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年度短诗展(九)||我把天空和云都返还给你

5 已有 733 次阅读   2018-06-30 12:55

年度短诗展(九)||我把天空和云都返还给你

年度短诗展(九)

恢宏的尼玛堆折射出神的眼神

(地理篇)

原野上不朽的胡杨(外一首)

尤 佳

这是我见过的真正的原野

目之所及,是远方以远

我想象中的粗 和荒僻不曾涌现。

柔韧的风怡然自得

通过褪去了叶子的胡杨

自在地抒情,为去者

也为来者。我们

只需缓缓扬起陶醉的脸

镀金的夕阳停泊在沉静的

树丫上。一只单飞的鹰

独霸了整个天空。天空下的

胡杨却异常沉静,不追忆

也不遐想。就这样一站

不知又流逝了多少岁月

去年还踩在脚下的尘埃

去年还踩在脚下的尘埃

今天却已爬上人们的脚踝

天色清淡

尘埃似乎也不动声色

其实,它们正在悄悄地

向早搏的心脏靠拢

那些曾经优美的树叶

如今变得像人的面孔一样

在无序的风中左右摇摆

雷声已远

不知是在夜晚还是某个白天

从地心引力的魔掌中

逃逸了

唯我还站在一朵云上

既无法下去

又不能向更高的地方攀升

在大理(外一首)

庞 洁

云南的月亮又薄又脆

一只瓷瓶掉进洱海

一生的时间都走在告别

与重逢的路上

苍山作为背景

一个浪的道具

应当如熨帖的俗世生活

从诗歌的谶语中及时将人打捞

上岸后的世界依然空茫

没有什么比你的沉默更锋利

我把天空和云都返还给你

往事潮湿又明媚

不能悲伤呵

好天气是随机的

汉字的任意组合也是随机的

活着是个漫长的过程

不提往昔的时候

每个人都觉得来日方长

旧 事

往事必须重提

如一只旧袜子的翻新

在俭朴的年代

补洞是一件性感的事

若制造一次虚拟的重逢

风雨交加必不可少

虚拟是隆胸、变性是高科技

是诗歌分行的小把戏

是用毁掉你的沧桑的方式来杀你

而我惯用的伎俩

是写一个晦涩的繁体汉字

给你辨认它的内核

前戏依旧

夏天也依旧

火热如冰

旧事如新婚

味觉般妙不可言

高潮般妙不可言

袅袅的奶香(外一首)

毕福堂

在锡林浩特

羊是肥美的草原

根根青草是羊毛

大片大片的蒙古包

是白云失踪的遗迹

而野花姹紫嫣红的蓓蕾上

喧嚣的红尘了无踪影

连一声叹息也没有

一望无垠的奶香飘过来

翠绿的马鸣

悠扬的长调

春风像一条适时的鞭子

这些体内有冰的万千枝条

挥舞鞭子只几个来回

就渐次返青了

嫩黄的本色

翠绿的本色

生机盎然的青春勃发的本色

这些适时的严慈的鞭打

将一度走失的风景

重又抽回人间

阿克塞

宗 海

已经很西了

我在偏远的边陲小镇

看到太阳的金辇

磕碰着翻越带雪的祁连

直往下坠

此刻,我要说出旅人的孤独

阿克塞的孤独

以及渐渐降临的黄昏的孤独

晚风吹过宽阔的国道

敦煌到格尔木的大型货车

在此打尖逗留。又点火上路

一头扎进了

当金山口堆积的暮色

八坊十三巷(外一首)

马文秀

英雄的巷子口,威武神秘

貌似,展翅待飞的秃鹫

或者,是一个无法张开口的大瓶子

满满灌进了时代的故事

却,似囚禁的候鸟,回不去了。

无法抵触的情

在被涂的红色、黑色……的门里

窄小巷子揽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群

风里、雨里享受一种祥和

霸主,占傲有口古井

饮了远客的马儿、净了厢房闺女的辫子......

救了十八户人家的性命

揭开一种厚度,留意关闭的门。

坟 茔

我欲遮面逃窜,四周空旷

愕然 停顿

尽秋 末端

观菊倍寂寥,,村头拥挤、聒噪

坟茔,滴落的或是舒适

无知无觉

躺下的躯体被埋掉

西施或虞姬

无从评论,粗鲁的言语隐去昨日

姓名、家世一并省略

醉影诗化了背影,心安理得后

沉默,一盏灯的记忆

圆的月,不被嘶鸣

缅怀的日子飘忽水中央

未曾着岸,一滴心痛

我想在白纸黑字里泼洒

一丝豪情

任由,游离的思绪飞烁

在碎小的笑声里

捕捉一丝性情,哪怕短暂

在西拉穆仁草原上(外一首)

太 阿

马队向西拉穆仁草原深处走去,

溪流不动声色,隐忍在马蹄之外。

60度的草原白阳光一样沸腾,

浅尝辄止,幸好有向日葵。

这些都是在翻阅大青山之后,

在青色的城成为背景之后。

舞台上的一切都是道具,

马、蒙古包、人,离城最近的草原

满足一个异族的初步想象和待客之道。

无法深入之人离开后很快消除记忆,

或者大张旗鼓口沫横飞偏见,

只有孤独的漫游者领会天地稀薄,

深刻,有时超过绝望的守候者。

一个人四处走走,朋友不近不远,

也无须跨上骏马,灰土灰脸的羊

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传达。

到哪儿找到一根长鞭呢?

抽打一下即将冻僵的土衰黄的草,

抽出命名万物的长调。

额尔古纳

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的“捧呈”、“递献”。

奇迹总易被贱踏,黑山头古城

随远征的大汗与大军消亡,

只剩一座小孤山与口岸对望。

我在门内望了一眼国外无动于衷的草,

格桑花跳出来,牵引长途跋涉的人

来到额尔古纳,讲述幸存的奇迹。

而时间闭口不言,但河流会告诉你,

时间并不一定知道湿地的命运。

只因我站在高台上,得以领略万一,

河流从哪儿来,到哪儿逃遁,

中途在哪儿与草结合融为一体。

格桑花也知道年复一年开枝散叶,

但美好事物大多停留在当下、镜头中。

我能对你说出的就这些,

诗歌之外的东西只能你亲临现场:

夕阳、不高的山、小城、河流、湿地,

我把她的名字修饰为上帝的“奉献”。

假若你还想让我说点什么,

那就再加上一个词:孤独,

其他,真的无能为力。

在结古镇(外二首)

孙万江

阳光照耀。

经筒旋转。

恢宏的尼玛堆,神的世界。

一块石头一个心愿,一块石头一句通向天堂的语言。

太阳照在巨大的尼玛堆上,折射出神的眼神。

不是虔诚者不要来。来了,你会头疼。

结古镇,群山耸立。

在每一块石头里都有一座庙宇。

玉石之树

一块玉,洁白的玉。

一棵树,茂密的树。

玉树遍地生长着寺庙、青蓝的水域;

生长着经文、精神的宝石。

牛羊的脚下是青草,青草的下面是沸腾的江河。

石头的上方是经文,经文的里面是辽阔的青藏。

如果把祖国浓缩成为一条黄河、一条长江和一条澜沧江

那么,祖国就是从玉树出发的,抵达中原,抵达江南和云南。

玉树,玉石之树。

春天的玉树

风从高原来。

风从草尖来,吹弯了三江源。

玉树是那个提着木桶和雪山的藏族女人。

她用高耸的乳房把木桶和雪山融化。

玉树驾着白云的四轮马车,披着春天的歌声

舞动长鞭,舞动挺拔的青藏。

她向天空和大地抛出惊天的三声鞭响

像抛出的三次水袖。

秋风中的土墙

尤 佑

在天妃宫炮台的土墙上,我遇见秋风

它从海面吹来

它从历史吹来

在凸起的小土山上逗留,盘旋

隐藏在旷野上的诉求,泛起了潮汐

大海的诗歌从未消亡

秋风连波,那汹涌的泥沙潮显出成熟的脸庞

它的浑浊有太多的未知

一段木桩和被遗弃的蓝色沙发

被大海拒绝接受,它们无奈地堆积在岸边

像是看海的故人

草 原(外二首)

李全文

我跑不过一条河

只有马可以。饮水时,它们会低下头

向大地鞠躬

交出奔跑,喘息

歌声掌管着所有的美酒

远方的客人必须尽兴,喝到一条河流跑不动为止

鱼之死

唯一的宠物

死于清晨。一条鱼,选择了

归宿

我把它埋进花盆

让死亡以花朵的形式

活着

一场雪会经过天堂

那里,亲人的私语越来越重

落地时

没有一只耳朵

可以接住

地理景观与存在之思

张 璐

—— 恢宏的尼玛堆折射出神的眼神(地理篇)评论

对行走于天地之间的中国当代诗人而言,“地理”与其说是一个时空混合的概念,不如说是展示诗人心灵状态的平台。事实上,从源头开始,地理与心灵“联姻”就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一方水土滋养了诗人的性灵,他们便回报这方水土以诗情,田园诗、山水诗、记游诗、边塞诗……这些诗作既依托于自然文化的“地理景观”,又折射出特定时空主体的精神风貌。

古往今来,不变的是诗人们寄托情感的物象,譬如清风明月、四季轮回、南方的大海、北方的草地,变化的则是不同历史时空中诗人们的心境。如果说传统诗歌侧重于文化心理的传达,那么现代诗歌则侧重于个体生命体验的释放,传统诗歌中的“地理景观”往往具有文化象征的意味,而现代诗歌中的“地理景观” 则是诗人置身于其中的背景,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触媒”,是诗人深层心灵图景的敞现方式。

在传统诗歌中,月亮是思乡怀远的象征,这一意象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由于时空阻隔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在交通便利的现代社会,这种情感已逐渐淡化,在当代诗人笔下,月亮成为他们进行存在之思的“起点”。《在大理》这首诗中,诗人庞洁所描写的那轮“又薄又脆”的“月亮”只是触发诗人独特生命体验的物象,而“云南”、“大理”只是标明了月亮这一意象存在的地理空间,诗人最终要揭示的是时间与存在的关系,并借此表达一种特定时空中的现世生存之感:恰似“一生的时间都走在告别与重逢路上”的明月一般,“在路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常态,短暂的生命在永恒的“月亮”的参照下,显得空虚而茫然,人的生命是短暂中的漫长,只要“不提及往昔”就会有“来日方长”的错觉,“此在”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反而更像是一次随机地安排,充满了“变数”。于是,生命的诸多不确定锻造出诗人对现世存在的怀疑,在庞洁看来,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人们用虚幻的假象麻痹自己,“隆胸”、“ 变性”这些“高科技”正用毁掉沧桑的方式扼杀自然而本真的生命。

如果“地理景观”在庞洁诗歌中展示的是时代赋予现代人的独特心理感受的话,那么“地理景观”在尤佳的诗歌里呈现的则是诗人对理想生命境界的向往。胡杨是生长于塞外的一种具有传奇意味的植物,它的生命可以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象征着人类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原野上不朽的胡杨》中尤佳将原野上“褪去了叶子的胡杨”与“一只单飞的”“独霸了整个天空”的鹰进行对比,进而呈现出一种“沉静” 与世无争的生命状态,枯老的胡杨伫立在怡然自得的风里,“不追忆也不遐想”,仿佛已被时间遗忘,在了无牵挂的状态中反而成为一道不朽的风景。

然而,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人们对渐渐迫近的死亡浑然不觉——“去年还踩在脚下的尘埃”“今天却已爬上人们的脚踝”,大多数人都处于生命的焦灼中,诗人在惊叹生命短促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人悬置漂浮的生命状态,“站在一朵云上/既无法下去/又不能向更高的地方攀升”(《去年还踩在脚下的尘埃》)。

诗人尤佳在两种生命状态的展示中,完成了对理想生命境界的礼赞,为现代人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到了出路。《树叶的流言止于风的隐语》书写了诗人“老之将至”的复杂生命体验“老光,近视,和散光”“汇集于夜色昏暗的魅惑之胸”,尤佳将衰老的生命比作“枯萎的叶子”、“一本沉睡已久的书”,生命的形式已经简化,但生命的内容却很丰满,在看似波澜不惊的生命表相之下,仍然充盈着“诗的柔情”和“散文的狂放”,仍然期待着一个自我救赎和放纵的契机。无论胡杨还是飞鹰,尘埃亦或树叶,在尤佳的诗中都是借以彰显生命激情、呈现生命状态的工具,那些隐藏于“地理景观”背后的深刻生命体验才是诗歌的精华所在。

孤独是现代生命的另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置身局外、被分离隔绝的感受”。宗海的《阿克塞》,所展现的就是一个边陲小镇和一个旅人“渐渐降临的黄昏的孤独”,地理空间的偏远孤绝,夜幕降临氛围的营造以及一切都只是“在此打尖逗留”的境况,让这份孤独变得深重而压抑;诗人太阿在西拉穆仁草原深处所体会到则是一种不同民族之间“无法深入”理解的孤独,大多数人对草原“走马观花”的结果只留下了“口沫横飞的偏见”,只有少数“孤独的漫游者” 才能“领会天地稀薄”(《在西拉穆仁草原上》)。而诗人在额尔古纳感受到的是一份带有历史沧桑的“孤独”,“黑山头古城”已经消亡,“只剩下一座小孤山”,诗人慨叹历史的无情——“奇迹总易被践踏”,惋惜只能短暂存在的“美好事物”——“大多停留在当下、镜头中”,进而表达一种无法与时间抗衡挫败感(《额尔古纳》)。

诗人尤佑的《秋风中的土墙》则是在“天妃宫炮台土墙”的秋风中领略到的一种“被遗弃”被拒绝的“未知”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孤独。除了生之焦灼与孤独之外,死亡是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诗人马文秀以“遮面逃窜”的方式来表达对死亡的忧惧,并从坟茔中参透了死亡的玄机:死亡是一种“姓名、家世一并省略”的归零的虚无(《坟茔》)。而李全文在《鱼之死》中所描绘的“以花的形式”“活着”的死亡,却显出了诗人面对死亡的达观与洒脱。

总之,“地理景观”的背景化、媒介化是现代诗歌一大趋势。如果将外在的“地理”看作是现代诗歌的“大宇宙”,将内在的“心灵”看作是现代诗歌的“小宇宙”,那么在“大宇宙”中形态各异物象的碰撞下“小宇宙”中的情感力量必然被激发出来,在这种“地理”与“心灵”的结合中,现代诗人的存在之思便跃然纸上了。

主编:龚学敏

执行主编:李自国

编辑:马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