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曾任清华学校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先生,他眼里的孔子什么样

3 已有 1914 次阅读   2018-07-11 06:00
曾任清华学校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先生,他眼里的孔子什么样

梁启超晚年弃政从学,曾任清华学校国学四大导师之一,著有《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欧游心影录》,力赞老子、孔子、墨子,将他们称为“三圣人”,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

孔子

1. 孔子其人

周灵王二十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1年),孔子生。

孔子少孤,二十岁左右为贫而仕,尝为季氏之委吏乘田等官。二十四岁丧母,有门人助葬。

三十六岁避乱至齐国,三十八岁自齐反鲁,门人益进。四十八岁,阳虎囚季氏,欲用孔子,孔子不仕。

五十一岁,见老子。五十二岁,出仕为中都宰。五十三岁,相鲁定公,会齐侯于夹谷。五十五岁为鲁司寇,堕三都。

五十六岁,离鲁至卫。五十六岁至六十九岁历游卫、曹、陈、宋、蔡、郑、楚诸国,居卫最久,陈次之。

六十九岁自卫反鲁,修《诗》《书》《礼》《乐》,作《易传》,七十二岁作《春秋》。

孔子卒于七十三岁,时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结合孔子生平事迹,应注意到其人有这些特点:

① 孔子出身甚微,并非士族,且为庶出。

② 孔子教学甚早,年二十四丧母时,已有门人助葬。

③ 孔子政治生涯甚短,最大的事业就是堕三都,意在打破贵族政治,但完全失败了。

④ 孔子游历地甚少,实际到过的只有周、齐、卫、陈,可能还到过楚国属地叶,至于宋曹郑三国,则只是经过,而没有住,算起来未曾走出今山东、河南两省。

⑤ 孔子著书甚迟六十九岁自卫反鲁后,才开始删定“六经”。

2. 孔子学说

(1) 孔子学说的纲要条目

① 为学

孔子主张的“学”不是后世一些人所误解的死读书,而是“屡空”,是“心斎”,是“克己复礼”,是“不改其乐”,是“不迁怒不贰过”,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的是如何生活,如何来养成自己的人格。

② 一贯 忠恕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就包含着“学”的方法。就是他曾经告诉子贡,说自己不是“多学而识”,是“一以贯之”。

也就是说,学做人的道理也好,学其他的也罢,并不仅仅是靠知识或经验的堆砌,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运用在学习任何事情上。

梁启超先生对孔子这句话中,“吾道”的“道”作了探寻,借由曾子的口可知,此“道”指的是“忠恕”(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自己也旁证过,他曾经回答子贡问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的意思可解为“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

③ 仁 君子

之前说孔子讲的“学”,是教人学做人、养成人格。梁启超先生将“仁”解作“理想人格”,而“君子”则是能合着这种理想的人。

“仁”字拆开,是两个人,可见“仁”这种理想人格是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与交往中的,没有他人,则显不出个人的“仁”来。

关于“仁”的标准,“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具体的言语散落在《易经》《论语》《礼记》等资料中,大家可以当作补充说明,把这些文献中关于“仁”和“君子”的条目一一找来看。

但归根结底,要理解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应像上一条目所述,去寻找“一以贯之”的准则——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含着这种准则,即与人相处,要做符合双方相对关系的事情,为人君,要仁爱,为人臣,要敬上,为人父,应慈爱,为人子,应孝父母……等等。

④ 礼

最古老的礼本是宗教的一种仪式,而后演变为一切社会习惯、礼仪乃至行为规范。孔门注重礼乐,是因为视之为涵养人格的利器。

⑤ 乐

音乐是孔子的嗜好之一,也是他门下的必修课。孔子重视音乐,也因为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有感于人事物而发的,是愉悦人性、陶冶情操的好工具。

⑥ 名

孔子重视“正名”已不用多说,正名而后可以循名责实,以求名实相副。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事不成。

⑦ 性命

孔子少言“性”,而多论及“命”。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也常被误解为狭义的人之“宿命”。实际上,孔子所说的天命,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定法则。例如庄子引用的孔子之语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⑧ 鬼神祭祀

孔子教人,说的都是世间法,而不说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祭礼、斋戒他却是提倡的。在他看来,“万物本乎天”,所以祭天;“人本乎祖”,所以祭祖。所以说孔子的祭礼,是将“祈求护佑”的需求转变为“反本报祖不忘其初”的用心,正如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孔子哲学思想的汇总(自《易》)

在宇宙本体是什么这个事情上,孔子的看法是“神无方而易无体”,即宇宙是没有本体的。“易”就是变动,方生方逝,方逝方生,万物都在不断流动。

(2) 孔子政治思想的汇总(自《春秋》)

孔子的政治思想源自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要求。孔子的终极理想社会形态是“大同”,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以个人或家族为单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儿童有公共教育,老弱废疾有公共养老与医疗……

而后,他又提出“小康”作为迈进大同世界的过渡。两者区别在于小康是阶级主义,大同是平等主义;小康是私有主义,大同是互助主义;小康是国家家族主义,大同则是世界主义。

(4) 总结

我们知道,孔子行事最尚“中庸之道”,对他来说,凡是在两个极端的主张,都含有一面真理,但又各有各的毛病,所以他愿意采取折衷适用的主张去面对、处理事情。

并且孔子的中庸还具有时效性,故称之为“时中”。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建立在他认为“万物都在不断流动”的宇宙观上,是动态变化、“与时偕行”的,而不是死板的。

而从修养性格来说,孔子也提出了模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就是理智层面,“仁”就是情感层面,“勇”就是意志层面,三者合成一个完整的人,这就是我们说孔子教人,注重在教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从这三方面入手,做到“不惑”“不忧”“不惧”,那么生活也大致就是自适而愉悦的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