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财运很顺的家庭,就是以下三种家庭

4 已有 111 次阅读   2023-07-30 16:16
财运很顺的家庭,就是以下三种家庭 

古人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站。”

做人不要太贪婪,不要过分追求财富。这样的道理,谁都懂。可是没有钱,怎么过日子呢?尤其是人到中年时,要养家糊口,无法想象身无分文的结局。

那么,我们要如何得到财运,汇聚财富呢?

清代有一个富豪,名叫伍秉鉴,他带着家人,从普通走向富贵,还得到了《华尔街日报》的点赞。虽然晚年因为局势动荡,破财不少,但是他赚钱和持家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01

和睦的家庭,人心一致,劲往一处使。

伍秉鉴的老家在福建,随着祖辈迁居到广州。

几代人一起经营家庭,并没有什么起色。伍秉鉴的父亲开始琢磨着做生意,参加对外贸易,还创办了怡和洋行。

1801年,哥哥意外过世,他成为了洋行的管理者。

当时,伍秉鉴不仅延续了祖辈的基业,也能接受父母的安排,需要的时候,站在第一位,不需要的时候,就让哥哥做主。

古人说:“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

任何时代,一个家庭要赚大钱,就要团结。不仅要夫妻一起努力,还得联合兄弟姐妹,父母和孩子。

把小家庭放在大家庭之中,你会发现,大家庭兴旺了,小家庭也不会太差。

很多家庭,本来有家族实业,但是因为家人不和睦,导致不得不分家。虽然各自经营自己的小天地,也能有所作为,但终究是势力单薄。

更可悲的是,一些不和睦的家庭,会被外人虎视眈眈。

清末陕西女富豪周莹,在公公和丈夫过世之时,家里的叔叔伯伯侄儿等,虎视眈眈,闹着要分财产。幸好周莹站出来,积极维护团结,才挽回了局面,让家庭的财富,持续增多。

“和睦”两个字,在家庭财富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不管哪一个富豪身上,都会看到这样的特点。

你应该这样想,不管家里的人,谁赚钱了,在团结友好的氛围下,就是“家里钱多了”。不要计较谁手里的钱多一些,谁少一些。

02

开放的家庭,对外求发展,积小流成江海。

固步自封,走不出自我;积极开放,对外求财。

有的人,“窝里反”很厉害,一旦走出家门,就连说话都不敢大声了,甚至对外人点头哈腰,请外人来对付家人。

伍秉鉴在团结家人的基础上,主动开拓新的生意门路。

1757年,清朝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伍秉鉴抓住机遇,投资了美国的铁路,证券交易,和欧洲人做金融生意。

在自己变强时,他还主动拉拢广州十三行的老伴,一起商议如何做茶生意。另外,他允许同行借用“怡和行”的标识。当时,只要有了这个标识,茶叶不仅好卖,还价格上涨。

他的做法,让同行佩服不已。很快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商业圈,他成为了圈里的老大。

把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大家庭联系在一起,还分出利益给社会,对于小气的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但对于有大格局的人,却可以轻松做到。

一家之主的格局,就是一个家庭的结局。

如果你想大家庭越来越富,就不要盯着家里的现金,要想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宽。

我的老家有句不好听的话:“打家人的主意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的人打天下。”

试想一下,社会上有千万的人和你合作,那么每个人给你一块钱,都是一笔巨款了。一家十几口人,每个人给你一万,也就那么一点钱。

对外求发展,并且慢慢积累客户,放大自己的生意圈,财路就越走越顺。

03

人品过硬的家庭,提升信誉,得道多助。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

想要发财的人,一定要有美名。如果是德不配财,那么一切的行动,都会被社会制约。

弄虚作假的小贩,可能一天都卖不出一样东西;短斤少两的商铺,门可罗雀。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

伍秉鉴有了钱之后,对一些生意失败的商人,予以帮助。

有一个美国商人索萨,亏损了很多钱,欠伍秉鉴七万多银元。按照大清的规定,索萨要被赶出商业圈,还被限制回国。

伍秉鉴得知情况后,把借条撕掉了,说:“你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人生起起落落,很正常。”

没有了借条,索萨重获自由了。

当然,伍秉鉴平时也会乐善好施。

家庭要发财,那么就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树立好的人品。否则,一粒老鼠屎,毁掉一锅粥。

作家托尔斯泰,靠卖书得了不少钱,他拿钱救助别人,但是妻子却不同意,因此夫妻矛盾很大。在妻子的唠唠叨叨之下,托尔斯泰多次离家出走。

对比之下,人品对钱财的影响力,就能一目了然了。

人与人打交道,人与财富的关系,拼到最后的,就是人品。

04

马克·吐温说过:“知识是宝贵的,比世上一切财富都有价值。有了知识,你就能成为伟人,成为好人。”

想要得到财富,就要提升自己的认知。

当你认识到,家庭和谐、对外求财、提升人品很重要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仅是一个智者,还是财富的主人。

人人都晓财富好,但是如何得到和留住钱财,却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己之力。

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善待别人的家庭,不无裨益。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