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意思是说,人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教导别人做事。
教导别人本身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而让人担心的是喜欢上“教”别人。
喜欢“教”别人的人,在他们看来生活就应该是这样或是那样,但就是一定不是我们现在的模样。
而生活中我们见过有太多这样的人。因自己取得的小小成就或者以所了解的一点皮毛,就开始教导别人做事,讲一堆大道理,干扰别人的人生。
对别人说教,可以说是上了瘾。
但要知道,“好为人师”是人生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它让你变得狂妄自大,渐渐认不清自己本来的样子,在洋洋得意之时,变得越来越愚昧,最终摔得头破血流。
01
好为人师是一种很愚蠢的处世态度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显露出这种自以为是的知识,甚至有时候,我们也身处其中。
好为人师的人,很多都是虚荣心很强的人,通常表现得“很突出”,实际上结果往往是自取其辱。
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一只可怜的小丑。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国外知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前往瑞士度假。但他的度假方式跟别人完全不一样,每天背着画夹四处写生。
一天,有三位来自国外的女游客来到那里,看到贝罗尼在日内瓦湖边画画。
那三位女游客站在旁边端详了一会后,便开始对贝罗尼的画作品头论足。这个说这里不好,那个说那里不对。
贝罗尼不但不生气,反而虚心接受她们的评判,并一一修改过来,改完后还对三位女士表达了感谢。
次日,贝罗尼前往另一个地点写生,恰巧又碰见了那三位女游客。
她们似乎遇到了点问题,正在交头接耳地讨论些什么。
这时,其中一人看见贝罗尼就上前来询问:“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赶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却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道:“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女士见此大吃一惊,再联想到昨日的不礼貌,一个个都只能红着脸离开了。
查理·芒格曾说:“显摆学识的往往都是对某个领域一窍不通的人,因为他分辨不清,身边哪些人比自己聪明。”
越是无知,教人的欲望越强烈。
厉害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去教别人,因为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三观。
那些争得面红耳赤的事情,只会消耗自己的精神力量,浪费力气,别无所获。
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说教而改变,反而你“咄咄逼人”的语气会让人讨厌。
02
人是孤独的,内心渴望被“理解”而不是“说教”
曾国藩性情耿直,说话也总是直来直往,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有意无意就流露出教训别人的想法。
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曾国藩总是喜欢写信教诲在家乡读书的弟弟们。常以“长兄为父”自居,动不动就厉声训斥,甚至要求弟弟耳提面命,保存教导,时刻温习。
后来,弟弟们实在是忍不同意,便联合写信至京城,信是这么写的:“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
意思是说,每个月写信,尽是用那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责备我们,没见得有半点实实在在的好消息。结果这些信让亲戚邻居们看了,以为是我们这些做弟弟的“粗俗庸碌”,弄得弟弟们很没面子。曾国藩收到了弟弟们的回信,想起自己以前的种种毛病,这才幡然醒悟。
于是他在日记中写道:“恭读朱批,以戒余之师心自用。”
大多数人因为自己生活阅历多,总喜欢好为人师。
直接干涉别人的人生,用自己认为的生活方式,逼迫别人和自己过一样的生活。
马尔克斯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帮助他人站起来时才有权利俯视他。”
在这个功利化的社会中,很多人是很孤独的,人是渴望被理解的。
其实,他们很多时候都知道哪些事该怎么做,那些事不能做,他们缺的只是信任与理解,缺的是我们给他们的支持,哪怕是一个拥抱也会让人充满力量,而不是需要你站在那里地啰里吧嗦。
人的魅力不是你经历过什么,懂得什么,而是不要假装有相同的感受,更多的是,你站别人的位置上,给人体面。
克制自己教人做事的欲望,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才能各得其所,互相成就。
03
所谓成长,就是学会“多倾听”
作家拾遗有个朋友,没恋爱的时候就特别爱看各类情感专栏。
而且里面只要是“专家”说过的话,她都爱听且极其信服那些胡话。
有位专家说:“爱一个人,就是4小时回她的消息,记得每一个纪念日,给她买礼物。她说什么都是对的,她生气了立马认错,没有错也是自己的错,她像公主一样。”
结果朋友将这句话当作爱情里的“金科玉律“,还自以为掌握了恋爱秘诀。
后来当她将此赋予行动时,现实给了她狠狠一巴掌。
她跟男友在一起时,一个月要纪念,三个月要纪念,植树节要纪念,节日要纪念,就连节日也要纪念。
男友一星期不送玫瑰,不给惊喜,就说没新鲜感。男友让她自己选礼物,她却纠结半天不知道选什么。
还美其名曰:“专家说了,一个男人连这些细小的事都不愿花心思,那就是不爱了。”
结果,过了段时间,男友不同意,两人就分手了。
尼采说过:“不要让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的,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成长,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
在《改变人生的人际沟通分析》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概念——舞台效应。
其意思是说,当你站上舞台,虽然能让所有人看见,但台下一切对你而言,都是漆黑。只有走下舞台,你才能借助台上的灯光,看到别人闪光点,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自己的“好为人师”,不觉间将自己捧上了舞台,在手舞足蹈的时候,逐渐迷失了方向,最终束缚了自己。在别人的认知中迷幻,其实是对自己人生一种极其不负责的态度。
生命的道路上,不止有一条车道,也不止有一种活法。
好为人师者,其实不是善良,而是一种残忍。不仅显示自己很无知,而且扰乱了别人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问题:“有哪些极简的人生建议?”
我很赞同一个答案:人生有两件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二是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认可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悦纳别人的生活方式。
在人人自称老师的时代,谁都可以凭借廉价的观点,收获一群点赞的观众。可当我们把时间用来博取外界的肯定时,就很难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缺陷。
人人自有其路,与其指点别人的道路,不如专注自己的方向。当你经历得越多,看得足够远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种活法。
共勉!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