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大师在流浪背后:真相让人愕然!

1 已有 1797 次阅读   2019-03-21 08:13
大师在流浪背后:真相让人愕然! 

01

“流浪大师”何许人?

最近,关于“流浪大师”的几段视频在网上流传甚广,相信你也在很大概率上看过:

这位衣衫褴褛,一脸沧桑相的标准流浪汉,要么在路灯下诵读《战国策》、《尚书》、《左传》等国学经典,要么坐在马路边与人侃侃而谈商业见解与当下局势,思维清晰,气度从容,真有满腹经纶的现代隐士之风!

他的身世自然引人好奇。网上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其人姓沈,今年54岁,复旦高材生,曾为公务员,还说他曾因为倡导“垃圾分类”而每天捡收废品,却被他人认为脑子进水,后来被单位劝退病休,自此干脆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有好事者甚至为他做了一篇传记:

沪地有颠沛于道者,姓沈,通四书而明五经,博古史而知今事,漂落街头,拾荒为生。沈公常怀左传、国策之书,读于道旁。路人遇而奇之,闻其谈侃,音准而不俗,论妙而存理,诚乃高士。于是争摄视频,传之抖音,至己亥仲春,风靡网络。

其实真正值得关注的并非这位流浪者本身,而是他能够被安上“大师”的标签而迅速成为网红这一现象;

真正值得研究的,不是这位爱学习的流浪者,而是那些追捧这位流浪者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都是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年轻人。

总体而言,可用两个词来概括和形容这一现象:渴望和无知。

渴望是说,现在的年轻人的确渴望国学大师的存在,渴望真正的儒家大师的存在;

无知是说,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的经典,对《四书五经》太陌生了,太无知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而“流浪大师”也是让我们看到了高贵的灵魂不会被不修边幅、衣衫褴褛的外表所遮盖。

无知让人失去判断力、辨识力,而渴望则让人去追求,去想象,两者的结合,则是错误的美好虚构的出现,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虚构投射到现实中的人和事之上。

因此,他究竟是不是大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今的中国确实需要大师!———水木然

02

人们为什么会渴望“大师”?

有人说: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学问、智慧是和财富无关的,甚至是负相关的。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被尊重的大学问家,绝对没有大富豪,一般都是不富裕的人,甚至穷人。

孔子的周游列国,实质上是流浪列国。庄子有时穷的都揭不开锅,陶渊明也一身清贫,与草庐为伴。这位流浪的国学发烧友的流浪特征则与此相合。

同时,中国还有“礼失求诸野”的传统,认为真正的大学问不在庙堂,而在江湖。事实上,《五经四书》在西汉初期朝廷一本也没有,都是从民间征集的。这是“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的深层历史背景。

当下的年轻人,之所以对传统经典陌生和无知,到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教育模式。我们当下的教育模式,实则起源于辛亥革命之后,其基本理念是否定中国文化,引入西方文化。

那个年代,教育告诉孩子们,中国文化是落后的,因此在1840年就挨打了,被西方列强打。中国要想不挨打,即必须摆脱落后,必须否定和摆脱儒家经典。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学术和教育系统中,传统经典是没有地位的,或者说是居于边缘。“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可以改成“西学在殿堂,中学在流浪”,这是中国学术和教育的现状。

另外就是今年来,国学像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市面上的假国学大师太多,国人看的习惯了,国学就被曲解成贬义词了。

正是基于这些造成了年轻人对传统经典的陌生和无知,而这位流浪者的流浪形象,则的确暗合传统文化、传统经典在当下中国学术界的真实遭遇。

所以,年轻人群体性的渴盼和追求国学大师,意味着中国的价值已经在深层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崇尚传统,崇尚传统的学问和智慧,崇尚传统的经典。

从几年前追逐百家讲坛出来的大师于丹到当下流浪大师,论这二者的差别,大概就是权威教授到江湖流浪者的下沉。

当年轻人开始普遍藐视主流权威时,开始普遍认为“大师在流浪,小丑在庙堂”时,以否定宣扬西学为基础的主流学术系统必将失去权威,必然将被变革和替代。

这是中国正在向传统回归的一个例证,是个好兆头。

03

为什么要不断读书学习?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这么多年来,从上至下一直将其奉为金科玉律。物质才是第一,所以才会有中国在经济上用40年赶上了西方几百年的奇迹。

但,有得必有失。我们也逐渐丧失了读书的动力和时间。即便有,也是以功利为目的的阅读和学习。

有人浪迹江湖,有人寒窗苦读;

有人阿谀奉承,有人早已麻木;

有人嫌贫爱富,有人唯利是图;

有人精打细算,有人满不在乎。

我们羡慕被估值20亿的读书人吴晓波,被商业化了的IP我们疯狂般追逐一直在贩卖焦虑的罗胖子。我们热情参与知识付费的浪潮,愿意花一晚的时间听跨年演讲:

看起来我们更关注精神层面,其实,我们看重的是付费二字。因为付费了,才会心安理得。就像很多人花很多钱办了健身房的年卡,却一年去不了几次一样的心安理得。

而实际上,大部分人去关注这些大师,其实只不过想给自己增加一个“谈资”,而并非想汲取真正的知识。

物质过头了是庸俗,精神过头了是迂腐。物质丰富精神缺乏的人,也很容易空虚的。然而精神富足,物质匮乏的人反而很容易感觉充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沈先生就是属于后者。

翻了一下视频的评,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是:

“一开始我非常同情你,但是到了后来,看了你的谈吐和演讲,我慢慢同情自己了,我没有你读的书多,活的没有你快乐和自由”。

这就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保持读书学习,保持自由快乐。

这个留言中,我看到了社会和人性的进步。对读书的尊重,对读书人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对别人和社会的宽容。

一个成熟的社会,将是宽容的,价值自由的,充满信仰和灵魂的。而并非清一色的物质和铜臭,这与现实生存无关,与心灵的疆域有关。

而且在中国,想安静的当个大师,真的很难:

所谓庸常,大概就是这样吧!

作者:云掌财经/水木然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