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文化的厉害之处,看似无形无质,实际力道无穷;不但塑造人格,而且铸就国格。文化一旦形成,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国民中的“个别”“少数”“部分”,而是“全民”;辐射的就不止于一地一域,而是四海之内,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不仅如此,文化的代际传递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不仅在“当下”发生作用,又对“未来”潜移默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里留下烙印。
也因此,审视“腐败亚文化”,既要高度警惕“其害猛于虎”,也要客观析其成因,捋清来龙去脉,用历史眼光观照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正所谓“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亚文化”古已有之。绵延5000年的中华文化,核心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维”,引导人向善向上,形成和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公生明,廉生威”等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示范。但是,“官本位”的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官场陋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这些文化糟粕也一并流传至今。
在传统乡土熟人社会的格局下,“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身处其间的每个人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采取步调统一的行动,比如默认“腐败亚文化”为集体规则,人人参与,日积月累,就成了所谓的“入乡随俗”或“行有行规”。从现实看,诸如“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情面看钱面”,都是因“腐败亚文化”衍生的潜规则。
“这些年,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有的人甚至以深谙其道为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听起来悖情悖理,却可畅通无阻,成为腐蚀党员和干部、败坏党的风气的沉疴毒瘤。“如果任其大行其道,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又谈何好转?”
这话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沉渣泛起的“腐败亚文化”之所以滋生蔓延,根子在党内、在干部。中国历史上有官风和民风之说,官风民风加起来就是社风。我们的社会历来是“上行下效”,官风正则民风淳,上梁不正下梁歪。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风政风与民风社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前者决定后者。
如果党员、干部一碰到孩子上学、亲人看病、朋友找工作、熟人开公司之类的事情,就忙不迭找关系、托领导、走后门、送东西,带头不走大道走小道,社会上就一定会跟风。当“腐败亚文化”的信徒越来越多,腐败愈演愈烈就是必然,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平头百姓,只要手中有点权,哪怕是收个停车费的芝麻大权力,都会想方设法捞点好处、占点便宜。耳濡目染,有样学样,歪风邪气、乌烟瘴气就会弥漫各行各业,请托送跑、吃拿卡要就会恶性循环,送了怕花冤枉钱、不送可能会吃亏的“囚徒困境”也就会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三年从严治党、正风反腐,中国共产党上上下下逐渐形成激浊扬清、祛邪扶正的强大势场,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党风政风向善向上。何不趁东风,社会同响应——以腐为耻,革除陋习;不收不送,从我做起!
否则,一旦尾大不掉、积重难返,“腐败亚文化”可就不仅仅是“非主流”了。真到了那种局面,哪怕纪委铆足劲儿打下再多的“老虎”“苍蝇”,也架不住你送我送大家送、你收我收大家收的人多势众啊!一个劲儿为养“老虎”、喂“苍蝇”出力,还怎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
对“腐败亚文化”来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式的“断舍离”,是时候了。
(记者 陈治治)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