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打开老子思想的智慧之门 (下)

2 已有 301 次阅读   2021-08-21 22:45
打开老子思想的智慧之门 (下)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德慧智经典诵读是一种文化熏陶式的教育方法,与单纯的知识型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德慧智经典诵读强调将经典作为精神食粮,应当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口诵读,而不应当将经典视为一般知识,只需记在脑子里就可以束之高阁。

心开窍于舌,通过持恒地开口诵读经典,就能潜移默化地达成正心养心的目标,逐步发挥经典诵读对健康心身、开慧益智、提升创造力等方面的乐治作用。

德慧智经典诵读基础方法

德慧智经典诵读以“图文想象诵读”为基本方法和特色,以“恭熟忘合灵”诵读五字诀为完整的进阶次第。在不同的诵读次第中,有相应持续深入的诵读方法。

在基础阶段,重点是坚持每天开口出声熟读经典。每天诵读的时长应不短于15分钟,时间太短就不太容易产生效果;但是一次性连续诵读的时间也不宜太长,要因人而异地进行调整,避免变为一种疲劳式诵读,反而消耗精气神。

在基础阶段,训练的重点应当放在坚持开口诵读这一过程上,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产生背诵的结果,不能一味追求能够背诵经典。

这个问题是在诵读初期最容易产生的一个误区。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学习实践中去寻找一些直观的检验指标,所以就错把背诵这个结果当成诵读得好不好的标准。

那么,德慧智经典诵读基础阶段的初步检验指标是什么呢?应当从“上善治水”的原理中寻找答案。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是用“活”字来描述生命的状态。这个“活”字,是三点水加一个舌头的“舌”,换句话说,就是舌头边有水,就是活着的状态,是有生命活力的状态。

相信大家都有过切身体会,当我们身体状态不太好或者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口干,而且常常是喝水也不太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乐治经典诵读是对我们的生命之水进行上善的治理,必然也就会促进体内的水液代谢。

所以,我们可以用口腔中唾液的分泌情况来作为德慧智经典诵读基础阶段的初步检验指标,来检验自己乐治诵读的方法是否正确。

如果诵读时口中唾液分泌增加,或者保持旺盛的状态,那么说明诵读状态良好。但如果越诵读越感觉到口干舌燥,则说明需要调整自己的诵读的状态与方法。

如何正确地进行诵读呢?

诵读时要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自然发声、字正腔圆是基本原则,切忌过度用力大声诵读,也不要模仿他人或其他声音进行造作式的诵读。

诵读中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要坚持自然发声,把握好度,保持自然平和的心身状态。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要贯彻落实老子提出的“无为”的治理原则。

在诵读训练的基础阶段,诵读速度以中等和较慢为宜。如果诵读速度太快,那么很多训练内容就容易一带而过,容易忽略对诵读过程的关注和把握,就没有办法深入。

为了更好地发挥德慧智经典诵读的乐治功效,在诵读之前和诵读过程中都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身,摒除负面情绪和各种杂念,保持放松、愉悦的心身状态。

诵读经典,首先要做到“恭”字诀。恭敬心是打开经典大门的金钥匙,是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必备条件。

主动用诚信之心、恭敬处下之心、热爱之心、敬畏之心、持恒之心校正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自己心身的频率,使之接近经典纯洁、圣洁的道德能量频率,才能更好地与经典连通、谐振,打开经典宝库之门。

“恭”字诀的训练目的是使诵读者正心诚意。除了心恭敬,还要做到身恭敬。在诵读之前和诵读过程中都应端坐如钟或者站立如松,脊柱保持中正,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心意宁静平和。

德慧智经典的乐治诵读,重在应用诵读的“声”和“音”对经典内涵进行格物实践。在诵读过程中,需要同步关注声带、口腔产生的“声”以及“音”对身体的谐振和调节作用,把握其中的微妙变化和感受。

德慧智经典诵读通过应用经典文字的图像性和象意性,启迪大脑的慧智生理功能。心智意识的杂念会干扰甚至破坏这一过程的展开和深入。

因此,在开口出声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应当静下心来,主动抛开杂念浊思,不求其义、不求甚解地反复熟读经典,使自己的心身在长期的诵读锻炼中得以净化提升。

在诵读之外,可以运用精读的方法,以自悟性解读为主,逐步加深对经典内涵的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经典的智慧,培养和提升个人的品质品格品行。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自己的切身感受:坚持诵读经典,不光让我沙哑的声音渐渐变得洪亮起来,还慢慢地改变了我的性格。以前的我喜欢争强好胜,说话语速快;现在的我呢,在朋友面前是一个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不争不抢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变成了那个我曾经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我懂得“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我懂得了“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更懂得了“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尢”!

这也就是说,学习经典实际上至少有两项内容:一项是长期持恒地进行诵读,另一项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去领悟经典的内涵,将经典的哲理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用经典中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不能替代的,对于两者的要求不要混淆。

在诵读训练的时候,其实是不需要用后天意识去思考的,也就是不需要去理解经典是什么意思,只需要用我们的身心去体会经典诵读训练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来发挥“上善治水”的乐治功用。

而在日常应用经典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思悟其中的大智慧,并且在实践中检验我们的思考是否正确、有效。

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调节心身。

主动调整心身状态,做到身体端正,脊柱挺直,呼吸平稳,快乐放松,恭敬感恩,心无杂念。

身体端正,脊柱挺直有利于调动肾气上行,使我们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调节呼吸,不但能使注意力集中、思绪宁静,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在快乐放松的情况下,更容易启动右脑,对经典进行深层体悟。

恭敬感恩的心态能够使诵读者保持开放受纳的状态,更好地接纳经典中蕴藏的智慧,它决定着诵读者能否真正走入经典以及体悟的深度。心无杂念就是要求抑制后天思虑,在静默中清空大脑和精神系统的各种杂念思绪,使诵读者更容易启动先天灵慧来深入体悟经典的内涵。

第二步,诵读《复兴道德心愿词》一遍

复兴道德心愿词

(念兹常思)

道德,请接受我不全的德性,让它周全圆满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献给社会!

道德,请接受我失德的心灵,让它与您融合为一,为人类道德复兴照明镜!

道德,请接受我载因的身体,让它为道而工作,为民族的道德复兴而存在!

道德,请接受我的意和思想,让它与老子与孔子同在,起心动念不离道德!

道德,请接受我性命的全部,让它成为道德的工具,服务于世界道德回归!

用《复兴道德心愿词》净化心灵、拓展志愿、坚定信念,培养复兴道德文化的宏大志愿和深广的奉献精神。这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步,诵读正文

开口诵读,自然发声,全神贯注。在诵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端正放松的身姿和恭敬专注的心态。诵读时应保持每一章节的完整性,避免随意停顿或中断,这样有助于完整领悟经典内涵。

感恩结束。其中包括三个步骤:

  • 静而空

诵读后,闭上眼睛,再次进入完全的静默状态,清空大脑和精神系统的各种意念,持续几分钟,更有利于先天灵感慧识充分消化吸收经典的营养。

  • 诵读《感恩词》三遍

感恩词

我以仁德感恩心,至诚感恩《德道经》,感谢赐营养,滋养我心身,回报国与民。

培养感恩的习惯和回报的心愿,有助于拥有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平衡健康的心意状态。

  • 结束动作

将双手掌心相叠,放在肚脐之上,深吸气三次。接着,双手掌心相对,搓热双手,用掌心捂住双眼,温养眼睛。再用双手由下向上、由内向外干洗面部,捏一捏双耳和耳垂,揉搓风池穴、大椎穴。然后,双手握成空拳,用手背揉搓腰背部双肾区。最后,双手掌心相叠,放在肚脐之上。

风池穴:在颈部枕骨下大筋两侧发际的凹陷处,比耳垂略高,左右各一。按摩风池穴,有助于缓解头痛、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鼻炎、感冒等症状。

大椎穴:低头时,颈部凸起最高的脊椎骨(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处。按摩大椎穴,有助于防治感冒、颈椎病、青春痘、中暑、颈椎病、肩背疼痛等症状。

双肾区:脊柱两侧腰背部最下面一对肋骨上下的这一块区域。

结束动作可作为日常保健之用,有助于保护眼睛和预防感冒。

在日常诵读中,一般将《德道经》德篇第一章《论德》、道篇第一章《观眇》(即“双一章”)和第三章《闻道》章列为首选的篇章,用于起步的训练体验。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观诵训练,直至心与经典相印,声与音在体内相和相应。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在留言评论与分享

作者:周迟 配图:清水荷 排版:清水荷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