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每个年轻过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金圣叹

6 已有 1429 次阅读   2018-02-05 14:31
每个年轻过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金圣叹

01

光金圣叹的名字,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有人说他本不姓金,而是姓张,叫做张采,也有人说他最早叫金人瑞,读《论语》见圣人喟叹,便改了名字。张采也好,人瑞也罢,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天赋异禀。

金圣叹自幼灵性过人,完全不像个孩子。7岁那年,他读到杜甫的一句“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竟然难过得10天说不出话来。父亲问他到底怎么了,他只是默默不语。又过了几日,他独立伫立在一口井边,手持瓦片,准备将瓦片投入井中,正要往下丢,转念一想,这瓦片掉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不由得失声痛哭。父亲见他如此这般,也没放在心上,还以为是小孩子自己给自己加戏呢。

等入了学堂,金圣叹的不一样就越发明显了。老师拿《大学》《中庸》给孩子们当启蒙读物,讲儒家经典。同学们都一知半解地读,他翻了两页,瞪大眼睛对身边人说:“这些东西有个屁意思啊?读了有啥用?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没劲。”

入塾第二年,他经常得病,就请假回家。回家不是玩儿,还是读书,自己给自己开了个书单:《离骚》《史记》《水浒传》《妙法莲华经》。《离骚》中太多的生字他不认识,却丝毫不影响他理解文辞美妙,读一两遍就能吟诵。他尤喜《水浒传》,读到顾大嫂临终病危,不觉落下泪来。读到《西厢记》的妙句,居然如痴如醉,不茶不饭,三天不下床。

同学上门找他玩儿,见到《水浒》《西厢》,便说:“先生说这些杂书不能读,少儿不宜。”金圣叹露出鼻孔一哼:“你们懂个屁呀,先生懂个屁呀,这才是天下第一妙文,其他都是垃圾。”

02

十多岁,金圣叹就博览群书,领悟能力高得吓人。他深知自己聪明,心情好了,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放言:“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心气之高,早就不是同龄人可以比的。

以他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文才,如果顺着科考这条路走下去,前途简直一片光明。然而,一说考试,他身上那股离经叛道的劲儿就上来了。

有明一朝,举业为官,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心愿。拿今日的话说,那可就是突破阶级壁垒,跨越到另一个阶层啊。所有读书人,都把圣人的话背得滚瓜烂熟,就为了当官。金圣叹却不鸟这一套,当了官又如何?不过是去朝廷勾心斗角,看皇帝脸色,还不如我读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官,老子不稀罕。

如此一来,考举一事,他便视为儿戏。

15岁那年,考官出了个题目,叫:“西子来矣”。审题完毕,金圣叹挥笔写道:“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

考官一看,怒批:“美人来了,你秀才没了!”

第二次考试,考官又出了个题目,叫做“如此则心动否?”语出《孟子》。金圣叹又是大笔一挥,先提出一个问题:“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之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

接下来,他就写:“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一共39个“动”字。

因为孟子曾说:“40岁之后,我就不再心动了。”所以面对黄金万两、美人一个,即便是圣人,40岁之前,他也要动心39次。

考官一看:“简直大逆不道,滚!”

03

冒犯了圣人,考官们算是记住了他。又一年考试,题目叫做“孟子将朝王”。金圣叹拿到题目后,直接在考卷四角,分别写了一个“吁”字。

考官一看,顿时懵逼,于是把金圣叹叫来:“你写四个吁字什么意思?”金圣叹说:“孟子从前见梁惠王、齐宣王等,都算朝王,还有什么可写的?题中五个字,只有‘将’勉强可以做文章。你看戏台演戏,皇帝要坐朝时,都是先出来四个内侍,每个人嘴里‘吁——’。我写了四个‘吁’,这不是很切题吗?”

表面是玩笑,实际是讥笑你们这些出题的人是何等迂腐:出来出去,都不过是圣人说过的那些毫无新意的玩意儿,还不如我解得有趣。

这一来,县里真的怒了,派了教谕和训导来,要挫一挫这个年轻人的锐气。两人想了半天,出了个题目叫做《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没想到金圣叹更来劲儿了,直接写道:“禽兽不可以教谕,即教谕亦禽兽也;禽兽不可以训导,即训导亦禽兽也。”

此言一出,考官集团大怒:“你小子读了几本乱七八糟的书就敢口出狂言,信不信我们现在就把你拉进黑名单,让你一辈子也考不了功名!”

再一次开考时,金圣叹果然学乖了,对着题目,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好文章。考官批卷时,当然不知是他写的,被文才打动,毫不犹豫点了头名。发榜一看,居然是金圣叹,便说:“不错,浪子回头金不换,以你的文才,以后一定能在朝中大有作为。”

没想到,金圣叹仰天大笑,拂袖而去,再也没有继续往上考,而是去从事了一项封建迷信活动,扶乩,并以此为生。他想要考取功名,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我就是不喜欢你们这套玩意儿,能奈我何?科举入仕,蔽人心智,政治腐败,官僚皆不作为。想拿功名利禄动摇我的心气,门儿都没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仙李白的狂放,还有求官不得的郁闷。金圣叹是根本瞧不上你们的权力游戏,爷不想伺候。

04

有人就问了:“功名你不想要,那你想干啥?”金圣叹说:“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大白话就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大富大贵到头来还不是过眼云烟,真去朝廷做官,欺下媚上,失去自我。我不想成为那种人。我要著书。

这等心气,放在一个十多岁的、充满理想主义的少年身上,倒是惹人赞叹。但对于一个通晓世故、在世俗里摸爬滚打久了的成年人而言,对方一定会笑道:“你呀,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可金圣叹不但说了,真就这么做了。

在著书这个层面上,他与常人不同,不光是自己写,关键是做批注。他这一生,最为著名的著作,便是对《西厢记》《水浒传》等并非经世大道的古代戏曲、小说的评点。观点皆发前人所未发,出人意表,别开生面,令人欲罢不能。后来连钱穆都说:“没读过金批的《水浒传》,就等于没读《水浒传》。”

批完书,金圣叹又干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原书120回,70回后,梁山好汉的命运向招安发展。金圣叹觉得这不对,梁山好汉如此性情,怎么能接受招安?于是把后50回删去,将108将的人生定格在卢俊义的太平梦中。没想到这一删,火了近300年。

最厉害的,是金圣叹提出了一个精彩的概念,叫“六才子书”。它们分别是《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要说庄子、屈原、司马迁被视为不可撼动的经典,当然无人异议。但唐朝要提第一才子,不应该是李白吗?(八成是李白求官心切,他瞧不上)更不要说《水浒传》《西厢记》,诲淫诲盗,在正统看来,简直很黄很暴力!这种东西,怎么能与前四部经典并列?

可金圣叹说:“自《水浒》外,更无文章。《西厢》看似艳曲,实则标新立异。”

正是在他“六才子书”概念下,通俗小说与戏曲被提升到了与正宗文学经典一样的地位,这在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理论创举。

05

金圣叹的志趣,都在著书间。可著书也会枯燥,他必须找点有趣的事做。他的舅父,本是明朝东林党党魁钱谦益。清朝入关,钱马上投靠南明奸相。烟花女子柳如是选定跟他在一起时,提醒他万万不可事清。结果清兵南下,他立马降了。

金圣叹见舅父膝盖这么软,根本不愿与之来往。然而舅父生日,母亲命他去祝寿。觥筹交错间,一个文官不客气地说:“都说金大才子才高八斗,瞧不上功名,这么厉害,不如让我们见识见识?”

金圣叹一笑,马上让准备纸墨笔砚,提笔写出上联:“一个文官小花脸。”众人一看,都觉得好尴尬。金圣叹又写下“三朝元老”四个字,众人喜上眉梢,以为要赞钱谦益,没想到写的是“三朝元老大奸臣”。钱谦益当即黑下脸来。

不谄媚、不失节,幽默果敢、离经叛道,是后世无数人喜爱金圣叹的原因。大家最推崇的,就是他这样视功名为粪土、不把读书做稻粱谋的狂生。不过,狂生狂放不羁,你要只是写几本书,政府觉得无所谓,你要是跟政府来劲,那就等着挨收拾吧。

1660年,任维初担任吴县县令,为官暴虐,以重刑催逼乡民缴纳钱粮,棍棒执法。同时,他监守自盗,卖掉仓米3000石,导致民怨沸腾。终于,吴县书生们按捺不住,百余人冲入文庙大声哭泣,鸣钟伐鼓,闹到官府去,要求罢免任维初。可惜,主管苏州的朱国治与任维初私交甚好,一心为他开脱,称任维初是因为催征兵饷而招致诽谤:“这些读书人,目无朝廷,聚众闹事,统统给我抓起来!”

这就是清初江南三大案之一的“哭庙案”。

金圣叹,作为主犯被抓。

06

被抓进牢房后,金圣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其他人都哀声一片时,他却显得十分豁达,豁达到可以无比幽默,幽默到令人匪夷所思。

早年途经报国寺时,他遇到一位方丈,夜半睡不着觉,就问方丈借佛经。方丈知道他喜欢乱涂乱画,这批一句那批一句,又知道他喜欢对对子,就说:“那我出个对子,你对上了,再来问我要书。”

金圣叹一笑:“这有何难。”

方丈便说:“半夜二更半。”

结果他没对出来,只能回去睡觉。

就在下狱后不久,金圣叹忽然叫来狱卒,说要见儿子。儿子闻讯赶来,以为是什么大事,没想到金圣叹脱口而出:“中秋八月中。”儿子不解其意,金圣叹说:“这是下联,你去告诉报国寺的方丈吧。”待方丈听了下联,先是一喜,然后心有戚戚道:“可惜啊,他怕是再没机会来我这里讨经书了。”

问斩的日子逼近,金圣叹却无半点恐惧。一天,他又找来狱卒说:“我马上就要死了,麻烦你给我纸笔,我要交代一点重要的事。”狱卒特别高兴,赶紧给他找纸笔。金圣叹写完了,交给狱卒说:“拜托你了,一定记得交给我的家人。”

狱卒接过去后,指望着能讨好上级,马上交给了领导任维初。任维初打开一看,首先五个字就是:“字付大儿看。”直接就被金圣叹占了便宜。

再往下看,更是荒唐:

“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

任维初这才明白,金圣叹是故意的,他早知道这封信会落在自己手里,气得跺脚大骂:“**,死到临头了,不但占老子便宜,还跟我开这种玩笑!”

到了刑场,金圣叹看看行刑队伍,自己排在后面,眼看着前面的人被砍头,临死前的心理压力一定特别大。于是喝行刑酒时,他对刽子手说:“喝酒砍头,真是痛快,这么痛快的事,你第一个先砍我。”

刽子手问:“凭啥听你的?”他便小声说:“我左右耳里,各有一张银票,你要是先砍了我,这银票就归你一人。你要是先砍别人,我这边一喊,大家可都得上来抢。”刽子手一听,手起刀落。金圣叹的脑袋落在地上,刽子手赶忙去掏他的耳朵,掏出来一看,哪里是什么银票,不过两个纸团。

一个上面写着“好”,一个上面写着“疼”。

临死前,金圣叹用自己的狂放不羁超越了生死的恐怖,用戏谑的姿态,再一次讥讽了那些唯利是图的人。他不但瞧不上他们的处世之道,不愿跟他们合作,还要告诉他们,你们是多么可笑。

07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心里都有过一个金圣叹。

我们都有过金圣叹那样的少年般的心气,我们心里想着:老子才不要鸟你们这一套,才不要跟你们同流合污,我要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做一个人真正的自己,坚守自我,绝不下跪,去掌握命运。

然而,当我们与这个世界碰撞一番,很多人渐渐学会了妥协、学会了谄媚、学会了装怂、学会了逢场作戏、学会了以功利的目光看待一切。

他们忘了,少年心气,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它可以让你留住原则。就像朴树,可以为了心中的音乐,为了不被圈子同化,十年不发一张唱片,老老实实过日子。在娱乐不断拉低底线时,他依然愿意表明态度。他的声音,永远那么干净。

◆它可以让你听从内心。就像许巍,在历经人间冷暖之后,明明实现了当初的心愿,可以接受万众欢呼,大把大把地坐收名利。但他选择平淡如水地去生活,过得像个隐士,几乎很少露面。

◆它可以让你洞察智慧。就像窦唯,才华何止万丈,却从不用它去混圈子、捞钱。他可以穿得随随便便上街,心境澄明地做自己,举世毁之而不加沮,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别人怎么看,他毫不在意。

◆它可以帮你直面自我。就像高晓松,名利双收时,还可以坦诚地对自己说:“如果要对19岁的我说句话,我会说对不起,你当初爱的人,我都没能帮你留住,你当初的梦想,我一个也没帮你实现,事到如今,除了帮你挣一堆臭钱,我啥也没有。”

《见字如面》里,郑国强为了挣更多的钱,放弃当摄影家的理想,后来,给儿子写信说:

“最开始爸爸没有欲望,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后来觉得为了养活自己拍点自己不想拍的也没事;再后来为了能升官,多拍拍领导想拍的未尝不可;再后来只要能赚钱,不拍照也行。原则(底线)就是这么一退再退,当退到某一天,我拿着相机卖力地拍着领导讲话,你妈打麻将拿着《大众摄影》垫桌脚,我就突然很鄙视自己。我这十几年都在干吗啊?”

好多人,就这样“成熟”。习惯了成熟,就开始为成熟辩护,讥笑他人,不懂世故,不识时务。

诚然,人都要长大,都要学会妥协。但同时,我们还得学会去坚守那些曾经在意过的东西和理想,保留一丝金圣叹式的心气。就像朴树在歌里面写的:“莫说天无涯、海无岸,纵然归程须万载,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做少年。”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哗,自有声。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