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朱子敬的书法世界
董 磊
与子敬君相识已十余年,且过从甚密,九五年其书作入展“六届全国展”时,我曾为《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华”撰文介绍过他的书法之路。近闻其力作参加“八届全国展”后又接连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青年书展”和全国五届楹联书展“,并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中获优秀奖,在“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中荣获一等奖,可谓喜报频传。现再就平素所见所闻于君者,以己之意而述之,冀希有助于了解子敬君的书法艺术追求和创作态度。
朱子敬,又名子清,别署醉竹堂主人,1965年生于安徽阜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颍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为人淳朴自然,厚道谦和,淡于名利。常以“为一等人,方可得上乘艺”诫己,故深为侪辈所重。
子敬研习书法主张追根溯源,求通变之理,十分注重对传统的借鉴。认为传统是一种精神,是寓于形式中传诸于古而不朽的气脉,是赋予一切形式以艺术生命的精灵,在人类文化产生过程中形成,在发展过程中变异,犹如生命的基因,不仅已成既往,而且绵延至今。二十多年来,子敬君上至殷墟卜辞、秦汉碑刻,流沙坠简、晋唐法书,下至宋元明清墨迹,他都精心揣摩,时加临习,尤对“二王”手札、孙过庭《书谱》以及张旭、怀素、王铎等人的作品及甲骨文书法用功最勤。虽事务繁忙,仍日课不辍。古人云“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吸新,其庶几乎?”(袁枚《随园诗话》)所以他不斤斤形迹,务求笔底篇章蕴涵的气息,也不单纯地对古人的作品进行形式的模拟,而是着重对其创作道路艺术思想的研究、借鉴;不是盲目地拜倒在权威脚下,而是有选择地取其精华。
中国的传统艺术崇尚精气/神韵/风骨/性灵和意境,因为中国艺术哲学重视对自然本体——道的观照和感悟,且将这种观照、感悟所得的情绪体验,寄寓于作品之中,虽然这种体验附丽于一锭形式,但决不是可以耳闻目睹,言诠理喻的形式本身,而是可以透过表相分明感觉的气象意态和风致情趣。有鉴于此,他每遽尔不能骤得,则批卷凝注,寓目会心,辨其得失,知其所取,以至经年,期有所获。他在总结这些年来的学书体会时,深深地感到:写字就是写心,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只有注重感情,以古为师,道法自然,在读、临的基础上,感受那些蕴藏在碑刻、墨迹字里行间最深沉的文化底蕴和最美的境界,才能达到传神之境。
子敬君的艺术创作追求古朴大方,沉静随意而又内在含蓄的格调,向往不雕而文,得逸致于意外,寄至味于淡然的境界,不计妍丑与工拙。因此,其作品不以写得成熟见胜,而偏重于写得随意真切,洒脱自在。他认为“作字全在随机、随情,未可临阵先制,偶有一二拙笔,可以不拘。倘能得化机于意外,则别趣横生,为循规蹈矩者所不能及。佳作可爱不在成熟而在真情。”所以不论是他的行草,还是他的篆隶,从中我们都不难领略到子敬君有可悟可感决定不移之情性,而无恒常不变之定数。
其书法用笔以中锋为主,兼施侧锋,力追雄伟大度,端庄豪放,生动活泼,翰墨淋漓。于挥毫之时,个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尽情倾注于翰墨之中,如急滩流水,悬泉飞瀑,于遒媚疾涩中求奔放畅达的率真之趣。清丽中寓雄奇,遒劲中含苍古,浓枯有度,轻重相宜,形态生动,意境高原。
其行草,沉雄峭丽,流转飞动,浑厚旷达;
其篆隶,苍茫古奥,平稳端庄,含蓄蕴藉;
其小楷,结体独具,风度典雅,直追晋唐。
书学的同时,子敬君十分重视自身的涵养与学识,不以拘同必异为上,恒于日常生活中修持,创作的同时又作了大量的书学研究,除了为《中国书画报》撰写了《怎样临习<爨宝子碑>》和《怎样临习<王铎草书诗卷>》两个讲座外,还在《书法导报》、《美术报》、《书法赏评》、《青少年书法》等专业报刊发表书学论文十余篇,将书法理论技法与自己的感悟融会贯通,颇有独到之见。
子敬君已过不惑之年,路慢慢其修远兮,我们相信他的书法创作必将自觉地继续蜕变,攀登一座又一座的艺术高峰。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