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这5个“晚点定律”,让你不再生气

3 已有 205 次阅读   2022-10-24 19:24
这5个“晚点定律”,让你不再生气 

政治家杰弗逊有句名言:“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生气是人的本能,不生气才是人的本事。

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应该没有人想生气,但常常是气不打一处来,怎么也忍不住。

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不生气的方法:5个晚点定律。

01

在开口之前,言语晚一分钟。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开口就得罪人的事情,还真的不少。

你想要表达自己的快乐,却没有照顾到对方正在为丢钱而烦恼;你大声说话,却没有考虑到当下大家都要安静一会,都在休息;你要反驳别人,却没有想到,别人正说得起劲,话还没有说完,观点没有表达清楚。

张口就回怼一句,习惯性反驳,是自己在生气,也是给别人的“气”,火上浇油。

我的表姐离婚了,一谈起前夫就生气。二舅妈顺口就说:“你才三十多岁,弄丢了一个男人,算啥?日子就不过啦?满世界都是男人,你就一棵树上吊死啊。”

二舅**话,让表姐更生气了。满世界都是刺耳的声音。二舅妈见表姐不听劝告,也火了,说“白养你了”。

很多话,在晚一点点之后,就不会说了。

02

在愤怒之前,表情晚一分钟。

与人交往时,我们会察言观色。

人的眼睛,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别人的样子。但是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脸。

你愤怒了,不仅自己的脸很难受,别人的眼睛也会难受。

有一个女人,因为丈夫骂了几句,就想投河。她爬到河边的柳树上,忽然发现河边有人欣喜若狂——发现了美丽的女人的倒影。

女人摸了摸自己的脸,开心极了,自然就不想投河了。

愤怒是没有用的,只能把关系搞砸,让别人跟着生气。花一分钟时间,调整好自己的脸,笑一笑就没事了。

03

在判断之前,结论晚一分钟。

你为什么生气?因为你刚刚做出的决定,被人否定了;你要走的方向,居然是错误的;你不好意思纠正自己的错误。

你要评价一个人,但是不够精准,导致对方很难受。从而你也跟着难受,但是说出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也有一些父母,口口声声说:“你啊,长大了没出息;就看你这本事,如何给父母养老?”总是随意给儿女下结论,导致儿女气嘟嘟,长大了还在仇恨。

宋朝时,有一个书生翻墙进入别人家,和喜欢的女子约会。

女子的父母知道后,勃然大怒。把书生拉到县衙,告发了。

知县马光祖见状,思考了好一会,然后让书生写一首诗:逾墙搂处子诗。

书生提笔就写,文采飞扬,让女子的父母很欣赏。马光祖见状,劝说女子的父母,把书生纳为女婿。

马光祖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写了一句诗,记录此事:“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不妨。”

不随意“一锤定音”,凡事都要留余地,这是大智慧。

如果要定论,也不要说得太肯定。有的话,是真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被推翻,需要修改。

把话说死了,转不过弯,就常常会生闷气。

04

在瞪眼之前,眼神晚一分钟。

我们有这样一句口头禅:看到你就生气。

为什么你看到别人就生气呢?其实是你的眼睛有问题,盯着别人的短处,寻找一些碍眼的地方。

有一天,我的母亲把饭烧糊了。我觉得眼里在冒火,不是因为饭很值钱,而是担心电饭煲会毁掉,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

母亲见状,默不作声地待着,就像一个犯错的孩子。

后来我才发现,母亲一直在老家,用柴火灶,用电饭煲,还是头一回。是我没有耐心教会母亲一些方法。

导演李安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丈夫,并不代表我就很自然地得到人家的尊敬,我每天还是要努力赚取他们对我的尊敬。”

换一个角度看人待物,立马就好多了。你会发现,人人都有难处,犯错是有原因的。看清楚了,就不生气了,也给了别人改过的机会。

05

在发微信之前,手指晚一分钟。

在网络时代,很多的“气话”,都在手机里。

亲戚朋友聊天时,也有人发脾气,或者冲着某件事,狠狠地批评教育。

看到亲戚朋友发飙了,你也会很难说,甚至因此和亲戚朋友断交。

为了网络里的那点事,气嘟嘟,真的不值得。毕竟,那是虚拟的世界,虽然和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不能取代生活。

当你要发信息给谁的时候,稍等一下,也许有的信息,就不要发送了。有的表情包,就可以撤下来了。

尤其是群聊,你要是忍不住,生气的人是一大片,并且会给自己树立负面形象。

比方说,爱人发信息来质问你,不要马上回复,想一想问什么?接下来,你就知道该如何办了。毕竟,万事都有源头。

正如莫言说的:“真正爱你的人,会在你忘记回复他短信时狠狠地说你一顿。”为你生气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06

很多人失去了快乐,喜欢生气,是因为他太敏感了。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就使自己生气一个月。这是很无聊的。

人就一辈子,生气的时间多了,快乐的时间就少了;骂骂咧咧多了,静谧的时间就少了。

生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何苦呢?

慢慢来,消消气,日子就顺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