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虚实相生”出神韵

2 已有 1285 次阅读   2011-12-28 20:33

——关于书法神韵断想之九

  书画艺术追求神韵与诗歌艺术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联系紧密。但两者所指的的艺术境界是否相同,是表述的不准确,还是人们阐释的不准确?还是两者之间具体的描述确实有质的区别?

唐司空图着重从韵味谈诗,认为好的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有人认为“韵味必得从迹象以外的虚空处去求得,从不著一字处去领会韵外之致。”

宋严羽以禅喻诗,提出作诗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人认为“这是说只有‘空’和‘虚灵’才能产生神韵。

同时代的范温在他的《替溪诗眼》中,对“韵”作了探索性的解释:“有余意之谓韵”,“不足而有韵”,“行于平夷,不自矜炫而韵自胜”。这里的“有余意”、“不足”,“韵自胜”到底指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明代王世贞提倡神韵说,同样强调“镜中之相、水中之月……无迹可求,”“色相俱空”,强调“空”字,强调“清运”,只有“虚”、“空”、“空灵”、“清远”方出现神韵,在“有余意”、“不足”、“平夷”中才能产生神韵。所以,“韵”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是经过“心随笔运、取象不惑”而取得的艺术效果,它空灵得如镜中之相、水中之花,虚幻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人们必须从“象外”、“环中”的空灵处去领悟“味外之味”、“象外之旨”,从“不足”、“余意”中去领悟“韵外之致”。

有人把上述理论归纳到:“韵”是通过“虚”表现的。

粗看这么说似乎有道理,细一分析,还是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新认识前人的理论,正确的理解前人的说法,不然的话,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司空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讲的是“韵味”中的“情致”与“主旨”,换句话,这里讲的是“有”,不是“无”,韵味不是虚无的,韵味是对艺术境界的总称,其中应有具体的“情致”与“主旨”,“韵”就有了具体的“形”与“义”。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前半句是打破原有的“象”,固有的“象” 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观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去寻找新的形象定位。“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杨柳本来可以引起无数的联想,本象是一种植物,桓温因杨柳而想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萧道成因杨柳而想起“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韩君平因杨柳而想起“昔日青青今在否”的章台妓女,何以这首诗的主人独懊悔当初劝丈夫出去谋官呢了因为“夫婿”的意象对于“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少妇是一种受情感饱和的意象,而杨柳的浓绿又最易惹起春意,所以经它一触动,“夫婿”的意象就立刻浮上她的心头了。柳没有变,而柳的意象在不断地更新,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超以象外”是创造,“得其环中”是循环,是不丢弃原象。它不是“虚空”,是实实在在的意象。。“环中”之说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云:“‘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无穷也。”又《则阳》篇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郭象注云:“居空以随物,物自成。”也就是说,一切任乎自然则能无为而无不为。说明此种新境界之获得必须随顺自然,而决不可强力为之,故云:“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讲的是含蓄,它是一种含蓄的美,超乎一切言象之外。自然之道本体所具有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特点,决定了诗境含蓄的性质。在浑然一体的诗境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意味,犹如昼夜运行、变幻莫测的混沌元气,日新月异,生生不息。它开拓了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想像力的空间,启发了读者各不相同的审美创造能力。所谓“返虚入浑”,即是以无统有,以虚驭实,故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无论是“蓝田玉烟”还是“羚羊挂角”,都会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予人以“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后两种美在王昌龄和王维的诗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主擒吐谷浑。”边塞的苍茫风光和军土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王维的《终南山》:“天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山峰雄伟,直上云霄,绵延起伏,阴晴各殊,涧水曲折,潺潺流过。行人隔水询问樵夫,更将山势的宏大壮阔,衬托得淋漓尽致。“不著一字”讲究的是不用直白的语言入诗,“尽得风流”讲究的是要有更好的、更艺术的、更深刻,更形象的表达。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这是禅宗语。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如《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又如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关于羚羊挂角的出典,《埤雅·释兽》说: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宋·严宇《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羚羊挂角”不是空,无,是掩藏的很深,深到“无迹可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境,空中的音响,形貌的色采,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心意思是: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这里“音”与.“空中之音”“色”与“相中之色”“月”与“水中之月” “像”与“镜中之像”有什么不同?古人为什么要强调“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这是因为“音色月像”是实物,是生活中具象,而“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是再创造的艺术新形象,相对于实物来讲,它们是虚,但是在艺术创作中,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形象,前人早有“虚以成韵”之说。这就是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 哲理的“道”集在虚的地方,令人咀嚼不尽。

笪重光:“虚实相生”,是在强调虚实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讲艺术创作的一个表现手法。高旦甫:“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书画的“妙境”在无画的虚处,令人体味不尽。创作的“灵气”在笔墨未到的虚白处,令人遐想不尽。虚把想象的境界引向深邃。有人据此说“只有“虚”才使想象扎上翅膀。只有“虚”才使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也只有“虚”才能使人咀嚼那神秘的言不尽的韵味,韵致。”这种说法是错误片面的,虚与实是一个整体,没有实就没有虚,虚与实都有艺术表现力,关键是看你怎么处理

  有人说:书法的“虚”,就黑白的对比而言,是指章法中的空白。就实中之虚而言,又是指用笔上的虚锋和不着力处,同时包括萧散、天真、简淡、生拙的风格追求。笔笔中锋,处处实笔则字无生气,亦乏韵味。增加些侧锋、飞白等虚锋,书法的逸气顿生,带来韵致。

这话说对了一半,虚的确有这么个艺术效果,但是,“中锋”“实笔”是书法的主要表现手法,“中锋”就是出韵味的,但不必“笔笔”要虚实结合。

米芾在给宋仁宗谈书法时曾说:“蔡京不得笔,蔡下得笔,而乏逸气,蔡襄勒字,杜衍摆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米芾自言“刷字”,实际上是他大胆革新书法,以侧笔尽兴尽力去追求“刷”的虚灵,追求自然的逸趣。他还提出:“手心虚,振迅天真”,把别人的勒、摆、描、画及妍媚等种种传统习俗一概打破。他的字多从侧、斜处取势,有魏晋的天真之气,故在虚锋中蕴蓄着韵致。他的新意出于法度之中,如果说蔡胜在度,苏胜有趣,黄胜在姿的话,则可以说米胜在韵。他成功地处理了沉着、飞翥的统一。

  所谓“有余味”和“不足”,就是要避免处处用力,要有不着力处。如处处用力则伤于刻露。法国艺术家圣·佩韦曾说:“感染不等于劲头,某些作家臂力大于才力,有的只是一股劲,劲也并非完全不值得赞美,但他必须是隐蔽的,而非裸露的……美好的作品并不使你狂醉,而是让你迷恋。”用笔要“欲断还连”,其中有若不经意处,自有一番蕴蓄,耐人悬想回味。笔有未尽而意愈远愈深,则韵味自生。那种一味求工,线条过于凝重,使人感到刻露有过而内蕴不足,则乏韵味。

  中国书法尚“韵”与此同理。太粗糙生硬的作品不属同类,“韵”就是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能算有“韵”。 赵孟頫的字不谓不熟,却难免有着意、巧饰之俏,熟则伤雅,熟则近俗。所以从明朝起即有不少人说赵书俗,甚至到清朝梁闻山也说“子昂书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