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美术圈需要维生素

10 已有 752 次阅读   2015-07-15 15:21
小编推荐
       当代文化的开放,无疑给中国艺术提供了倾巢而出的绝好时机,这对大部分艺术家构成了一种几乎难以自制的诱惑力,同时也使他们面临着一场文化与良知、智慧与人格、责任与名利的残酷考验。历史在嬗变的同时,艺术圈也卷入了加速洗牌或重新理牌的漩涡之中,能否独善其身完全在于自身的“抵抗力”。本应该是风雅犹存的艺术界,出现了几多不择手段来欺世盗名的怪像、乱像,先锋、前卫实在无法与之挂钩,却也真心让人唏嘘不已。缺乏文化荣誉感的同时没有起码的文化羞耻感,这不正是当前文化被搁浅的表征吗?

  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曾把绘画创作分成“十分功夫”,包括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这无疑肯定了画外的功夫和读书的作用。当代中国画其实不缺技法,但缺少精神文化内涵。现代的画家站在先贤大师的肩膀上,技法、构图、表现方式皆已被探索实践,起点很高,欲超越先贤,难度就体现在能否具有突破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当下,多元艺术并存共生也绝不是消除抑或降低艺术价值的基本标准,没有差异的一致会导致僵化腐朽,没有一致的个性也只会走进囿于旮旯的死角,“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在当前美术全球化的文化问题之语境下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近日,在合肥有幸有这样一所课堂——“西庐雅集”,它崇尚“和而不同”,提供艺术家所需“复合维生素”,从美学理论到诗词歌赋再到创作实践。它由数位画家组成志愿者,传播艺术的理念。对讲演者讲授的意犹未尽及听者的迫不及待都极力证明这件事的可行价值。工整的手写课件及备课笔记,还有诸多示范的笔墨画稿。为了更为直观,更是拿自己作品说事,从如何辨别好坏、雅俗、高低、正邪、东西的模糊认识上入手,强调文化修养胜于技巧,强调审美关乎个人修养。用最通俗最言简意赅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难以理解的中国画意境之说,用“以物写我”四个字进行概括。他们不提供艺术家成名成腕的捷径,也不教你如何快速占据艺术市场份额,只是告诉你一位想走得更远的艺术家应该拥有哪些最基本的学养。对于这些志愿者来说,有这样的热血如此强烈地要去奉献,去做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燃烧,确实蛮拼的。

  “西庐雅集”做的是育人之事,看似平常之事,却归属当今的异类,纯粹地不沾染任何铜臭味,这关乎两个字——责任。这让我想到牛津大学建筑师在350年前就暗自安排园林工人种植橡树,当今天大礼堂的横梁风化腐朽后,就不愁找不到这样巨大的橡木来替换了。可见建筑师的远见和用心。不知道若干年后的“西庐雅集”会是什么样?会不会还和今天的形式一样,不限于舞文弄墨、琴瑟问答式的曲高和寡,会不会还和今天的腔调一样,以更多形式、更深内涵的雅集享受着先贤大师留下的精神遗产,会不会还和今天的观念一样,溯源问脉,固本图新,践行安贫乐道的修炼,恪守潜心做学问的定力。面对未来我们总是未知的,可立足当下有我们要做的,可以像一座灯塔照亮那一方天地足矣。这里的老师不是去营造一个庇护小苗成长的温室,也没有用戒尺吃肉般警示学生,而是成立这样一个“竹林七贤”式的精神栖居地。这里没有贫富、身份、地位之高低,所有精神共通者,在这里他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共呼吸、同发声、齐进步的同道人。这也是本学堂一个很重要的信念——“草根情怀”。

  这样的低门槛求学在美术圈可着实少见。即便谈论到午夜时分依然没有要散场的概念,大家都在呵护老师身体的同时异乎寻常地珍惜这块喧嚣中的静心之地,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反差缘于内心的需求。以致于在课后有学生会随心随性创作发自内心的诗歌,从字里行间闪烁出真挚的情感以及在学习中的点滴收获。可以说,这里引发了太多志趣相投者的共鸣,也唤醒了大家沉睡已久的真正自我。大家往一个方向走,并在每天进步着。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西庐雅集志愿者的周围有一群贤能之人,充当这个学堂总支柱的左膀右臂,这其中,有名校美学教授、有知名书画家、有业界知名鉴赏家等,为大家轮番授课,将自认为最精华的“维生素”汇聚于此,大家都全力以赴又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同时将“维生素”焕发了活力,发出信号所接收到的回应就像海绵遇到水。在这过程中,画家增加了文化厚度,收藏家提升了眼界,小一点说,这是一个小众的行为,营造了一个不求碌碌而为的朋友圈。长远一点说,坚持个10年20年,将集结的精兵良将培养成一批画界中坚力量,将鱼龙混杂的收藏者在蜕变中崛起,不无可能。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快捷化成为获取知识最快速的通道。一个搜索引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无事不通的全能百科词典。但却还有一批人每周坚持从全省各地来听课。现今,还有这样一个类似私塾的课堂,还有这样一群敢挑事的艺术家,你还有理由不努力,瞎混日子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