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成千上万网友创作拼贴诗:文字蒙太奇和想象力狂欢

3 已有 495 次阅读   2020-12-25 10:27
成千上万网友创作拼贴诗:文字蒙太奇和想象力狂欢 

2020年疫情期间,一种陌生又有趣的创作突然火遍全网,网友们拿起手中的剪刀,翻出家中积灰的过期杂志,剪下一片一片素材,以诗歌的方式拼贴在一起,凌乱的排版与奇妙的意象碰撞出火花,许多优秀的“拼贴诗”作品应运而生,让不少人大呼“文案鬼才”。

这种“新潮”的创作形式,其实与国外兴起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Cut-up Poem”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发现藏在文本里的诗”正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主张。拼贴诗打碎固定的文本排列,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将表达从刻板苍白的语言中解放出来,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

为什么喜欢拼贴诗?它有着怎样的魅力?它到底是不是诗歌?对于这些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拼贴诗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诗人”,一位受访者说。本就热爱诗歌、喜欢探索不同表达方式的人,喜欢文学却苦于没有“写作天赋”的人,在学习和工作重重压力的缝隙中寻求生活平衡的人……他们挥舞着剪刀,在拼贴诗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字乌托邦”。

分享的力量:数百万浏览

从杂志、旧报纸、广告传单等印刷着文字的纸张中剪裁下一些字词素材,重新将它们排列组合拼接,最后用胶水粘在白纸上,一首拼贴诗就完成了。

(图片来源:网友怪盗基德)

眼下,这种独特又新奇的表达方式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众人纷纷动手创作,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10月初,“分享你的拼贴诗”成为豆瓣上的热门话题。截至12月下旬,来自各处的“诗人”在话题中留下600多篇作品,累计600多万次浏览。此外,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当代伟大的拼贴诗”小组,8月中旬建组,如今已有两万多组员。

学者张帆、冯晓春评价诺奖得主赫塔·米勒的拼贴诗作品时,曾说“传达的所指意义有时甚至远远地超出了诗人最初的意图;而语言文字的断裂与再连接也迫使读者打破原本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感受一种陌生化、创造性的美。”

网友的作品同样透露着“陌生化的美”:

爱情是药剂/易吸收/用药后/热情增加/显示出高级意向/副作用主要表现是失去正常理智/躁动,不安及失眠,焦虑/钟情妄想症慎用/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iVedis

北京当晚有雨/一转眼,就已如注/异乡人熟练地/拖着行李箱/“像个寄居蟹一样”四处迁徙/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城堡/只能转身又扎进大雨里/这场雨/别那么快结束/北京还没有成为绿洲

——眉梢火星

手捧证书怀抱奖品/在这令人窒息的舞台/心灵之窗吃尽了苦头/你再也无法欺骗自己了/成为安分守己的栋梁之材/多么狼狈

——牛晨

死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一场/循规蹈矩的葬礼

——希涅奇卡

(图片来源:牛晨)

这些充满灵性的句子,读起来甚至能在舌尖打转。你很难相信,它们并非诗人冥思苦想的结晶,而是可能产自某个学生或上班族偷闲的午后。人们不仅从制作中体会到妙手偶得的惊喜感,同时也感受到文字的无限可能性。在这些拼贴诗中,意象之间偶然的组合,反而打开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原本固定、刻板的词句被打碎重组,颠覆我们的思维习惯,充满着令人意外的艺术或文学效果。

创作的惊喜:像拆盲盒一样

“在网上看到一些挺不错的拼贴诗,刚好整理出一些不用的旧杂志,就自己动手试了一下。”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开始制作拼贴诗时,得到的最多的答案就是“一时兴起”。不需要特别的契机,也没有太高的门槛,只需动手拿起剪刀,慢慢沉浸在这场文字的游戏里。随意、方法简单,看起来是拼贴诗制作的特点。

豆瓣用户“皮皮”坚持认为,拼贴诗重在从手头的文字材料发现诗,所以他一般不会提前构思主题,而是先整理材料,从现有的素材里梳理一个大致的想法,最后调整语序,“五到十分钟内能够梳理完一首”。

而对于疫情期间留守在封闭校园之内的大学生小雪(化名)而言,制作拼贴诗的过程意味着享受和放松,她有一个专门收集拼贴诗素材的小盒子,里面装着许多从过时的政治课讲义或者《意林》中随意裁剪下来的有趣词语。“想拼的时候,就把盒子里的词语倒在桌子上,试着把它们随意放到面前拼一拼,试着试着灵感就来了。到作品马上完成的时候,假如盒子里没有我需要的词语,我就再去翻翻讲义和《意林》。”她形容拼贴诗的魅力就像拆盲盒一样,永远不知道那些不起眼的词语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惊喜。

(小雪收集的素材以及她拼贴的一首小诗)

创作者们有时也会有意识地进行主题创作,他们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最近的新闻、一场谈话、一首音乐或一些电影画面。豆瓣用户“慈白”告诉记者,她一般都是随意剪切,但是有一天突然想写一首诗怀念祖父,于是就创作了几首关于祖父的小诗。豆瓣用户“灯余”分享了她的创作历程:“我会突然想到一个很灵的句子,于是就翻一下手头的纸质材料,以这个句子为中心找到调性相似的字词句,裁下来,这个过程的时长很难确定,有时候一气呵成,有时候我会试着将每一句都调换一下顺序,就像王小波写作一样”。

素材的择取:生活中任何有文字的地方

似乎拼贴诗爱好者的家里都会有一沓过期的杂志,比如《意林》。素材易得也是拼贴诗创作的一大特点,旧杂志、废报纸、包装盒、导览手册、讲义甚至药品说明书和快递单,任何有文字的纸质材料都可能成为人们的素材。

(图片来源:网友YZW_谁找老袁呢)

这些旧书废纸原本难逃被丢弃的命运,但是经过对文本的切割、重组,它们得以再次进入语言循环。“简简单单的文字”经过拼贴者有意或无意地排序和摆放后,交织衍生出丰富的寓意以及奇妙的诗意,在新的语境中大放光彩。

灯余的感受是:在剪裁文本与拼贴后,原本文字的意义消解,被赋予了艺术性的新的意义。她喜欢这种改造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后的陌生化表达,就像小组里某些成员利用外卖单或药品说明书拼贴成诗,打破界限,随手拈来,“这就和情境主义国际的想法相像——所谓日常生活的艺术”。

(图片来源:小夏)

如今,从充满创意和视觉冲击力的排版设计到丰富多样的原始材料来源,拼贴诗爱好者们“脑洞大开”、各显神通,不断地为其注入活力,愈发像一场想象力的狂欢。

“当代伟大的拼贴诗”小组组长“灵秋风”表示她最大的收获便是在与网友的不断交流中打破了自己的一些固有看法。她一开始认为只有纸质材料可供使用,但是一些网友却大胆提出:任何有文字的载体都可以成为拼贴诗的素材,朋友圈,歌词,聊天记录,甚至一些有文字的招牌图片,都能拼接出令人惊喜的句子。现在,该小组发帖区分为“线上”和“纸质”两类,网友们正从生活中任何有文字的地方取词,拼贴成诗。从纸质延伸到UI界面,从剪切到随机选词,在词性和时态上都有着较高宽容度的中文语词,貌似拥有更加广阔的排列组合的改造空间。

争议的历史:拼贴诗算不算诗歌?

“我觉得诗歌可以包容一点。”受访女生小夏觉得拼贴诗与现代诗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人和时代背景。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拼贴诗和现代诗没有什么区别,它就是现代诗范畴之内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在自我表达。

(图片来源:网友禁言记录)

有论点称,因为“拼贴”这一形式本身就带着破碎重组的意义,所以拼贴诗的意象更加跳跃,主题没有现代诗鲜明。灯余却不是很赞同这种说法,她认为现代诗里也存在这样跳跃的意象和破碎的语言。她举了诗人保罗·策兰的例子。这位诗人在后期的创作里,语言愈发破碎,而诗的内核越来越模糊不清:“如果一首拼贴诗的内核和破碎的语言相协调的话,那么它就是一首非常优秀的现代诗作品。”

皮皮则表达了他的不同看法,他认为拼贴诗不能算现代诗,只是一种呈现手段,“从自身的创作方式来讲,拼贴诗依靠偶然性,创作者自己并不能决定要以什么为题产出,现成的表述不会恰好符合他的习惯。可能同样的意思,自己写一首诗出来就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另外,正是由于拼贴诗的打破了语法和逻辑的限制,更加自由、不受约束,因此很多人在做拼贴诗的时候“喜欢造一些新奇的句子”,不注重语句的协调性。皮皮告诉南都记者:“我判断一篇作品是否能称为诗的标准是语言的流畅性,一首诗首先要能读通,其次才是诗意。”

(图片来源:皮皮)

拼贴诗也有自己的历史。其实,类似的诗歌在国外有个专有的名字,叫作“Cut-up Poem”,用剪刀将文本从纸上裁下随意黏合的作诗方法被称作“Cut-up Technique”(剪裁法)。“剪裁法”实质上就是蒙太奇的手法,它始于绘画,后来被应用在文学创作上。这个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达达主义,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被作家威廉·巴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推广,自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中。

作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威廉·巴勒斯反对人类沦为语言的奴隶,他认为“剪裁法”通过对支离破碎意象的不断并置,展现了一个没有逻辑没有理性的无序世界,而这恰恰是我们意识的真实图景。这便是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信息。作家和读者最终从传统的语法和句法中被解放了出来:“任何人,只要有一把剪刀就能成为诗人。”

获得的快乐:每个人都是诗人

“乐在其中。”皮皮用一句话概括拼贴诗创作的过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成就感;拼诗时忘记时间流逝、单纯与文字作伴的沉浸体验;“惟陈言之务去”的舒畅;领会意外和巧合之美以及隐藏在日常词汇中的荒诞幽默……如此种种,皆是乐趣所在。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很久没写过诗了,这种方式可以让我的诗性‘苟延残喘’。”——皮皮

“假如你叫我抓着一支笔对着白纸干想的话,我可能很久都写不出来一首诗,但是你要是让我将已有的素材里拼贴的话,很快就可以产生一些很有趣的想法和很‘灵’的句子。”——灯余

(图片来源:灯余)

“我也想创作,我也想表达,但是我不会画画,写东西也需要长时间的构思,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太累了,没有过多的精力了。但是做拼贴诗的时间很短,下班后往桌子前一坐,不用思考太多,就能很投入、很享受地进行创作。”——灵秋风

“拼贴诗可以让每个人成为诗人。” ——小雪

不同的人表达了不同的创作感受,而灯余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她将写诗比作拉小提琴,把拼贴诗比作电音蝌蚪,“从零开始学小提琴很难,但是用电音蝌蚪却可以很快地奏出一首有调儿的曲子。”

一位外国的网友在一篇介绍“Cut-up Poem”的文章后留言:“剪裁法”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它没有所谓的二元对立的批判性观点,不分好坏、强弱、美丑、有想象力的或平庸的,等等。“拼贴诗”令大家如此沉迷的原因在于它的偶然性、包容性、可能性以及打破常规重组的魅力,正如受访者皮皮所说,“大家都有表达欲”。

(图片来源:昙昔日和)

这些意象的随机组合或许正是对我们早已被削平的想象力的一种挑战。它让失语的人找回语言,让呆板的人重拾浪漫,让温顺的人也试一下反叛,在生物课本中里寻找爱情,在药品说明书里发现“成年人的组成成分”。各位不妨试一下,你需要的不过是一张废纸、一把剪刀和一卷胶带。

采写:南都实习记者关星杨 南都记者马辉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