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人满门。
对于人类来讲,肉体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二是延续生命多子多孙。
不论是哪方面都需要养生,多子多孙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所以人们常说健康是生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就等于一切归零。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疾病和衰老来袭可不分阶级和地位,是否拥有健康取决于很多方面因素——环境是否有益、身边人是否友好、衣食住行是否物资足够、自己是否会保养等。
天生父母给了副好身体,如果不会保养也将提前结束生命,为此钱穆先生算是做对了,他为了打破家族不寿的魔咒,从年轻时代就开始注重养生了。
国学大家话钱穆
钱穆名字一出可了不得,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历史学家,故宫博物院特聘他为研究员。
学术界将其尊称为"一代宗师",还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与陈寅恪、吕思勉、陈垣并称"史学四大家"。
1895年正值晚清,钱穆出生在江苏一个书香门第,他是武肃王钱缪的后代,父亲年轻的时候也考中了秀才。
6岁开始读书的钱穆成绩优异,辛亥革命时成为小学教师、中学教师,35岁因为发表了论著被顾颉刚推荐,成功到燕京大学授课,从此开启了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学术人生。
建国后的钱穆到香港、台湾、国外等多地讲学,晚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做研究院。95岁的钱穆病逝于杭州,也算颐养天年、落叶归根。
钱穆是靠自学成为大家的典范,一生培养了多位杰出弟子,余英时、严耕望等人都师出钱门,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伟长是钱穆的侄子,其国学基础也深受叔叔的影响。
钱穆的一生也是奋斗不止的一生,即使晚年视力微弱,依然勤于著书立说,留下了1700多万字的国学、史学和文化学著。
他不仅创造了中国学术传奇,也打破了天赋人命的家族魔咒,而魔咒又是什么呢?
家族的三世魔咒
少年钱穆就目睹了人生的生离死别,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虽然旧社会人们的预期寿命比较低,但钱穆的父亲刚过40岁,也算是相对短命之人。
钱穆的父亲身体素质一直不好,这也影响了他的仕途,因此父亲将光耀门楣的梦想寄予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忍痛抚养钱穆兄弟俩并让他们坚持读书,直到钱穆顺利成家立业。
钱穆的发妻是包办婚姻的无锡邹氏,不过不幸的事情又一次击中了钱穆,发妻因为难产去世,婴儿也跟着夭折,一尸两命让钱穆无比悲痛,后来钱穆只能选择再续。
然而生活的苦难没完没了,还没等钱穆走出失去妻儿的阴影,哥哥钱挚就因为工作积劳成疾去世,亲人的相继离世让钱穆满怀惆怅,也让他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他常常感叹"人生不寿,是一大罪恶",的确任何事业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人生一百年已经足够短暂,夭折更是难以成就大事。
如果钱穆也像亲人一样夭折,想必他不会有今日辉煌的成就,更何谈名垂青史、位列四大家?面对三代亲人早夭的魔咒,钱穆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决心好好生活树立一个新的样板,用更好的身体和更多的时间学习思考,以尽量长的生命打破老天安排好的魔咒,最后钱穆成功地战胜了魔咒,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打坐,钱穆的长寿秘诀
从20岁开始,钱穆就积极修炼打坐功夫,所谓打坐是道家传出来修炼方法,和佛家的禅定、印度的瑜伽类似。
可以想象,钱穆先生端坐在家中,双腿交盘,双臂自然垂下,双目微闭而头脑放空。当然钱穆先生不可能让大脑一片空白,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中国文化的内涵。
打坐对钱穆先生的益处良多:
其一,可以聚集精气神,静而后能定,气定神闲自然有助于身体平衡;
其二,可以促进学术思考,作学术需要一颗安定的心,打坐有助于梳理思路;
其三可以延长自然寿命,修身养性当然有助于寿命的增加。
其实钱穆先生的爱好不少,除了打坐,他还喜欢打太极拳,而且拳法了得,据说在香港教书期间,有小混混到校园闹事,钱穆像平日一样比划了几下太极拳,吓得小混混们掉头就跑。
另外,钱穆还会利用空闲时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以此陶冶情操、接触实际。通过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钱穆的身体还说得过去。
虽然后来遭遇了楼板坍塌和双目失明,但是一位年轻的教师细心照顾并成为他的妻子,就这样钱穆打破了家族魔咒,并走过了近百年的辉煌人生。
寿命也是七分靠打拼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通常人们用此来形容努力的程度,并相信爱拼才会赢。对于延长寿命这件事,其实也需要每个人用心经营,没有太多自然而然的事情。
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预谋来实现。就像钱穆先生一样,延寿也需要从年轻开始、从娃娃抓起,有了长寿的奋斗目标,才能为了目标勇敢地努力,也就是说想不到就做不到。
若想长寿,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态,其次是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再次保护好自己的遗传基因和身体器官。
其实做个长寿老人很不容易,中国人常用73、84岁来形容生活的坎,能活到90、100岁更是少之甚少,特别是在环境污染的今天。
说到底,长寿就是一种坚持,持续地汇聚健康的能量,特别是年轻人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防止亚健康侵扰我们未来的生活,愿我们都能像钱穆先生一样赢得健康、赢得长寿、赢得尊重。
文/李清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