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神韵断想之二十三
《书谱》一书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含金量很高的、全面的、实用性很强的、影响力很大的、倍受书家们欢迎和重视的一部书学著作。鲁迅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有人评价孙过庭的《书谱》时用了类似的话,即“书史之离骚,书家之绝唱”。孙过庭之《书谱》:如史如诗,如歌如咏,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入规入矩,入情入理,潇潇洒洒,四千余言。论文意、论文采,与屈子之《离骚》相比,毫不逊色,有过之而无不及。自从《书谱》之问世,千百年间,论书之众,书论之多,谁人可与孙子比肩?哪篇能随《书谱》其后?。
什么是书法艺术最高深也最为普遍的理论呢?三个字:书达情。孙过庭将“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作为书法的最高主旨,所要解决的就是书法艺术的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以往的书法理论重在用笔,突出技巧,错把书写技巧置于书法的主导地位。孙过庭的书法理论旨在用意。他力主在用意的前提下用笔,通过用笔体现用意。这是他对以往书法理论的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孙过庭的书法理论于当时是超前的,于今天亦不落后。
孙过庭《书谱》的问世,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才告开始。此前所称书论者,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书法艺术或写字的方法、技巧、经验、感受、体会、评说之类。《书谱》难道不是绝唱吗?
《书谱》是一部书法史诗。《书谱》从古至唐,将以往书法家、书法品评、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进行了大总结,推出了精华,屏弃了糟粕。手笔之大,论说之精之确,无人可与比拟。《书谱》从文学角度看,又是一部散文诗。诗文之长古文中并不多见;立意之新之深绝无仅有;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说理透彻,言简意骇;遣辞恰确,富有文采;等等。诗歌中惯用的修辞手法如若比喻、对比、排比、互文等在他的笔下运用自如,妙笔生华;诗文中的对仗、压韵随处不在体现,等等。称其为“书史之离骚”一点也不过分。
《书谱》是一部书法学讲义、书法教材、书法课本。孙过庭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为书法的主旨,对书法的方方面面包括书家、学书、书牒、运笔、授书、评书等展开了论述。其中充满了辩证法,巧用了方法论。说理透彻,比喻精辟,妙语连珠,富有趣味。翰墨之精,入矩合规,字数之多,堪为后世草书之法帖。于右任先生致力于草书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取字取法多源于《书谱》。
《书谱》是书法批评的短枪和匕首。孙过庭对书法的批评所击之处,切中了书法之积习陈弊,鞭辟入里,言真意切,有拨云见日之效。这些批评有效地导引了书法之发展与未来,为后世学书人指明了一条学习书法以及书法创作的成名、成家、成功的正确道路。
宋高宗谓孙过庭《书谱》“此谱妙备书法”。米芾《书史》中称“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近前而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代李承泽在《庚子销夏记》中评“唐初诸人无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天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孙过庭,生性耿直,才思敏捷,善于文辞、精于翰墨。书史上对其褒贬不一,褒多于贬。褒者出于公心,贬者泄于私愤。
孙过庭的书法,开元年间书论家张怀璀对他有极高地评价:“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功用,有天材。真、行之书,亚于草矣……隶、行、草入能品。”《宣和书谱》也说他 “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摹,往往真赝不能辨。”可见孙氏既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又得二王之法,再加之有超凡的天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体系。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