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生活·感悟] 守拙以望远—赵望进书法艺术简论

已有 5461 次阅读   2014-08-28 10:57   标签important  山西大学  visible  山西省  宣传部 

赵望进,笔名素石,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196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山西省敎育厅、太原日报社、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山西省文联工作;历任太原日报文艺部主任,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太原市政协常委,山西省政协委员曁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太原市书协主席,山西省书协主席,山西省文联常务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兼《火花》杂志文艺主编,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书艺委副主任,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品名称:《自撰文·龙》

尺寸:90cm×180cm


守拙以望远—赵望进书法艺术简论

崔莹玺

书法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源头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愈来愈密切的今天,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询问古老东方哲学神秘意蕴的最热门的艺术形式。因为是文化热点,所以国内的书坛呈现出好手云集、千帆竞发、推陈出新的热闹局面。但是,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谱的书法家也还难能可贵。

作品名称:《集句·静以悟动 事缓则圆》

尺寸:49cm×180cm


赵望进基本上算是一个守旧的人。说他守旧,一个是因为他在技法的成熟过程中走的是一条传统的路子,由临摹而自成一格。另一个是说他的书法讲究法度,讲究结构,讲究书法内在的韵味,那些笔墨张扬、内涵苍白的东西从来不被他所看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赵望进非常看重中国书法的传道功能,他的作品总是要把书写的内容、书法的艺术特征、欣赏接受者的主体人群联系起来,以体现整体的构思和用心。

作品名称:《习作·朱子治家格言》

尺寸:35cm×180cm


赵望进的创新出自于对传统书艺的领悟。禅宗对觉悟的理解,是面壁十年后的灵光一现,这和哲学家所说的数量变而导致质的飞跃是一个意思。从行笔的节奏到墨法的枯湿浓淡,从章法的虚实到韵致的恬淡静雅,都笼罩着一种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作品名称:《自撰·勇》

尺寸:136cm×50cm


作品名称:《自撰·忠》

尺寸:136cm×50cm


他的书法各体兼擅,尤工隶书、草书,作品多以大幅条屏为主,笔墨酣畅,端庄秀雅,法度严谨,弈弈灵动,无处不在,传达着极具个性的思想深度和审美感受。隶书掺以篆籀,运以行书笔意,抑扬多变;草书宽绰舒展,率意恣纵;巨幅作品恣肆奇放、时空深远。仔细体会他的用墨、线条、结构、章法,隐隐然俱有来处,然而他的见解、他的性情、他的风格也随处可见,形成了求实醇厚、浑朴古茂的书风。

作品名称:《自作诗·观沈鹏作草》

尺寸:138cm×68cm


赵望进书写的《长恨歌》,点画奇巧,竖画修长,笔力苍劲,结体峻峭,篆隶兼收并蓄,豁达端庄。他写的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笔苍劲而不枯涩,雄健而不尖锐,墨色枯涩相间又浓淡有致,章法连绵起伏,动如翻腾的蛟龙,静如清澈的溪水,遒劲豪迈,气势磅礴,酣畅淋漓。

作品名称:

《手稿·中国中部六省老年书画展前言》

尺寸:30cm×60cm


他写的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草书笔力遒劲,虚实呼应,飘逸中又显儒雅洒脱,气势恢弘,豪放雄健,给人以时不待我,催人奋进之感。他写的《杜甫诗选》,结体紧密舒展,用笔古拙雄浑,线条纯朴高雅,笔势与体态互为呼应,拙涩的形象中隐含着奔放洒脱和奇正动静的相互变化,内蕴丰富,气象灵动。

作品名称:《礼记语》

尺寸:68cm×45cm


他写的林则徐联语『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结构凝练、点画厚重,作者深谙内容之博大,思想之高远,古意之旷达,让观者领略到作者和书者浑然一体。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端庄峻拔之气和俊秀潇洒之美。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领略到高古静穆、平和雅淡的汉隶风度,更能感受到逸笔欹侧、奇伟古拗的碑帖意趣。

作品名称:《自作诗·退休自慰》

尺寸138cm×34cm

赵望进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书法的物象美、气韵美、意境美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用以抒发作者的思想认识和审美主张。『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每写一字一词,都是表达作者的情意,而不是随意书写。书法是书法家人格魅力的体现,是书家学识水平、综合素养、人生历程的缩影。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并非是单纯的展品、欣赏品和收藏品,而是书家认识世界、展现未来,完善自我的一种途径。赵望进的书法作品展示了这种轨迹,所以有了打动人心、震撼心魄的力量。

(本文作者系山西省文联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文载二零零八年三月《中国艺术报》)

作品名称:《自作诗·辛卯中秋寄语》

尺寸:33cm×33cm

更多信息:www.bjart999.com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