望的代名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疲。郭珊宁认为:“在当下,信息与网络、城镇化与工业化并存的时代,整个国民经济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促使一部分人群有意识的去思考人类生存的真正价值。在领略了奢华之后依然回归原本的思维状态;在经历震撼的历程之后毅然决定拥抱清静之模式。岁月的历练,坎坷的沉淀,人与人之间的情结纽带依然回味着最初的感受与体验,或许那才是人类最可贵的,最难以让人忘怀的……”确实如此,生活的富足与奢华使资本成为最大的崇拜者,金钱至上、富而不仁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准则与坐标,他们由此失去了真诚、信任与本真,在经济镣铐与金钱枷锁的羁绊下道德沦丧、人文理想崩溃,甚至成为行尸走肉。为此,我们必须看破滚滚红尘,找寻逝去的真情、真义,而童心正是我们回归的契机。
由此郭珊宁以儿童形象为题材,对贪欲横流、充满市侩之气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与消解,对代表美好、浪漫、真挚的童心世界予以了充分的讴歌与赞美,这就是郭珊宁油画作品的文化价值与哲学本质。
郭珊宁近期油画作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是好朋友系列”,一类是“童年记忆系列”。前者属于肖像画,后者属于风景画。“我们是好朋友系列”作品描绘儿时的玩伴在一起嬉戏的场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于回避写实手法,虽然题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但是被赋予了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具有一种清新、宁静之美;作者抛弃了焦点透视,以平涂法与平面性来塑造人物形象,用笔洒脱自然,笔触清薄而雅致,写意感昭然,用色主观而纯艳,书写性浓郁,人物与背景有机贯通,浑然一体,充分营造出一种两小无猜、天真无邪、浪漫隽永的审美意境;“童年记忆系列”作品,造型更加夸张,用笔更加大胆,类似梵·高的漩涡式笔触和弧形笔触纵逸驰骋,汪洋肆意。色彩既浓重强烈又明艳酣畅,充满了视觉张力与美学气韵。
从郭珊宁的油画近作可以看出,她在有意识地践行着油画的民族化与中国化,其作品中的中国符号与中国气派跃然笔上。她的表现主义油画作品将西方油画的表现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有机合璧,在坚持油画媒材的前提下,将中国水墨画的格调、气韵、意境引入油画创作,进而凸显本了本土文化艺术的审美风范,从而做到融会古今、打通中西,形成了卓尔不群的艺术魅力。
同时,郭珊宁的油画近作在彰显表现主义的同时又着力打造抽象主义,这在“童年记忆系列”作品中有明确的显现。这种抽象准确地说应该叫做“亚抽象”、“准抽象”或“半抽象”,它们没有完全走向几何抽象、硬边抽象或“物派”,而是引进了中国艺术的抽象方式——水墨大写意的形式,也就是“意象抽象”。这就是说,从骨子里讲,郭珊宁在艺术上仍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郭珊宁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油画家,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睿智与胆识,的确难得,希望她在艺术上不断锐意进取,再造新的辉煌!
此届艺博会,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当代女画家给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带来的童真之秀!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