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生活中总会遇到烦恼与不和谐的事情,那么怎么才能够摆脱烦恼与不快乐呢,在道教体系中有一个很出名的经文,就是《清净经》,以下周易文化天地笔者共享清净经原文以及意思解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道教爱好者修行有一定的好处,无量寿佛
清净经原文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古之学者对清净经解读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宫。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清净经现代问解读《清静经》开篇即讲“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通常人们对大道的理解就是:大道是至高无上的,在天地之前就存在,没有形状。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形而上永恒的客观存在。形而上的东西本来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用来解释事物和分析事物的,道既然只是形而上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当然说大道无形了。如果非要把大道具体说成是什么,那都是对道的理解程度不够。对“得道”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是世俗中人,那么不管从事任何行业,只要把所从事的行业彻底学通,彻底搞明白了,那就是“得道”了。作为修行人,所谓得道,就是把人生彻底搞懂、搞明白。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既然只是一种形而上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连形状都没有,又哪来的生命呢?
这有些类似于《道德经》第5章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是《清静经》中讲的是无情,而《道德经》中讲的是不仁,但意思是一样的。有句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很能说明道理,天既然无情就无所谓仁与不仁。但世间万物该生长时自然会生长,该消亡时自然会消亡,这里面自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与天地仁与不仁是无关的。之所以说天地不仁,是因为天地视万物为平等,不会对谁好对谁坏。就像南华真人提出的“齐物论”,也就是没有差别性。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好像看似不通,因为既然都已经称大道了,又怎么还能说没有名呢?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就是说连道这个名字也是勉强加上去的。大道本来就只是种形而上的客观存在,所以无形、无情、无名。那又怎么说能生养万物呢?这里讲的生养,其实指的是大道的一种博大胸怀。具备这种博大胸怀的大道无须有名,同样,具备这种博大胸怀的人也不需要名。就像《南华经》中讲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说的圣人就是得道之人。因为有道之人都是遵循道的准则做事的,当然也就无须追求名了。所以《道德经》中也说:“是以圣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没有形状,没有情欲,没有名字,但可以生育天地、繁衍万物,可以运行日月、列序星辰。这就是道的伟大之处。所以道包含万事万物,也可以解释万事万物。
人能做到无形,就能忘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道德经》第13章中就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就是说,人还是执著于形,这里讲的有身就是有形,修行人做到忘掉了身,也就没有了形,那么身边的一切现实利益就都影响不到了,这样自然就没有了一切烦恼和忧患,这也就是对《清静经》中“无形”的一种最直观解释。
人又怎样才能做到像大道一样无情呢?
首先就要正确理解无情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里的无情其实是指人无情欲、无杂念、无一切妄念。通常人们一听到无情,就会想当然地联想到无情无义,这样就免不了会产生误解。与《道德经》第5章中所说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样,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以为圣人就是要不仁,其实不是这样的。修道有个境界叫天人合一,意思是要修炼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境界,也就是要人效法天、效法自然。修到天人合一了,也就无所谓有情无情了。这与世俗中的情义无关,是两种概念。无情其实指的是一种修道境界,也就是要人做到无情欲、无杂念、无一切妄念,这是人达到清静的一个重要前提。
《清静经》本来就是以清静为重点的,所以正确理解无情非常重要。
修道人都知道淡泊名利、恬淡虚无,这是经典中常提到的,也是需要通过修炼才能达到的。因为不容易做到,所以也就经常成为一种形式和口号了。喜欢名是人的本性,作为世俗中人一生中就两个目标,一个是利,另一个就是名。不管虚名也好,实名也罢,名对人来说总是充满着巨大诱惑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大道一样无名呢?首先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一是只讲自然,不讲绝对,这不是偷换概念,因为自然就无绝对,绝对就不自然。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作为世俗中的人,需要生存就必须要去创造和追求,这就必然要与名利相关。这也是人要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准,对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这就是自然的,也是正确的。按照道教的思想,符合自然的也就是符合道的。如果一定要让芸芸众生都学出家人一样清静无为、超然名利,且不要说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也是不符合自然、不符合道的。
相对来说,道教讲淡泊名利,讲超然和清静无为。如果出家人也学世俗中人去追逐名利,那也就成了不自然和不符合道了。南华真人说:“为善无近名。”就是说我们修行人做的所谓善事是出于我们的本性,没有目的性。这是种真正的超然。修行人只要真正做到了恬淡虚无、寂寞无为,也就无所谓有名与无名了。所以这里我们必须要一分为二地来看问题,不能因词害意。
应该学习大道运行永不停歇的精神,学习大道博大无私的胸怀,学习大道养育万物而又不为名利的超然。不管大道有多么深奥和玄妙,我们学习与我们生养作息相关的事情,目的是提高和改变自己,让生活更有质量,让生命更有意义。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