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别人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搅乱我们内心的宁静,让我们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不能自拔。皆因爱比较,太计较。得失的计较,有无的计较,好坏的计较……其实,人生在世不称意,鸡毛蒜皮事很多。真的是自己缺憾少了什么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总想着某些地方太在意,要比别人好,正是这种相互比较的心理,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烦恼。
古语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就是说至上的大道不难,只怕有人挑这挑那。佛陀信手拈来一朵花是道,品茶也是道,一言一行皆是道,是因为佛陀从不挑拣。星云大师曾为人题字“不比较,不计较”,因为大师认为,人生各种烦恼的主要来源就是比较和计较。
所以,我们只要秉持着“不比较、不计较”的人生态度,才能在为人处世中体谅他人,宽容自己。不计较就是宽容,也是至高境界的境界。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不计较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计较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学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格,心中有全局,才会觉得个人的得失可以忽略不计,才能做到见其大而忘其小。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就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带着简单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坎坷的路。人生,简单就快乐,生活,开心就好!
佛教史上还有一则脍炙人口的典故,那就是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一段问答。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春秋时期,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凡是鲁国国民在其他国家看到自己的同胞被贩卖为奴,只要花钱将他们赎回来,回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赔偿和奖励。此法实施以后,很多被贩卖为奴的鲁国人因此而得以重返家园。
孔子有一名叫子贡的弟子,十分有钱,从外地赎回了许多鲁国人,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国家的赔偿和奖励。因为他认为自己很有钱,理应做这些事,为国家分忧。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孔子不但没有赞赏子贡的做法,反而十分生气地批评子贡道:国家立法如此,不过是要求人们心中有个义字,国家给予赔偿和奖励,是不想人们在做善举的时候有所损失,这样愿意做善事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你的所作所为虽然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荣誉,但却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义的要求。以后再有人出钱赎那些同胞回来,不但可能得不到应有的称赞,还会因为拿了国家的赔偿和奖励而遭到人们的耻笑。结果真如孔子所说,从子贡以后,很少有人肯出钱赎同胞回国,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样有钱,也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嘲笑。
本来是善举,却因为人们相互比较的心理,由“义”变“利”。这会让人们心理失衡,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让人感受不到快乐,对人和事常常感到不满和愤怒;让人变得心胸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因为太想得到而无法轻松地生活,有时甚至会为自己引来麻烦。如果能够安于自己现在的生活,不与别人相互比较,那么自然也会减少许多烦恼。
不计较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不计较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不计较是一盏照亮心灵之路的灯,是化解人与人之间冰冻的温泉,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诗人纪伯伦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不计较就是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就是能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不计较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不计较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不计较利己利人是人生的智慧,是人生的大境界。不计较就是把心放开,什么都不要比较、计较,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不计较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不计较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