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将李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等人并列为唐代大书法家。明代董其昌将他与王羲之并称,誉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推崇之至。
与他同时代的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高适更是将他当作偶像,时刻追捧。当时年少轻狂的崔颢、王翰等人都对李邕保持一份敬重与敬仰。
李邕,人称李北海,他为人豪放不羁,刚直敢言,敢批逆鳞,故一再被贬,于天宝六年冤死。
他忠实的粉丝杜甫为他写下《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杜甫与他是同时代的人,他的诗绝非过誉。
集“文章、书翰、公直、辩词、义烈、英迈”于一身的李邕, 仕途坎坷,最后竟被“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诽谤诬陷致死,原因到底何在?
李邕才高名重,性格却不容于官场,最终酿成悲剧。
创新行书,超越书圣
李邕出生在盛世大唐高宗年间,书香世家,父亲李善,博学正直,所注解的萧统《文选》十分精善,为后人称道学习。
李邕江夏人,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少年时代,李邕曾在咸宁东南的钟台山石室读书习字。
唐代崇敬二王的书法,李邕开始学习时也是模仿王羲之,后面他另辟蹊径结合了钟繇的体式,一改王羲之的秀逸,形成自己刚健豪迈的个性风格。
在书法史上,唐太宗首创了以行书刻入碑文的形式,而李邕则大力践行。
李邕的一生写过众多的碑铭,据说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八百块,其中《麓山寺碑》最为著名。
唐代信陵君
人常说字如其人,代表着一个人的性格。
李邕在书法上力主创新,告诫世人:“学我者死,似我者俗。”这话很“李邕”。
为人狂妄,但真有本事。
李邕早年成名,有才华,有金钱,重义气,爱惜人才。
他出名早,一生撰写了八百块(碑铭)文章,接受馈送达许多万。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他喜爱结交朋友,爱惜人才。
《旧唐书》《新唐书》皆称李邕“能文养士”,仗义疏财,尤得晚辈敬仰,被誉为贾谊、信陵君一样的人物。
一年,李邕回故乡,遇到一位科举屡屡落地,而生活困难的远房族弟,心生同情,于是慷慨地提供了族弟的每月生活费,还经常给他送去各类典籍。
数年后族弟走上仕途,对李邕感激不尽,差人给他送银子去,但李邕却婉言谢绝,表示他不缺钱。
李邕就连写文章、书法得到的大笔稿费,也都用于赈济孤儿穷人,这真的是豪杰手段、侠义心肠。
书法家徐安贞为躲避奸臣陷害,不得不隐居在寺庙中,装哑巴,一次在寺院中被李邕碰到,将他同车接回,并赡养他,鼓励他在书法上继续有所成就。
李邕愿意结交名士是出了名的。史载:“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李邕鬻文获金,可以用来支付他结友交游的巨大开销,可是鬻文的事也不是常有的,总有手头拮据的时候。每逢这种时候,他就有挪用公钱之嫌。
这些小节也为他日后被杀埋下了祸根。
李邕敢于直言相谏,是一位少见的铮铮谏臣。
武则天时代,他拜左拾遗,在朝堂之上当着则天皇帝的面,就敢于和御史中丞宋璟,一同指责则天皇帝的心腹张昌宗兄弟以权谋私。武则天最后出人意料地接受了他们的谏言。
唐中宗时,郑普思用歪门邪道获得宠幸,被提拔为秘书监。
李邕上书告诫中宗李显,异端邪说不可信。
这次李邕的进谏并没有被中宗采纳,但是,李邕的大胆和敢言,显然获得了世人的好评。
李邕一向负有才名,却屡遭贬斥。世人都认为他既能写一手好漂亮的文章,又广为交朋结友,被誉为贾谊,信陵君一般的人物。正因为如此,朝内主事的达官贵人都忌恨李邕,仕途坎坷。
恃才傲物
李邕恃才傲物,“疏散无检,傲慢不忍”。
天宝年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唐玄宗去泰山封禅。玄宗车驾路过汴州,陈州刺史李邕为了在皇帝面前露脸,特意从陈州赶过去谒见,当然还要呈上一些自己撰写夸赞的辞赋文章,玄宗看了,非常赏识他的文章。
李邕一下子变得飘飘然,随口就说出自己的才华“当居相位”。
这话让中书令张说听到了,心中自然非常不悦,自然要找机会整治他。
不久李邕在陈州任上挪用公钱事发,张说抓住机会,要置他于死地。
没有想到这时出现了一个人,居然愿意替他去死,远在许州的县官孔璋上疏玄宗皇帝,请求皇帝宽恕李邕,让自己代替这个有才华的人去死。
这份上疏让玄宗大为感动,玄宗本来就无意处死李邕,只把他贬谪为钦州遵化县尉了事。
李邕和孔璋始终没有见过面,孔璋流配岭西而死,他的那篇真情实意的奏疏在天下流传,讲述李邕生平功过,也增加了李邕的传奇色彩。
蔑视权贵的诗仙李白听到了李邕的故事,到了山东自然要去拜访。
李邕在益都任上,李白在益都听到了另一个李邕见义而舍己相助的传奇故事。
这里有一个女子,丈夫被人谋害。女子持刀复仇,刺杀真凶而获狱,罪当极刑。
这时候李邕奋不顾身上书朝廷,救下女子,由此李白写下了叙事乐府《东海有勇妇》。
李白去拜访他的偶像李邕,李白性格洒脱,不拘俗礼,在宴席上高谈阔论,使得李邕不满,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这让李白愤愤难平,离别时写下了《上李邕》。
李邕的性格是柄双刃剑,友人受其礼遇恩惠,仇人遭其锋芒威胁。他最终的结局是他性格缺陷造成的。
一个书法家的悲剧
唐以来,朝廷存在着无数矛盾,特别是皇帝与储君之间。
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就是掌控太子,平衡朝局。所以一代名士李邕注定成了这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正月,奸相李林甫以“交构东宫”的莫须有罪名,先是杖杀了左骁卫兵曹柳绩等一批在京官员,又因为李邕送过一匹马给柳,认为俩人交往过密,又派爪牙赴青州,用木棍活活打死了时年73岁的北海太守李邕。
《旧唐书》说李邕“性豪侈,不拘细行,所在纵求财货,驰猎自恣”。
李邕行为很多方面,是与儒家伦理纲常相违背的,姚崇厌其“险躁”,张说恶其“矜炫”、“自云當居相位”。之后他交好李适之,得罪了李林甫。同时得罪玄宗朝三位宰相,也是很少见。
李邕因书翰名满天下,但他一生志向是在官场。
他在仕途上屡遭贬斥,虽然刺史为三品官,都不在官场的中心,远离权力。所以李隆基泰山封禅结束后,他赶去拜谒,也是希望得到皇帝的青睐。
姚崇、张说等执政者,惧怕其锋芒于己不利;杜甫等人感动于他的疾恶如仇,慷慨仗义。
李邕不溶于官场是注定的,但他的书法锐意求变、刻意标新,成为唐代书法里程碑式的人物。
#上李邕#返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