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其他] 关公精神正成为全球化时代拯救重建人类道德的希望

已有 3550 次阅读   2015-01-03 23:44   标签几度夕阳红  normal  style  英雄  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髮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部三国史,两行沧桑泪。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悲壮绝伦的活剧。群雄争霸,诸侯割据,三足鼎立,涌现出无数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当历史的巨幅画卷翻过之后,当年叱诧风云、纵横天下的豪杰壮士,已随历史的长河滚滚东去,淘尽在翻卷的浪花之中。然而,三国之于浩浩中华史,不过沧海之一粟。古今英杰,指屈多人;毅魂终散,不能尽神。谁震百代,竟如一晨;卓哉美髯,信为绝伦。五千年的中华史,英豪辈出的同时也迅速消没,唯独关羽独步群英,俯视历史,成为古今人们心中永恆的超级偶像,为历代崇拜的关圣帝君。宋代以来,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关公其人无人不知。大凡有井水处,莫不对这位红脸关爷顶礼膜拜,形成蔚为壮观的关公崇拜文化:「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妇女儿童,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关公走上了神坛,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行业神和聚落保护神,而且集神教、道教和佛教的尊位于一身,他是王朝、民间组织、秘密帮派所共同崇奉的全方位的万能之神、神中之神。时至今日,关圣帝君更是穿越时空,超越国界,中外同奉,上下共仰,凡中华大地有村落的地方几乎都有过关公庙,凡是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信仰。关公信仰的广泛性泯灭了种族和意识形态的界线,在关公的旗帜下,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信仰的人们都能走到一起,各取所需,为我所用。关圣帝君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文圣孔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大洞真经有云:「孔夫子,何为圣?圣所以著春秋也;关夫子,何为圣,圣所以读春秋也,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衝霄汉未能休」。关公史载千秋,彪炳人寰,传代无穷,世人膜拜,缘何?古人云:「曆万古而不朽者,气使然也」。关西曆百代而如生,全赖其气,即关公之精神——忠、孝、廉、节、仁、勇、礼、义。诞于西元160年的关圣帝君,在其近60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先主刘备完成鼎立三分之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他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实践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被后人推举为现实中的道德楷模。忠,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恨操之乱纲,仇权之割据;扶汉鼎于将倾,救民生于水火;生为刘汉,临沮殉职。孝,至性笃孝,事亲为本。廉,报刺颜良,封还赐金;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节,降汉不降操,拒权不许婚;宁殉不降,威武不屈;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仁,不斩黄忠,华容放操。勇,手起刀落,斩将夺旗;解白马之围,五关斩六将;降禁杀德,水淹七军;英风凛冽,威震华夏。礼,稠人广坐,侍立终日;护送两嫂,秉烛达旦。义,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誓同共死,义无反顾。或曰,关公八德并修,忠并日月,义贯乾坤,德昭万世,故而得亿人敬仰,光耀中西,辉映千秋。

时代轮转,人心不古。当今新世纪,进入了科技与文明空前昌盛的时代,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律背反」,衝击著道德伦理的大堤,人们似与大同世界之理想渐行渐远。心灵饥渴的现代人,期盼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自己带入美好的境界。于是,延续千年的关公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代表,如久贮的陈酿,愈加芳香甘冽。

在人类认识自然并完全驾驭自然之前,在精神与物质供求尚有差距之际,在法规与精神道德观念还未融为社会行为准则之时,差距总是存在的,个人期望的速达与社会整治的渐进产生了时间差,在未能实现之前,就另找精神寄託,关公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人们这一心理,填补了人们精神的空虚,使人们在迷茫之际找到精神的归宿和家园。这就是号称科学昌明的发达国家,除了在商界和政界,在员警与军人中也有众多的关公信徒的原因。当今中国内外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如霸权主义横行,践踏他国主权,国家民族分裂,经济领域尔虞我诈,欺行霸市,道德领域物欲横流,人伦失丧,政治领域腐败丛生,言而无信。于是人们更加缅怀关公,崇拜关公,希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能引导道德回归。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人们呼吁和平,反对霸权,通过谈判协商以解决国际、民族歧视、国内争端等等矛盾,试图建立诚信政府,重树公僕形象,提倡行风和公平竞争,实实在在办事,公正诚实做人等等,关公精神正代表这种道德文化的走向,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并与时俱进,不断地被丰富和完善。

面对错综複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中华民族正期待著一次伟大复兴。而每一个民族的复兴,都有一个民族精神作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关公精神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属于人格化并非神圣化,为中华道德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阶层人士所期望的楷模。无论过去还是现代,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各行各业都有普适性,与时代精神是合拍的。一经产生,就为世界各行各业所认同,成为道德精神的典范。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对关公的敬重乃至崇拜曾在中国大陆有过一段低谷期。然而在港、澳、台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那里,对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依然热潮未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国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但全岛却有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近四百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却拥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旅美华人中有一个崇奉关公的民间组织,在全美各地的分会竟有一百四十多个。当然,在侨居东南亚的华人之中,对于关公的崇拜和祭奉,亦非常普遍。维护和承继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关公精神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作用。这正如于右任先生为关公庙题的一副楹联中所说:「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著民族精神」。

 

当前,阻碍我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乃是台海问题,大陆与台湾之间关係虽逐步缓和,但仍未见到统一之曙光。而关公一生奋斗的最高理想,就是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这种「志存一统」的思想包含著实现国家统一的积极因素,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根据。关公精神已被整个中华民族高度认同,对两岸民众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是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关公精神的凝聚力,为我们统一祖国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就拿日本横滨中华街的关帝庙来说,自1950年代初,这里的华侨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分裂为大陆派和台湾派,多次发生过明里暗里的争斗,至今这里仍有相互对立的两个华侨总会和两所华侨学校。不想1986年元旦,一场无名大火将关帝庙焚毁,所幸关帝神像无事。有人说,这次是关圣帝君因不忍华侨继续分裂而显灵,不然为何大火将庙堂烧得只剩空壳,而关帝神像却完好无损?我从小喜欢馀光中的《乡愁》诗,但又是多麽地不情愿?唯有两岸一统,民族凝聚,我中华民族之巨龙方能拨云见日,腾跃东方!

关公精神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是联结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纽带。从明代开始,关公精神就陆续传播到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和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公精神在世界上又有新的发展。关公精神被更多的海外人士推崇,还被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关公精神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从而加深了国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瞭解,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弘扬关公精神,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这是关公伟岸的形象;「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双千古,后宣尼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这是关公伟大的灵魂;「庙食盈寰,姓名走妇孺」,这是关公博大的文化精神。凝聚在关公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孝、廉、节、仁、勇、礼、义,蕴涵著中国道统文化的精神理想,寄寓著儒学的道德精髓,融透著佛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维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促进和增强世界华人华侨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是关公精神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国家文化道德精神资源。 

同时,当中国向世界宣扬礼义之邦精神时,文圣孔子与武圣关公正以其具有普世价值的国家文化道德精神资源,也被世界认为是全球化时代拯救重建人类道德的希望。无论是对现代化梦寐以求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超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有类道德价值的新挑战。面对科技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失落和迷失、人际关係的疏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现代人要在现代化过程中重新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和真实根据,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物质欲望和权力意志笼罩下的西方文化相对忽视心灵的安顿和人性的完整,似乎不能解决其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时,许多西方人开始求诸于东方文化,认为以关公精神为渊源的东方中华文化可以带来人的内在精神的自我解脱,可以启迪人的直觉智慧,体现人与神、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体现「对内富民安邦,对外和兴万邦」的价值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西方社会中的破坏性因素,促成人类道德理想的变革,并有助于东西方国家间关係的调整与发展,进而能够成为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和理想目标。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这是一次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回归,也是一次精神解放运动,它带来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当前,我无法预料我们的关公精神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明会还会发展到一个多麽高的层面,但至少现在我们应该借著这股潮流,认真学习和研究关公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和现代的眼光去发掘中国道统文化,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类的大同梦想。

 

岁月悠悠,逝而不返。关公当年赤面骑赤马厮杀疆场的雄壮场面,青灯观青史夜读《春秋》的感人情景,忠心守忠义报效蜀汉的浩然气节,都早已化为历史烟尘。但是,关公自身所具有的和被后世所叠加上的那些道德观念和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份沉甸甸的遗产。当然,这份遗产既有精华需要借鉴、吸收和转化,同时也肯定有糟粕需要鉴别、清理与剔除。当现代的人们怀著崇敬的心情,迈入那松柏森森的关公庙宇之中时,应当比我们的前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应该有更为高远的思考。


感谢您关注关公文化彭允好,微信公众订阅号:yiguangong。微信:ggwhpyh。我们致力于研究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升华关公形象,以关公文化的忠、孝、仁、义、勇、诚信为楷模,广泛交谊,沟通四海。讲信义、重承诺,崇尚正义,见义勇为,正直为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