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转]千年兴废 自待评说

12 已有 3402 次阅读   2014-07-09 04:17   标签昆明大观楼  郭沫若  center  style  云南 

千年兴废    自待评说

徐名文

       喜欢楹联的人,大都知道云南昆明大观楼有孙髯所做的一副长联,上下联各90字,被誉为“海内长联第一佳者”。依照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明示,到了滇池大观楼,无论大才小才,大多只有仰看楹联,诵读那笔墨酣畅、语如贯珠,充类至尽、兴会淋漓、精妙传神的文字,衷心佩服,不敢更进一言。不佞才浅,虽两到大观楼,五体投地,不敢言诗;才高如郭沫若,亦只见写下“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的记游诗作。

       然而有人居然敢冒天下之大讳,公然“作对”,勇气固然可嘉,但难免要让人家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他才气、功力如何?这位当代作者马骏祥先生《题昆明大观楼》的对联是:

                 新雁残阳,万顷烟波收眼底;

         长联高柱,千年兴废上心头。

        品味一下,以短对长,策略是正确的。如果也来一副长联,即使写到200字,肯定是笨伯,别说写得好不好,恐怕看都没人看。再探究其用字遣词,与孙髯多有雷同:“苍烟落照”、“喜茫茫空阔”、“奔来眼底”;“两行秋雁”、“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等长联的词句,颇为后者所袭用,然而这却不算犯戒,也不算抄袭,关键在于他能否独出新意。

       初读此联至“长联高柱”时,我就先冒出“万家忧乐到心头”这一句旧词,只要改“万”为“千”,便是的对,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千年兴废上心头”。一比较,我这冒出来的句子,平仄对偶都没有问题,意义也正当,但如果真的用上这句,那么这副楹联便毫无新意可言,彻底失败,也就成了“袭词”、“袭意”的“钝贼”。马君高明就高明在没有再用常见的范仲淹先生“忧乐”说,而是用了很少人注意的“兴废”观。如果说诗有“诗眼”,那么这“兴废”两字,便是此联的“联眼”了,着此二字,便通篇生色,意境一新。

      1945年7月,数位国民参政员到延安参观访问。毛泽东会见黄炎培,便谈到了“历史兴亡周期律”问题,可见这个“兴废”的题目,是大而又大,难而又难的大问题。联语“千年兴废上心头”,是此联的新意所在,佳境所在。

                                  (原载《名联颂中华》)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