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你工作不顺利,差的真不是能力

2 已有 80 次阅读   2023-12-06 22:53
你工作不顺利,差的真不是能力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若风 排版| 五月

第 7858 篇深度好文:2940字 | 8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天不想上班;

每天醒来必须看一眼银行卡余额才有动力爬起来;

每天上班感觉既看不到未来,也碰不到现在,不知道为了什么;

每天早上挤公交挤地铁简直是至暗时刻,每次下车前连辞职报告腹稿都打好了……

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我们总会怀疑工作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没有动力坐在工位上认真工作。

相反地,有些人跟你工资差不多,每天工作的任务也不比你少,但是他们总是有饱满的热情和动力来处理生活中的任何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你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能否有效重塑工作。

其实,你并不孤独。工作毫无动力的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全球著名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员工享受并积极工作,而24%的人厌恶自己的工作。

最可怕的是中间这63%的部分,他们一边吐槽抱怨一边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但也浑浑噩噩,领导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少想要主动改变自己。

这大概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常态,这不禁让人疑惑,这种工作中的亚状态真的很难改变吗?

肯定可以!有三个维度,可以帮你找回工作使命感,拥有饱满的工作状态。

一、工作任务重塑:最好的状态是双向奔赴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清楚,打工是赚不到钱的。

但有一位嘉宾,最近要为我们分享他自己从月薪1300元到年薪百万的成长故事

表格展示的是他第一份工作九个月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收入的跃迁,本质是基于他对自己工作任务的拆解与重塑。

他通过工作重塑,将个人兴趣与能力结合进行,找到工作源源不断地动力,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收入的提高。

当你上班没动力,又想拉低跟别人差距的时候,可以围绕动机、优势、激情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和工作的关系。

1.改善工作任务,令你事半功倍

做事没动力怎么办——不要试图欺骗你的大脑,而是应当想想:你真正需要什么。

工作没有动力,往往是身体有了本能反抗。

我们更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让工作更符合自己的兴趣。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当你不具备完成某件事的条件和能力时,就要清醒地面对事实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任务的数量、范围和类型,包括增加减少任务量,改变任务的性质,改变时间和精力在多个任务上的分配等来激发工作的动力。

可以拿出两张纸,分别简单列一下工作中哪些内容是自己喜欢的,哪些内容是给自己带来困扰的。

根据两张纸上的信息进行这些任务的时间与精力的再分配,甚至删减。

删减并不是剔除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或是分配极少时间,有时候他们恰恰是有挑战性工作,需要感受到挑战与成就感。

你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但又希望得到晋升,当你晋升意愿大于社交恐惧的时候,动力就有了。

你可以通过工作任务调整,例如主持会议等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必要且有意义的牺牲”。因为个人晋升带来的不仅是个人人际关系的成长,更是收入的进阶。

2.更能发挥优势的工作,你才更有动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必然不会工作毫无动力,发挥你的优势,离成功就事半功倍了。

2.1 3个方法找到自己的优势

① 成就感事件法

梳理自己过往的经历,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请列举至少3件事。

② 天赋特长法

有什么事情自己是很感兴趣,一接触就能很快就上手?还做得很好?和同辈比较,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③ 自我他人评价法

觉得自己什么事能做得最好?身边的人怎么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的能力比较强?

能力主要分为软技能和硬技能,通过以上3个方法,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优势能力,找出排名前五的优势能力。

软技能:学习能力、健康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认知、形象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等;

硬技能:人际沟通、快速适应、英语、文案写作、谈判协商、演讲、表演、培训、客户服务、创意策划、数据分析、咨询、归纳总结、审美、分析、计划、组织等等。

2.2优势也需要反复练习

①能发挥你优势的工作有哪些呢?

找到自己排名前五的优势能力后,查找并罗列一下哪些职业最需要用到这些能力。

如果说你的优势能力在于沟通、人际交往、客户服务、谈判协商、跟进等,那么,你适合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销售、商务、客服、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你会表现很突出,很擅长。

相应的,也可以反思一下现状,如果你在工作中很吃力,要非常勤奋才能跟上,那么,有可能是你的弱势能力,建议调整一下职业方向哦(比如内部调岗、跳槽等)。

②专注优势,刻意练习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资质有多好,优势有多强,如果不经过刻意练习,也只能泯然众人。

可以通过一万小时法则进行刻意练习,强化自己的优势。

一万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象征性意义,可以理解为“长时间”长期坚持”“数年”等。

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技能,需要练习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是3年、5年,有的是10年、20年。

长时间的练习,并不是机械、简单地重复,而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有人指导、有心理表征的刻意练习,这样才有效果。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给自己安排最小的任务量,可以保证每天持续做,练习得多,能力提升会很快。

比如说,你想提升演讲能力,那就每天给自己安排五分钟的时间,就着一个话题来演讲,可以独自讲、对着镜子讲、讲给亲朋好友听,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

3.让工作成为实现你的个人目标的工具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目标,人生理想。

清晰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人行动的动力。而且这个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

有意识地制定出与工作目标相结合的个人目标必定能够使自己工作动力十足。

很多人发论文是为了金钱,地位,但费曼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也拒绝做院士。

他说做科学是一种乐趣,他把科研看成玩耍,当达到这种境界就完全把事业和工作结合起来了。

如果你对建筑有兴趣,可以到世界各国去看建筑;你对雕塑有兴趣,就去欣赏世界各地的雕塑;

你对民俗文化有兴趣,对音乐有兴趣,你都可以去学习,欣赏。

把你自己的个人目标跟工作结合起来,你会发现你的所有目标都更容易实现。

我们在工作中所提升的技能,完全符合组织对每一位个体的期待,一个人能力越大,就越能胜任更多的工作,满足组织的人才需求。

恰当的个人目标,能大大提升个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4.没有深度工作,就是在浪费生命

公司的绩效考核越改越苛刻,天天加班,尝试跳槽却屡屡失败,对手头上的工作越来越没动力……

虽然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如此,但是很多人面对大环境依旧能够乐观坦然面对。

我们都明白,外界规则无法改变,或许可以改变工作方法。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去做提升工作效率的事,为工作注入动力,快速脱颖而出。

稻盛和夫说,“很多创造性的瞬间,都是人们在忘我的、反复深入的研究中,在片刻的休息时,甚至在睡梦中获得的。”

①规划未来,不要只看眼前要做的工作

你的眼光不能只停留在一寸之处,而要往长远看:比如,如果要做明年的工作规划,要把近三五年的工作情况,以及未来三五年的预判都考虑到。未来三年甚至十年,你希望得到什么(工作、生活)?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长远的视角,可以更好推动自己对当下工作的把握,从而更好的重塑当前工作,找到自己前行的动力。

②尽可能多的整合信息,提升全局观

在思考的时候,往往不会有一个思考对象,而是会有很多方面,这些都是要顾及到的。

例如我们在关注公众号变现的时候,可以找到cpc广告、流量主、品牌广告、账号转让、付费文章、赞赏、商品推广……

更全面的信息容量让我们能够正确筛选工作中可选择的角度,重塑工作的目标也就也更容易落地。

信息越全面,对整体的把控越运筹帷幄,更能找到匹配自己工作动力值的切入点。

③输出要高效

高效的工作输出能够激发潜在的工作动力。

思考的过程可以有纠结、反复、调整、不确定,但是给出的结论要明确,避免模棱两可。

当我们输出观点,要把无关细节隐藏,给出关键信息,不浪费每一个表达的文字,文字越简洁,就越便于指导行动

二、关系重塑:关系是职场的基石

为什么有些团队表现突出?是什么驱使我们在工作中付出额外的努力?很多时候这些动力其实源于我们周围的关系。

Adam Grant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心理学年度评论》上的综述文章中指出,工作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性的——它受竞争对手、同事、领导、团队等多方面的影响。

1.关注你的工作伙伴,构建/发展/改善你们的关系

如果想要重拾工作动力,就先要放下心里的包袱。

多参与线下的聚餐和活动,一起享用午餐(不谈工作的那种),通过这些非工作接触来加深关系和信任。

你跟同事关系越好,就越会受到情绪影响,从而更喜爱你的工作。退一步讲,即使你仍然觉得不喜欢你所做的工作,但至少有你喜欢的、关系好的伙伴在办公室陪你。

在重塑人际关系的时候,不妨顺便多问自己几句:

  • 如何在你的关系中更多地发挥你的优势

  • 结合发现优势的方法,可以看在人际关系中发挥自身优势

  • 如何使你和别人的关系更符合你的兴趣

  • 如何能在交往中更好地实现你的目标

  • 如何提升你和别人的关系质量

  • 如何提升你对别人的影响

  • 在逆境中,这些关系如何帮助你

2.利他是我们进入高阶成长的必要武器

职场最忌讳的就是眼里没有其他人。

“为伙伴而工作”是阿米巴经营的真髓,“为伙伴尽力”是构成京瓷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基础。

初阶的利己是直接利己,高阶的利己是通过利他达成利己,在互利中共赢。

我们的一身本领,最终是要融入到社会里去,被他人使用才能发挥价值。

如果我们能理解清楚自己在公司内部的使命,到底是帮助谁实现什么目标,那工作的感觉是不是就不同了?是不是就更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认知重塑:任何重塑的本质都是重塑自己

NASA有句口号“我不是在清扫地板,我是在将宇航员送入太空”,通过改变大家的认知赋予工作使命感,激发工作动力。

1.改变你对工作的看法,赋予它一个意义

经常听到对现代打工人的吐槽:动不动就离职、拒绝加班、工作没有反馈、没法被燃起来……

没有动力的本质是工作意义感缺失,这是我们“佛系”重要原因。

认知重塑就是改变我们对工作的看法,为自己的工作赋予一个你追求且认可的意义。

我们可以尝试从下面几个角度改变对工作的看法:

  • 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使命、召唤

  • 工作的乐趣:工作中无聊的部分是为了能够做有趣的部分

  • 工作的联系:看到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密不可分,从更大图景看各项工作

  • 工作的演进:通过工作变得更好,迎接更高层次的工作

2.没有深度思维,再努力也无法摆脱平庸

工作动力不足,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思考任何事情都是停留在表面。

领导督促一下,就动一下,不督促,就不动。每天浑浑噩噩,时间久了自己也感觉非常焦虑和迷茫!

任何工作,生活,都需要有独立深度思维能力。只有经过深度思维,人才能凭借努力,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脱颖而出。

否则,所有的行动都是徒劳,既苦又累还摆脱不了平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瓶颈。

写在最后:你必须要明白,辞职不能解决问题

有一个观点认为,年轻人之所以离职率高,是因为与工作创造的经济价值相比,他们更在乎其中带来的情绪价值。

所以,同事处不来,领导训两句,头脑一热,一怒之下,辞职告终。

但是,当你年纪越大你就越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你会完全满意的,都是要受气的,“你拿的不是工资,是窝囊费。”

我们之所以拼命逃离到底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没有工作能撑多久?就业环境怎么样?下一家公司又有什么难题需要面对?……

辞职不能解决基本问题,更可能随之带来更多难题,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痛苦,可以用逃避来解决

换工作算是走投无路后的无奈之举,在这之前,你完全有更为智慧的选择,工作重塑。

激发自己的工作动力,重塑工作是我们面对日复一日堆积如山的工作,挽救崩溃心态的法宝。

根据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一步步优化的方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来源   笔记侠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