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中多次遭遇鬼神的存在。
有一次,苏轼在返回汴京(开封)的途中,途经一条山路,随行人员中有一人忽然像是着了邪,开始脱去自己的衣物,直到全身赤裸。苏轼连忙让人帮他穿上衣服,并将他绑起来,但衣服却依然莫名其妙脱落。大家纷纷猜测,这个人肯定是惹怒了山神。
于是,苏轼走进了山神庙,开始向山神解释情况。
苏轼说道,这人在人间就像蚂蚁和虱子一样渺小,山神为何要在他身上显现威力呢?即便他有些失礼或小偷小摸之处,也不至于需要您亲自来惩罚。毕竟您的管辖范围广阔,每天都有权贵肆意妄为,您也从未对他们发怒,今天却要对一个小人物发火,这实在是不合理吧?
祷告结束后,苏轼走出山神庙,猛然间一阵山风刮来,伴随着“震鼓天地,沙石惊飞”的声势。
苏轼问道,难道山神在听完后会更加怒火中烧吗?可我并不畏惧。
一行人在狂风中坚持向前,风势愈发猛烈,最终人和马都再也无法前行。随从们纷纷劝苏轼回到山神庙请求宽恕,然而苏轼却回应道:“祸福皆由天定。神若愤怒,那是他的事,我仍要继续前行,看他能对我怎样!”
没多久,狂风终于平息,那位受了邪的随从也恢复了意识。一切恢复了宁静,仿佛之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苏轼的一生是一段“神怒则怒,我行无阻”的旅程。他虽然也曾经历过阴暗时刻,却始终未被黑暗所征服。他生前与身后所展现的独特人格魅力,使得历史对他充满了包容与宠爱。
今天是苏轼诞辰988周年。尽管人生如梦,但仍祝你生日快乐,永远是我们的男神!
苏轼的家族世代居住在眉州(今四川眉山)。在公元1037年的春季,眉州的彭老山一片百花凋零,草木枯黄,一座原本秀美的山峰突然变得荒凉。多年后,当地的居民才意识到,这一年里,一位天赋异禀的奇才降生于此,山河的灵气仿佛都集中于他一人身上,被他所吸纳。这是关于苏轼诞生的民间传说。在历史上,除了帝王降生时会有各种祥瑞之象,像苏轼这样的文人政治家同样受到如此厚待,实属罕见。
苏家在当地是一个相当富裕的耕读世家。
苏轼的祖父苏序专门种植粟米,丰收后并不去掉外壳,而是盖上一个大仓库进行储存。经过几年,他积累了大约三四千石的粟米。人们都不清楚他的意图是什么。直到有一年,眉州发生饥荒,苏序便打开仓库取出粟米,首先用于救济自己的家庭和亲戚,接着帮助佃户与贫困的居民。当有人询问为何救灾时要使用粟米时,他回答说,粟米的特性坚韧,能够耐久保存,在缺粮时使用不会发霉。
苏轼的伯父苏涣是家族气运转变的重要人物。他在24岁时考中进士,打破了苏家“三代无显”的局面,成为了这个平民家庭中首位升为官宦的成员。苏轼在为苏涣撰写的祭文中提到,伯父为官清白,四处奔走,甚至将家庭事宜抛诸脑后,如今去世后,家中却一片贫困。这正是眉州苏家所秉持的家风。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年轻时被视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苏轼和他的兄弟在幼年时期,父亲常常在外闯荡,鲜有回家。兄弟俩的读书启蒙教育是由母亲程夫人负责的。
程夫人出身于眉州青神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她的父亲程文是位进士,并曾担任大理寺丞。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中,程夫人从小就喜欢读书,培养了她博学多识、端庄贤淑的个性。
程夫人曾亲自教授苏轼兄弟,指导他们读书。某天,她正带着儿子学习东汉的历史,读到《范滂传》时,感触颇深。范滂是东汉的杰出人物,因其学识和品德受到当时人们的敬仰。然而在党锢之祸发生时,他也不幸卷入其中。与母亲告别时,范滂表达了对生死存亡的看法,希望母亲不要为他伤心。范母则回应道,想要兼得品德名声与富贵长寿,实在是不易。我宁愿你舍弃生命,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阅读到这里,程夫人与儿子都被这段历史深深触动。过了很久,10岁的苏轼问程夫人:“如果我能成为范滂,母亲会支持我吗?”听到这句话,程夫人镇定地回应:“如果你能成为像范滂那样的忠臣义士,我又怎会不愿意做他的母亲呢?”从那时起,苏轼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广泛阅读,心系天下。
后来,苏洵将两个儿子送到州学学习。州学的教授刘巨是一位当地知名人士,教导苏轼兄弟二人声律和对对子等技能。有一次,在课堂上刘巨作诗赞美鹭鸶,当他念到最后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时,苏轼立刻提议道:“老师的诗确实不错,但能否将最后一句改为‘雪片落蒹葭’呢?”刘巨听后感到羞愧,便表示:“我不能再担任你的老师了。”
苏洵一生中曾三次参加科举,却每次都未能成功,因此他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名利,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为他们编写了数千卷书作为教材,并对儿子们说:“学习这些,能内修身外治人,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完成这些学习后,他们就能很好地修身齐家、治理国家了。他并没有按照科举大纲来教授儿子们,而是以孟子、韩愈和欧阳修的作品作为范本,帮助他们学习古文写作。
眉州虽处帝国的一隅,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苏轼和他的兄弟赴京参加科举的那一年,眉州涌现了13位进士,令全国瞩目。在这个后来被陆游誉为“郁然千载诗书城”的西南小城,苏轼自幼便沐浴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
苏轼在7岁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听到一位90岁老尼姑讲述后蜀宫的往事。这位老尼姑年轻时曾随师傅到后蜀宫中做法事,在一个夏夜,她亲眼见到了后蜀皇帝孟昶与宠妃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共度良宵,吟诗作词。经过几十年,她依然能背诵当晚所听到的词句。
在老尼姑讲述这些往事时,童年的苏轼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她所背诵的词句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四十年后,他仍然记得开头的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此时的苏轼已经成为一位文学才子,他断定这首早已失传的蜀宫词应该是《洞仙歌》,于是他以这两句词为开端,续写出了一首完整的词作:
冰清玉洁,凉意袭人无汗。水边殿内,微风送来阵阵香气。绣帘轻启,一轮明月偷偷照映,未曾入睡,歪着枕头,发饰与鬓发纷乱。
起身轻握素手,庭院寂静,偶尔可见星星穿越银河。请问今夜如何?夜已届三更,金光淡薄,玉带低垂。然而,西风何时会来,不知流年在暗中悄然变换。
——出自苏轼的《洞仙歌》
在年轻的时候,苏轼和弟弟外出游玩,路过一个小院时,看到墙上挂着两句诗:“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他们思考了很久,觉得这两句诗很有趣,但却不知作者是谁。许多年后,苏轼被贬到黄州,暂住在禅智寺,寺中的僧人们都不在。半夜时分,突然下起了雨,雨水敲打着竹子,发出滴答声。就在这样的情境中,苏轼不由得想起了少年时所读的那两句诗,感慨万千:
佛灯逐渐暗淡,饥饿的老鼠悄然出现,山中的雨骤然降临,修长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谁的旧诗句,想必你已经了解我此刻的心情。
那时,故乡眉州已无法再回去,但他常常回忆起童年往事。在无形中,许多缘分早已在当年那个悠闲的小城少年身上注定了结局。
公元1057年春天的帝国科举考试中,人才纷纷涌现,光辉耀世。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同时考中,出类拔萃。
苏轼在考试中所写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差点让他荣获当年的状元。由于当时采用匿名制,主考官欧阳修怀疑这篇优秀的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所作,因此为了避免嫌疑,他将这篇文章的排名下调了一位。结果在揭榜时,才发现这个作品竟然是苏轼的杰作。
然而,苏轼兄弟一上榜,舆论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与同样上榜的曾巩不同,苏轼兄弟此前并不出名,许多读书人对此表示不满,开始进行抗议。在这个关键时刻,文坛领袖欧阳修出面解决了问题。
欧阳修在多个场合对苏轼赞不绝口,他表示后辈英俊,自己不如苏轼,愿意让位。他还提到,30年后将不会有人记得他欧阳修,文坛将会是苏轼的舞台。
当苏轼前去拜访并感谢欧阳修时,欧阳修问他,文章中提到远古的尧帝时期,皋陶作为司法官,有个罪犯被判死刑,皋陶三次请求处决,然而尧帝却三次赦免了他。这一典故源于哪里?
苏轼回答道,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孔融传》的注释中。
苏轼离开后,欧阳修急忙去翻阅《三国志·孔融传》,想再次找到那个典故,但却没有找到,心中感到颇为烦恼。下次见到苏轼时,他又忍不住向他请教。
苏轼回答说,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将袁绍的儿媳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这让孔融感到极为不满。他说道:“当年武王征伐纣王时,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立刻问这个故事出自何处,孔融却回答说:“并没有确凿的出处,只是根据当今的事情推测古代的情形,纯属臆测而已。”学生们也是根据尧帝的仁爱与皋陶的严法来进行类似的推断,亦是凭空想象。
本来这是苏轼虚构的一则典故,但他却将其解释得如此独特而生动,以至于欧阳修听后非常佩服,之后也多次向他人赞赏苏轼的博学和对书籍的运用。他相信,未来苏轼的文章必将独树一帜,傲视群雄。
三年后,为了参加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苏轼和他的兄弟决定一起搬到一个驿站复习。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他们恰好读到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这让兄弟俩感慨万千,他们意识到,虽然现在形影相随,但一旦走上仕途,就会各自远行,面临漫长的分离。当晚,两人约定,未来如果功成名就,一定要尽早归隐,一同回到故乡眉山。
在后来的岁月中,他们始终无法忘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所做的承诺。然而,身处仕途,身不由己,他们最终无法实现这个简单而美好的梦想。
兄弟二人的考试相对顺利。宋仁宗结束考试后回到宫中,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自豪地对曹皇后说道:“今天我为子孙选出了两位宰相!”
苏轼兄弟正式踏上了仕途。苏轼的第一任职务是大理评事,准备前往凤翔府担任签判,而苏辙则申请在汴京侍奉父亲。1061年,一个寒冷的冬日,苏轼带着妻子王弗和尚在襁褓中的长子出发了。苏辙骑马一路陪伴送行,直到行至数十里外才返回。这是他们20多年来的首次分别,令两人都感到十分伤感。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苏轼望着弟弟离去的身影,忆起一年多前他们之间的风雨承诺,提笔作诗,希望二人都能铭记初心,而不因追逐官职而迷失方向。
苏轼的第一任上司是凤翔知府宋选。宋选为人勤勉,几乎所有事务都亲自负责,这为苏轼提供了最初的官员能力榜样。苏轼在进京赶考时曾途经凤翔,打算在官府驿站过夜,却发现那里的环境破旧,根本无法居住。然而,当他如今以官员身份再次来到凤翔时,发觉驿站已在新任知府宋选的带领下焕然一新。这件小事令苏轼深受启发,他特意写文章指出,许多人只想做大事而忽视小事,这是普遍的问题。唯有去除对小事的轻视,从小处着手,才能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苏轼从宋选那里领悟到了务实为官的精神,因此在他担任多个地方长官期间,都能够为当地群众带来福祉。
然而,对于刚踏入仕途的苏轼而言,他已经深感无力。他始终怀着对民众的悲悯之情来履行职责,却发现许多问题根本超出了他的权限。在面对国家制度的困境时,他常常感到作为官员的自己无比羞愧。
1063年,嘉祐八年三月,宋仁宗去世。为了修建帝陵,凤翔府必须提供大量木材。光是这件事,就耗费了苏轼五个多月的时间。当时正值大旱,河流干涸,木材根本无法运送,这让苏轼倍感痛苦。他在诗中提到,帝陵的工期紧迫,地方政府和县城都在催促百姓,谁都不敢反对皇帝的后事。然而,他却表示“民劳吏宜羞”。作为官员如果不能为百姓谋求福祉,反而让他们承受沉重的负担,就该感到羞愧——这既是对其他官员的警示,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他因此感到沮丧,认为当官毫无意义。某天,他站在宝鸡县的斯飞阁上,眺望远方,开始怀念起家乡。他在心中自问:“是谁使我对官位念念不忘,却轻易抛弃了故土呢?我这一生是不可能像渔夫和樵夫那样过着悠然的生活了!”
宋选离任后,凤翔知府的职位由陈希亮接任。陈希亮是眉州人士,理论上来说,他不仅是苏轼的同乡和前辈,同时也是他的上司,因此两人应当有和谐的共事关系。然而,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却相当紧张,给苏轼带来了不少麻烦。
历史记载,陈希亮是一位作风果断、刚正不阿的能干官员,他一生不靠他人容貌,“无论王公贵人,皆对此心生畏惧。”上任之后,他听到凤翔府中的差役们都称苏轼为“苏贤良”,便十分愤怒地说道:“府的判官就是判官,什么贤良不贤良的。”尽管惩罚落在差役身上,受到影响的仍是苏轼。
因为苏轼才华出众,他撰写的公文在宋选任职期间几乎没有被修改。然而,陈希亮则有所不同,他总是直接进行删减,反复表示不满。这让以写作自豪的苏轼感到颇为沮丧。
随着两人间的摩擦增多,苏轼渐渐不愿与陈希亮同处一室,甚至在官府的宴请和衙门的会议上都选择缺席。陈希亮怒火攻心,向朝廷上奏弹劾苏轼,结果导致苏轼被罚了八斤铜。
年末时,陈希亮兴建了一座凌虚台,落成后邀请苏轼为此撰写一篇纪念文章。
年轻气盛的苏轼觉得“报复”那位“恶上司”的机会终于来了,因此他信手写下了《凌虚台记》。这篇文章与一般的庆祝盛事的颂扬文章截然不同,其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通过建立高台来炫耀于世是不切实际的。苏轼在文中提到,不必谈论高台的兴起或倒塌,事实上这类事物本就易于腐朽。即便你真具备可依赖的才能,也不应该寄希望于一座高台留名于史。
以如此讽刺的方式暗指凌虚台的建设者,陈希亮读完后却没有做出任何修改,反而命人将其原文刻在石头上。
多年之后,苏轼才领悟到陈希亮为何总是要为难他。陈希亮曾私下对他人表示,自己压制苏轼的锐气,是因担心他年轻时得意,未来会遭受重大损失。得知这一点后,苏轼终生感激这位前辈的恩情。
陈希亮的儿子陈季常,后来成为苏轼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成语“河东狮吼”便是苏轼调侃陈季常畏惧家中的妻子而创造的。苏轼曾应陈季常的请求,为陈希亮撰写传记,其中有一段写道:“轼在凤翔任职,实际上才跟随公(陈希亮)两年。那个时候年轻气盛,愚昧无知,多次与公争辩,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后来对此感到懊悔。”由于无法领悟到陈希亮故意为难自己的深意,苏轼已经为此深感后悔。
正是因为有像宋选和陈希亮这样的人,在积极鼓励和负面打击中,苏轼才逐渐变得成熟和超脱。
苏轼在凤翔工作了三年多。宋英宗希望破格将他提拔到翰林院,担任皇帝的秘书,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或编写起居注——历史上许多宰相都是从这个位置晋升而来的。
然而,宰相韩琦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苏轼年纪尚轻,经验不足,骤然提拔会无法赢得大家的认可。
最终,苏轼参加了馆阁考试,并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了一名直史官,专责编纂国家历史。
在此时,苏轼的妻子王弗去世,享年仅27岁,留下一个不到7岁的儿子苏迈。王弗在16岁时嫁入苏家,与苏轼共度了十年的幸福婚姻,然而这段美好时光却以悲剧告终,两人不得不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苏轼回忆起王弗初嫁时的情景,那时她在一旁做着针线活,没人知道她其实文雅识字。直到有一次,苏轼在朗读时突然停顿,王弗在一旁轻声给予了提示,这让苏轼大为震惊。他便拿起书逐一询问王弗,意外地发现她都能正确回答。
苏轼任职后,王弗陪着他来到凤翔。每当有客人来访,王弗都会躲在屏风后面倾听他们的对话。客人离开后,她会协助丈夫判断这人是否值得交往。她明白丈夫性格直率,曾因此受过不少委屈,因此希望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帮助他减少损失。苏轼回忆道,她的观察和判断往往事后得到了验证。
王弗去世后,苏轼长时间感到失去了依靠,心中十分失落。在她离世十年后,他仍然梦见了她,醒来时悲痛不已。他披上衣服下床,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感人至深的悼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王弗去世的第二年,即1066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朝廷派出官船,将苏洵的灵柩护送回到眉山老家。苏轼与他的兄弟们则护送灵柩返回故乡,守丧。这也是这对兄弟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当苏轼在经过27个月后重返帝都时,朝政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1069年,即熙宁二年,年轻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负责改革,开启了对北宋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新政策。然而,从一开始,朝廷中的士大夫们就未能形成共识。这使得后来的朝廷政治陷入了分裂、互相攻击和党派斗争的局面。
在1070年的科举考试中,吕惠卿担任主考官,苏轼则是考官之一。由于当时考生们了解到皇帝对变法的热情,他们在试卷中纷纷赞美变法的伟大。有一位名叫叶祖洽的考生在试卷中写道:祖宗法度若只是苟且遵循,皇帝应与杰出的臣子一同“合谋而鼎新之”。这种言论本身并无不妥,但由于考官们的立场不同,对此言论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苏轼认为,叶祖洽这样的考生在向君王献媚,因此应予以淘汰。然而,主考官吕惠卿却将叶祖洽的试卷评定为第一名。
苏轼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愤怒,立即给宋神宗上书,指出古代名医总是根据自己的专长来治病,如果没有能力就不敢轻易尝试。然而如今的医者则是“未能察脉而欲试华佗之方”,这与杀人并无二致。
宋神宗在阅读完后,不仅没有对苏轼的直言不悦,反而很赞赏。他将苏轼的上书呈给王安石,王安石则表示,苏轼的确才华横溢,但可惜的是方式不够正当。
宋神宗最终决定召见苏轼,希望与他见面交流。
1071年,熙宁四年正月,宋神宗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苏轼。在面对皇帝询问其变法意见时,苏轼坦率地指出皇帝“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实际上是在批评皇帝对变法的急切态度。宋神宗稍作沉吟后表示,这三句话他一定会认真思考。
退朝后,苏轼兴高采烈地向同事和朋友分享了此次召见的经历。这件事不久便传到了王安石耳中,他对此颇感忧虑,担心苏轼的书生见解会对皇帝的决策产生影响。
不久,针对中书政事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朝廷决定成立编修中书条例的机构,意在进行吏治改革。宋神宗考虑到苏轼,打算将其调入这个新部门。当皇帝向王安石征求意见时,王安石毫不避讳地表示:“苏轼与我在学识和观点上有明显的分歧,不适合担任此职。”
后来,宋神宗再次考虑任命苏轼担任修起居注的职务,这是一个最接近皇帝的侍从职位。王安石再次坚定地反对:“陛下只是听了苏轼的一些言论,这些言论并无实用价值,恐怕不应贸然任用。”
最终,在这次人事任命中,苏轼被任命为开封府判官。王安石的用意在于让繁琐的京城行政事务拖住苏轼,使他无法对朝廷事务发表看法。
后世对这场改革的回顾,已很难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评价各方的选择与行动。简而言之,王安石目光远大,他主张改革是为了对皇权和国家实力负责。通过这次改革,北宋的确有所增强,特别是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但他未能看到背后所付出的代价。而苏轼所看到的,正是改革所带来的代价。
与王安石的观点相对,苏轼的视角更为平民化,他注意到了变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对普通百姓的剥削。这种认识与苏轼的情感、背景以及生活地区有着密切关系。苏轼出生于四川,而在北宋建立后的五十年内,四川是全国动荡最频繁的地区,曾爆发过王小波、李顺、王均等多次起义。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朝廷征服四川后采取了极为严苛的剥削政策,导致当地底层民众走投无路。这样的一段历史与苏轼的生活紧密相连,仅仅相隔三四十年,他对此必然有着深刻的体会。于是,当他看到底层人民在王安石变法的压迫下痛苦挣扎时,他自然会选择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
李一冰在《苏东坡新传》中指出,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蜀人一种独立的思想基础——他们擅长辩论且喜爱论理,不认可世上有任何权威的存在。苏轼在从政期间,往往采取反对当权者的立场,积极投入争论与辩论,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苏轼曾对朋友表达过:“我性格上不愿意忍耐,心中有言如同食物中有苍蝇,不能不吐露出来。”
因此,政治斗争的阴暗面迅速笼罩了他。
御史谢景温对苏轼提出弹劾,指控他在五年前因父亲去世而乘坐官船返回蜀地时,借机满载货物,非法贩卖盐和瓷器等物品。面对这一毫无依据的指控,朝廷竟然认真对待,派遣六路军队进行调查。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这场影响不大但极具侮辱性的诬告事件,严重损害了苏轼的声誉,世人不问真相,只知道苏轼涉嫌“贩私”罪。
苏轼只能请求被贬至外地,前往杭州担任通判一职。
至此,那些反对此次变法的人,如欧阳修、司马光、范镇等,纷纷选择退休、归隐或离开京城。变法派在人事方面实现了彻底的胜利。
在前往杭州任职的途中,苏轼途经陈州(今河南周口),与弟弟苏辙一家欢聚,并在那里停留了两个多月。之后,苏辙陪伴哥哥前往颍州(今安徽阜阳),并共同拜访了已辞职并定居于此的恩师欧阳修。欧阳修已届六十,鬓发斑白,步伐迟缓。他一生经历了起伏不定的仕途,遭受过无数的攻击和谣言,许多不堪入耳的污蔑之词都落在了他身上。在过去两三年的政局动荡中,苏轼逐渐深刻体会到了恩师所经历的艰辛。
苏轼兄弟与欧阳修一同饮酒作诗,畅所欲言,度过了整日时光。这次相聚是他们最后的重逢,次年,欧阳修便因病去世。
在杭州,苏轼对新法的实施感到无法压抑的不满。他在诗作中讽刺新法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漠视,这为他后来的文字狱事件积累了“证据”。
新法实施后,官府开始征税只收现金不收粮食,导致粮食贬值和货币短缺。以救济农民困境为名,官府推行的青苗法实际上为底层民众设下了一个“陷阱”。尽管其初衷并不算太糟,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演变为强制性的措施。地方官员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息,争取功名利禄,除了规定的利率外,还额外强加各种名目的收费。本利累加,加上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农民根本无法偿还国家的贷款。在官府的强逼之下,他们不得不向豪强富户高利贷借款偿还官债,最终导致家破人亡。
苏轼在一首诗中对青苗法进行了讽刺,提到: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农民向国家借了款项,结果却一无所得,导致破产。更令人无奈的是,青苗法的手续极为复杂,农民为了办理这些贷款流程,往往要在城里耗费大半年的时间,耽误了生产工作,唯一的“收获”就是让孩子学会了城里人的腔调。
这些破产的农民最终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开始从事私盐贸易,造成杭州官府的监狱人满为患。即使到了除夕,苏轼依然忙碌着,一一核对狱中囚犯的姓名。他深知这些囚犯实属被迫而为,心中渴望将他们释放。然而,他始终没有这个勇气,只能在心底责骂自己过于胆怯: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苏轼坦诚自己有些怯懦,这段时间开启了他的词作之旅。从此,一位非凡的词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在中举之前,他专心于读书,因年纪尚轻,没能参与宴会饮酒,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接触被称为“艳科”的词这一文体。在他初入仕途的前十年,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儒家入世者,他并没有心力和欲望去关注词的创作。直到担任杭州通判后,他才遇到了前辈词人张先。
张先是宋朝初期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带有“影”字的词句而闻名,因而有“张三影”的称号。尽管苏轼与张先相差近五十岁,但两人在一起时颇为惬意。张先成为苏轼进入词坛的引路人。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提到,张先在85岁时迎娶了妾侍,苏轼用“一树梨花压海棠”来调侃他。张先在89岁去世时,苏轼写下了《祭张子野文》来表达哀思,并回忆起他们在杭州建立的深厚友谊。
苏轼在进入词坛后的短短四五年间,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是在1076年的中秋节,40岁的苏轼在明月的映照下,思念着自己的弟弟苏辙,酒兴正浓之际,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那时,苏轼已经离开杭州,担任密州(现今山东诸城)的知州已有两年。写下这首词的次年,他被调往徐州,随后又被派往湖州,直到一场险些丧命的监禁事件降临到他身上。
1079年,元丰二年。命运的重大厄运让苏轼险些难以承受。
有人利用他的诗作和上表,进行文字狱的抄袭,指控他讽刺朝廷政事。于是,朝廷下令逮捕他!
那时,苏轼担任湖州知州。从京城开封到湖州路途遥远,新党派的核心人物、御史台的中书丞李定为了挑选执行逮捕的人选而苦恼,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决定由皇甫僎担任抓捕的负责人。
皇甫僎带着他儿子和两名台卒,日夜兼程赶往湖州。此时,驸马都尉王诜向苏轼的弟弟苏辙报信。苏辙立刻派人前往湖州,期望能赶上皇甫僎,让哥哥提前了解到消息,以便做好心理准备。
皇甫僎的儿子在途中不幸生病,耽误了行程。结果,苏轼得以提前得知即将降临的命运。
然而,当皇甫僎和他的随行人员抵达湖州的地方官署时,苏轼依然感到十分恐惧。根据他事后的回忆,两名抓捕的士兵拘押他这位地方官的方式,如同逮捕一名盗贼一般。
苏轼心中确信自己必死无疑,最先想到的是与妻子道别,并给弟弟苏辙留下遗书,以托付后事。当船行至太湖时,他曾想投水自尽,但意识到一旦自杀可能会连累弟弟,于是他最终忍住了这一冲动。
在苏轼入狱的日子里,有些人坚决想要将他置于死地,而另一些人则为这位当世杰出的人才辩护。甚至包括他的政治对手、已在金陵隐退的王安石也为他求情:“怎能在圣明的时代杀害有才之士呢?”
某个夜晚,一个陌生人悄然走进苏轼的牢房,没说一句话就躺在他旁边入睡。第二天一觉醒来,那人对苏轼说道:“恭喜你。”苏轼满脸困惑,不明其中含义。那人笑了笑,接着说:“只需安心入睡即可。”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牢房。
后来,苏轼才明白,那人是皇帝派来监视他是否心怀叛逆的侍卫。看他睡得沉稳,那人便意识到苏轼内心无愧,于是返回报告。宋神宗原本不忍杀苏轼,现在终于能够对大臣们说道:“我早就知道苏轼问心无愧。”
在监禁了四个多月后,朝廷的裁定终于出来,苏轼被贬至黄州(现今的湖北黄冈)。
出狱的那天,苏轼再次挥笔作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最后一句运用了一个典故,提到了唐代长安城内因斗鸡而著名的贾昌,他年纪轻轻便受到热爱斗鸡的唐玄宗的宠信。苏轼在此蕴含的意思是,如今的朝廷上满是迎合皇帝、谄媚奉承的人,而我与这些人绝不为伍。
写完后,他意识到自己再次触犯了忌讳,无奈地放下笔,大笑道:“我真是无可救药。”
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名义上只是团练副使,这个小官职并没有实权,实际上是受朝廷监管,无法随意离开。苏轼的到来使得黄州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坐标。在这里,他将创作出宋词豪放派的经典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在黄州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洗礼。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可谓一路畅通,被视为未来的“太平宰相”。然而,如果没有经历这些挫折和考验,今天世人所熟悉的那位超然洒脱的苏轼也就不会存在。
苏轼刚到黄州时,难以适应人生的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几乎切断了与朋友的联系,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态。在黄州定慧院居住期间,他写了一首词,表达了他孤独而坚韧的内心感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安顿下来后,曾感慨道:“我身着草鞋,乘着小舟,漫游在山水之间。访客来时,总是以不在为由推辞,往来的书信如山般堆积,已经不再回复。这种生活的滋味非常美妙,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自由。”在被帝国官场抛弃,远离正常的升迁轨迹后,苏轼终于领悟到了人生新的境界。
他化身为一位农民,走入田野、集市和江边,与不同的人交谈。如果对方无法分享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他便请他们讲个鬼故事。对于那些拒绝的人,他则回应说,随便编一个也好。他非常享受这种无须让人了解自己身份和经历的生活状态,“自喜渐不为人知”。
正是在黄州之后,苏轼逐渐成为了历史上潇洒的苏东坡——尽管“东坡”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源于他的困境。
在黄州,苏轼一家的生活开销相当节省,但由于缺乏收入,他带到黄州的资金最多只能支撑一年。一年后,苏轼一家陷入了困境。这时,苏轼的好友马梦得跟随他来到黄州,注意到城东有一片荒凉的坡地,于是向官府申请获取那块土地。
马梦得与苏轼同年同月出生,都是摩羯座。正如苏轼所言,这个星座“无富贵人”,因此他和马梦得都属于拮据者。不过如果真的要评选最贫困的,马梦得毫无疑问会是冠军。这个比苏轼还要倒霉的穷人,却成功帮助苏轼获得了一块能够维持生计的荒地。
苏轼把这片没有名字的高地命名为“东坡”,自此,他便自称为“东坡居士”。
他乐于享受着农民的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他在东坡上点燃了一把火,烧掉了杂草。意外的是,火灾过后,他发现了一口隐秘的水井——这样一来,耕种和灌溉都不再成问题。他购买了一头牛,并添置了锄头、镰刀等农具,开始种植小麦。在丰收后,他让妻子王闰之用小麦与小米混合做饭。尽管孩子们觉得难以下咽,他却吃得津津有味。
王闰之是王弗的表妹。在王弗去世后,她成为苏轼的妻子。她了解苏轼喜欢喝酒,却酒量不佳,然而从未干涉他饮酒。如果苏轼心情不佳,她总会提议道:“我为你准备点酒怎么样?”
苏轼似乎对自己的农耕生活感到十分满足,清晨他总是带着农具和一壶酒出门,累了的时候就喝口酒,困了就会在田地里小憩。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描绘了自己的“产业”:五间房屋、十多块果树和蔬菜,外加一百多棵桑树。
晚上,他在灯下反复抄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这首词中,他觉得自己前世便是陶渊明:“梦中醒来又醉去,唯有渊明,正是前生。”
有一次,他与朋友们在深夜聚饮,醉卧又清醒,醒来再沉醉,回家的时候已是三更。他站在门外敲门,却无人应答,只听见家中仆人沉沉的鼾声。他无奈之下只好蜷缩着身子,坐在门前,隐约听见夜里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这首词在黄州城流传开后,人们传言苏东坡唱完此歌后,将衣帽挂在江边,乘舟离去。黄州知州徐君猷得知此消息后,心里十分紧张——他对苏轼负有监管之责,于是急匆匆跑到苏轼的家门口。可到了那里,却听见苏轼的鼾声,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对于苏轼来说,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黄州安定下来。毕竟东坡是个官地,谁能保证以后不会被收回,因此苏轼打算自己购置一块土地。
春天,他和朋友们前往黄州东南的沙湖考察土地,途中却突如其来地下起了大雨。其他同行的朋友纷纷感到窘迫,唯有他在淋雨中写下了一首绝佳的词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当他和朋友再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他对个人的处境早已释然。历史的交融与风景的浸润,锻造了他开阔的心境。他创作了被称为“古今绝唱”的经典词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个经历涅槃的苏轼回归了。他已无惧任何打击。
在苏轼被贬到黄州的四年中,皇帝始终没有忘记他。
在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被调任汝州。汝州距离北宋的政治中心并不遥远,这暗示着苏轼的政治状况有所好转。苏轼本打算上奏谢表,表明自己愿意在黄州安度余生,但经过考虑,既然这是宋神宗的好意,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即将离开自己辛苦打理的田地,以及那经过一番努力才安定下来的生活和内心,内心难免感到些许留恋。没过多久,他刚向朋友索要了一批柑橘树苗并将其种下,心里想,恐怕再也无法看到它们茁壮成长、结出果实了。
苏轼从黄州北上,在旅途中特意前往金陵拜访已经隐居了八九年的王安石。
那天,王安石骑着一匹驴子前往码头迎接苏轼。苏轼甚至没有戴上帽子,就上岸对他说:“今日我敢以平民的服装来见大丞相!”王安石开怀大笑:“礼仪难道是为了我们这些人设立的吗?”这句话源自《世说新语》,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说。自从被罢免相职,彻底退出政坛后,王安石的思想变得相当开明。此时,苏轼并不忘调侃王安石:“我也知道,您这位相公并不需要我。”意思是,他们在政治上并不合拍。
尽管在政治观点上有所不同,但这并未妨碍两位同时代的巨星保持私下的友谊。在金陵期间,他们抛开了变法的争论,相约一起游览山水,频频作诗互唱。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在这个时期,苏轼仍然打算“购田于金陵”,希望能与王安石一起隐居于钟山。尽管最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但在当时,苏轼的内心状态是非常真实的。他明白自己应当像王安石那样,尽早选择隐退。
因此,苏轼并没有急于前往汝州。他向宋神宗上奏了一份表文,解释因为“资金匮乏,前往汝(州)的距离较远,二十多口人不知该去哪,饥寒的困扰近在眼前”,请求暂时不去汝州,而是先去常州居住。最终,他得到了批准。
不久之后,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登基,高太后因哲宗年纪尚幼而代为执政。隐居于洛阳、专心著书长达17年的司马光被重新召回任相,新党势力被彻底镇压,朝政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苏轼很快被召回京城,晋升为翰林学士,并担任知制诰及礼部贡举的职位。
在这场被称为“元祐更化”的政治变革中,权力掌握在司马光手中,即便身患重病,他仍坚持要全面废除新法,最后几天上朝时也因此忙得不可开交。苏轼在遇事时直言不讳的个性再次显露,他建议朝廷应综合考虑利弊,保留变法中有益的措施。他本人主张保留免役法,同时废除青苗法。然而,司马光却对他的劝告置若罔闻。
王安石起初对朝中的变动保持沉默,直到免役法被司马光正式废除后,他才悲痛欲绝地感叹:“连免役法都要被废除吗?我与先帝可是经过两年研究才推行的,所有细节都已充分考虑。”1086年,元祐元年,王安石与司马光相继去世,但由变法引发的内耗与争斗却依然没有停止。
朝廷内逐渐出现了洛党、朔党和蜀党之间的争斗。北宋政坛对蜀人一向有偏见。尽管苏轼在世时声名显赫,但他始终没有真正掌握权力。每当他被提名为宰相候选人时,朝中的言官便会以“蜀人太盛”来加以阻拦。苏轼虽然被视为“蜀党”领袖,但高太后对苏轼和苏辙兄弟非常了解,她说:“我清楚,你们兄弟在朝中一直是孤立的。”
回到汴京四年后,因无法忍受政治斗争,苏轼多次请求辞职,最终在1089年获准调任杭州知州,从而离开了这个纷扰的地方。
尽管苏轼因文学才华而声名显赫,但他其实是一位实事求是的官员,无法忍受朝廷中冗长且毫无意义的政治斗争。对他而言,作为一方的父母官,为民众办实事才是最令人心安的角色。在其从政生涯中,他曾担任密州、徐州、湖州、杭州等多个地方的首长,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积极进行改革,铲除弊端,通过法治惠民,兴修水利,积极应对灾害,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根据宋代文人的笔记记载,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经常选择在西湖边办公。他早晨从涌金门划船而来,中午在普安院用餐,然后在冷泉亭处理公文,挥笔如风雨般迅疾,傍晚则骑马回家。
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勤勉施政,心中充满对群众的深切同情与理解。即便没有那些广为流传的诗词作为光环,这样的地方官员也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在担任杭州知州后,当地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和歉收,并爆发了瘟疫。《宋史》记载当时的情况称“饥疫并作”。苏轼向朝廷上书,请求减免本地上供的米粮三分之一,并组织了灾民救助工作。面对疫情,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圣散子”的药方,这个秘方是从他在蜀中的朋友巢谷那里得来的。巢谷对此秘方极为隐秘,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愿意传授。最后,在苏轼的再三请求下,巢谷终于同意把他带到江边,要求他对着江水发誓,绝不向他人透露。然后,他才把秘方交给了苏轼。然而,当面临百姓生死存亡时,苏轼已经无暇顾及誓言,他公开了这个秘方,并在街头架起大锅,煎制汤剂,帮助了无数人。
在此次瘟疫中,苏轼还从公款中拨出二千缗,并带头捐赠五十两黄金,成立了“安乐坊”,作为救助贫困病患的公营医疗机构。安乐坊后来成为北宋安济坊的雏形。
史书记载,苏轼在杭州期间做了大量实事,杭州居民对他的恩情深表感激,家家户户悬挂他的画像,并在饮食时必定祝祷他。
苏轼去世后,一位老和尚回忆起他年轻时在寿星院出家的时光,常常在夏日看到苏轼赤脚独自上山。苏轼常向他借一把躺椅,移到竹林下,脱去长袍,赤裸着上身在午后的阳光下小憩。突然,他注意到苏轼的背上有七颗黑痣,排列得像北斗七星一样。老和尚说,这显示出苏轼是来人间做客的神仙。
“神仙”不仅是来完成使命的,也是来经历轮回的。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开始亲自处理政务,新党再次崛起。1094年,绍圣元年,58岁的苏轼被流放到惠州。
在惠州,苏轼继续追求美食的艺术。早在黄州时,由于经济拮据,他独创了猪肉的烹饪方式,成为后人称颂的“东坡肉”的发明者。如今,他又被称为“羊蝎子之父”。
由于受到贬谪,苏轼在惠州无法与当地权贵争抢上等羊肉。他私下叮嘱屠羊的人,留给他一些没人要的羊脊骨,尽管骨头上也有一些肉。将这些骨头带回家后,他先是将羊脊骨煮熟,然后撒上少许盐,再用酒淋在骨头上,最后放在火上烤至微微焦香。他整天在羊脊骨上挑拣细肉,自称吃起来如同海鲜般美味。
在致弟弟苏辙的信中,他打趣地说道,老弟,你的生活如此富足,天天享用美味的羊肉,吃得连骨头都碰不到,怎么能理解这种美味呢?信的最后,他又提到,这种吃法倒是不错,只是每次自己把骨头上的肉剔干净后,身边的几只狗却显得很不高兴。
苏轼在惠州期间也迷上了岭南的美味——荔枝。他对儿子开玩笑说,千万别让政敌们知道岭南有荔枝,否则他们肯定会蜂拥而至,争着与他分享这美味。
1097年,绍圣四年,苏轼被贬至偏远而荒凉的海南岛儋州。
长子苏迈前来送别,苏轼仔细吩咐后事,仿佛是在道别。他决定到海南后要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然而到达海南后,他才明白当地人并不使用棺材,他们在长木上凿出凹槽,活着时用来存放米,死后则用来放置尸体。
有一次,他在田埂上唱歌走路时,碰见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对他说:“先生以前一定过得富贵,不过这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他听后,不禁感到震惊。
他常在海边伫立,望着茫茫的海天,心中只觉得自己很可能无法逃离这座孤岛。然而,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这个世界的人,岂不是都被辽阔的海洋所环绕吗?而他就像一只蚂蚁,掉入一小片水洼,便以为自己陷入了大海,慌忙爬向一片草叶,却不知道自己将漂流到何处。不过不久后,阳光照耀,水洼干涸,那只小蚂蚁得以生还,见到同伴时,忍不住哭诉:“我差点就再也见不到你了。”这只蚂蚁的遭遇显得可笑,但在天地之间,人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孤岛上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苏轼,最终依然得到了命运的最后一丝恩惠——1100年,随着宋哲宗的去世,朝政再次发生变动,苏轼被允许北归,活着离开了海南。
第二年正月,苏轼一家在返回北方的路上,在大庾岭的一家小店停留休息,一位老翁问跟随的仆人:“您们的官员是谁?”
“苏尚书。”
“是苏子瞻吗?”
“没错。”
老人上前向苏轼行礼说道:“我听说有人想尽各种手段陷害您,而如今您回到了北方,真是上天保佑善良之人。”
苏轼微笑着感谢他,随即在店壁上题写了一首诗: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李一冰在其著作《苏东坡新传》中提到,苏轼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大的欣慰是他一生秉持的正直与忠诚如今已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所有的诋毁和怀疑都已散去,宛如一轮明月,终会为众人所见。“浮云遮蔽了世事变迁,而孤月照亮了我内心的清明。”
越过南岭,沿赣江进入长江。苏轼心中想着等儿子们一家人齐聚后,便搬到河南的许昌,与弟弟苏辙同住,以实现他们年轻时约定的在夜雨下共话的梦想。然而,北方的政局突生变化,新党趁机掌权。由于许昌靠近帝都,苏轼担心会再次引起是非,因此无奈地给托人写信转告苏辙:“我了解北方的情况,绝对不应去颍昌附近居住......真希望兄弟们能在这天相聚,可这天又能如愿吗?我也不知道上天是否会让兄弟们最终无法相见。”
当船抵达仪真(即今江苏仪征)时,苏轼曾与米芾见过一面。米芾将自己珍藏的两幅书法送给苏轼,希望他为之写跋语。然而,仅仅过了两天,苏轼便感到瘴气侵袭,腹泻不止。经过几日,病情依然没有好转,这时他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于是在信中嘱托弟弟:“我去世后,请将我葬在嵩山脚下,请你来为我撰写墓志铭。”收到这封信的苏辙悲痛不已,泪流满面。
苏轼抵达常州后,暂停了他的旅程。由于病痛,他已经折磨了自己超过五十天,生命已然走到尽头。
他对三个儿子说道:“我的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死后必定不会堕入地狱。”
接着他说:“我去世时,千万不要流泪,要让我安心离去。”
长子苏迈询问有关后事的安排,但苏轼没有回答,然后他便突然去世。这一天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根据宋人的笔记记载,苏轼去世后,位于眉山的彭老山上,草木又恢复了生机,天地间的灵秀之气也重新回归。
在最后生病之前,苏轼刚写下了四行诗,作为他一生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并非无神论者,但他在生命的每一个遭遇挫折的阶段,都逐渐修炼出了一种无所畏惧的豁达心态。黄州、惠州和儋州是他三次被贬的经历,虽然被视为政敌与旁人眼中的暗淡时光,然而苏轼却并不这样看待。
经历过这些阴暗的时光并不意味着就能迎来美好的人生;而是,能够与这些黯淡的时光和谐共处,才是人生的真实体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虽然苏轼已经离世超过900年,但这只飞鸿并没有如他所忧虑的那样无影无踪:他与它仍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共存。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