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东,1983年3月生于河南杞县,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任该校华语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北大百年新诗》等。
曾获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汉江安康诗歌奖、诗东西青年批评奖、后天批评奖、徐玉诺诗歌奖、周梦蝶诗奖。
正式出版有诗集《空椅子》、《云》、《忧郁共和国》、《世纪》,专著《1940年代的诗歌与民主》。与张桃洲共同主编《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第一辑6卷。
1.《秋天》
你涉水而来,满足火,
在靠近时远离。我看到
光的器皿一想圆满就破碎,
天空颅骨流出音乐的鲜血。
一种深沉的、明亮的教养
滋养着宇宙。让我不再贫乏。
太阳幸福,眼睛失明。
心在上升,负着矿石的重负。
树叶闪烁着摆脱光,一群苦役
淘金的日子。
在水边,鸟飞离自由。
我拒绝成熟,伤害着同类。
我和谷粒一起入睡,直到它们
变成你温暖的金玉良言。
点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火,是鲜血的颜色。秋天的万物充实而温暖,把我们的心灵带向远方,重回到海子的麦田。秋天是沉重的,因为它承担着一年的温饱。但同时秋天也是明亮的,事物都闪着光,做着梦,在向着各自的天空发出美妙的信号。
当人们放下心中的苦累,进入到秋天的田野,他们会发现,秋天不再陌生,如同亲人一样,你拥抱秋天的同时,秋天也把你揽于怀中。
2.《绳子的舞蹈》
他向空中的横梁抛出了一根绳子,
呼唤节奏,用闪电那惊悚的手法系紧。
他平躺在舞台上,看他怎样站起来?
也许还绑住了自己。交替分明的左右手
他用力拉那条虚构的空中绳子……
慢慢站起来,伴随着重金属的惊愕。
力,从哪里产生?如何传递?是什么?
我像一个观众那样赞叹着,但
突然想他应该将这条绳子打一个结,
将脖子伸进去:也许更能增益他的艺术;
模仿上吊,因为同样可以表演复活。
我不再困惑。而是愉快地看着他
不断重复自得的夸张动作:铲、铲、铲,
吃惊于他并没有死于劳动,而是不停舞蹈。
点评:
绳子不是绳子,而是象征,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象征。表演艺术家表演的不是艺术,而是他自己,是他对生活的理解或渴望。即便现实中不存在的,在他那里依然可以得到验证。于是乎,死亡得以呈现,在我们的印象中变得更加清晰。诗人告诉我们,逼近我们的不是死亡,而是无意义的劳作和停不下来的生活。
3.《昏昧中》
我在昏昧中,知道我不知道的东西。
我在昏昧中,不知道我知道的东西。
当光亮的虫豸撞击灯管,一面墙有多么迷茫,
成为世界的中心。死亡只是一个光源
寻访着爱的器官,为无形中的吸引力所动。
如果入睡的神,在夜里卷走铺盖,
宇宙在攀登一座塔楼,星系是恰当的旋梯。
我趴着睡觉时感觉到一个煎熬的地狱,
用压扁的鼻子出气。仰望天堂,
但仍难以阻止一群小鬼来到我的身上嬉戏。
我头脑的疲惫就像被拉得过长的橡皮筋,
天堂的摧残是无情的。想象自己
在洞里下沉则能很快入睡。醒来,抱着
时间的根蒂。为了抵制罪恶,我取消刑名。
黑暗没有实质,罪恶也没有实质。
昏昧中,我看到一个在胶水中站立的人,
一个数学的天使,双臂吃力地支撑起书本。
那本书的封面是天,封底是大地。
我看到一个,在房间中爬天梯的人。
没有恐惧,我看到的鬼,无法和人相比。
点评:
知道自己知道,是个聪明人,而知道自己不知道,则是个智者,伟大之人。诗人明显洞察到了这点,所以即便在昏暗和愚昧中,依然残存着一丝清醒的直觉。对于当事人,外界是一个世界,它冷漠,独立,充满着诱惑与变化。外在的事物在不断地干扰人的心灵,使得心灵无法安睡和静思。很多时候,时间的静寂就是死亡,时间停滞后是无边的空洞。在昏暗与混浊交织的静止世界,人失去了最后的力量。天堂,逻辑,数学,事物的命名和比喻,以及罪恶与爱,所有这些人间的事物或幻想,都变得越来越像人的“一厢情愿”。
你会禁不住问,上帝在吗?如果在,为何会有黑暗、死亡与罪。
4.《长春十四行》
从一开始,我的时间就比别人慢了许多,
火车穿过原野,犹如一个负重的矿工。
只有儿童和野人才不爱旅游,但这
不是旅游,我盘算着忘记装进行李的笔记。
仿佛只有阅读,才能满足对自我的兴趣;
而风景实在普通,回忆中,也似乎只有树:
细节和种类都已模糊。我时刻拿着一本书。
而现在似乎只有深夜才会涌起苦读的欲望。
如果待在那里,我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人?
或者,我依然是我。让魔鬼样子的金融学
进入浮士德的日常生活,再沿着但丁上升。
善和恶一样多,即使在教育中也是如此,
但最终也许善能胜出一点点,就如一个人
可以原谅他乡的乡愿,却不能原谅故乡的狭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